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是利用全基因组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新领域。全基因组数据能有效消除横向基因转移和类群间基因进化速率差异等因素对系统发育树的影响。根据所使用的全基因组数据的类型, 可以将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分为以下5类:多基因联合建树方法, 基于基因含量的方法, 基于基因排列信息的方法, 基于序列短串含量特征信息的方法及基于代谢途径的方法。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每一类方法的原理、速度、准确性、适用范围及在各个生物类群中的应用, 并对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32.
研究花生种植区土壤酸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花生种植土壤酸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数据收集和田间取样分析方法,获取豫南典型花生种植区正阳县土壤pH及其驱动因子数据,利用GIS技术分析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增强回归树(BRT)模型识别影响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正阳县花生种植土壤pH普遍呈下降趋势;土壤pH平均值由1980年的7.06降至2020年的5.15;弱碱性与中性土壤面积大幅度下降,酸性土壤面积增加;1980—2020年土壤pH面积变化最大的区间为-2.0~-1.5,占全县面积的51.9%;砂姜黑土区土壤酸化最严重,而水稻土和潮土区土壤pH下降幅度较小;BRT模型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是造成2020年土壤pH空间变异的最主要因素,其贡献率达到26.2%;其次是速效钾含量、年均降雨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贡献率分别为11.0%、7.7%、7.2%和6.9%;土壤pH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雨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正阳县夏花生种植土壤酸化形势严峻,尤其是砂姜黑土区,具有普遍性和局部严重性的特征;所研究因素中,阳离...  相似文献   
233.
以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水杨酸(SA)浸种处理,研究了S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质量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0℃条件下,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但在15~25℃条件下,萌发效果比较显著(P<0.05),其中20℃萌发效果极为显著(P<0.01);0.1~1.0 mmol·L-1 SA浸种预处理明显促进了总状绿绒蒿种子的萌发,其萌发指数、发芽势、萌发率在0.1~0.7 mmol·L-1 SA范围内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0.7 mmol·L-1 SA处理效果极为显著(P<0.01);(3) SA浸种后总状绿绒蒿种子内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同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呈相似趋势,用0.7 mmol·L-1 SA处理后,种子内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达到最高。通过SA浸种可以提高总状绿绒蒿种子的萌发率;并且SA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对其萌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34.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TNF α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Northern blot in EBV infected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 NU GC 3 and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was found (P<0.01). Furthermore, the determinations were done in the cells transfected by 4 kinds of EBV latency I genes which were expressed in EBV latently infected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ownregula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EBV determined nuclear antigen l (EBNA1) gene and EBV encoded small RNAs (EBERs) gene (p<0.01 and p<0.05), but not with BamH I A rightward frame 0 (BARF0) gene and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A (LMP2A) gene. EBNA1 and EBERs are known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viral tumorigenicity, while BARF0 and LMP2A are not. TNF α downregulation caused by all the factors related to EBV tumorigenicity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an important mediate step i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canceration.  相似文献   
235.
云南路南县黑龙潭水库灌区的鱼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路南县黑龙潭水库灌区的鱼类共有48种;扣除外来种12种,实有土著鱼种36种,隶属于4目7科28属。本文描记了新种大斑云南鳅  相似文献   
236.
细胞凋亡中的关键蛋白酶—Caspase—3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哺乳动物细胞凋亡执行阶段起重作用的一系列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相继被克隆。Caspase-3(又称CPP32,Yama,apopain)被认为是各种凋亡刺激因子激活的caspase家族中的关键蛋白酶,活性caspase-3可作用于一些其他caspase成员,并降解凋亡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Casepase-3抑制物是细胞凋亡抑制剂,有希望成为治疗因细胞过度死亡所致相关疾病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237.
Alu家族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迪贤  李凯  何淑雅  廖端芳 《遗传》2005,27(2):284-288
  相似文献   
238.
金线鲃属三新种记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于19661988年在云南东部的南盘江水系采到一批金线鲃标本,其中有3个系科学上尚未记载的新种,现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239.
用于雌二醇检测的免疫芯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卵清白蛋白为载体蛋白合成了雌二醇的结合物用Cy3新型荧光染料标记结合物 ,作为雌二醇的竞争物 ,建立了以竞争法为基础的检测食品中雌二醇的免疫芯片新方法。用生物芯片点样仪在醛基化玻片表面点样制备免疫微阵列 ,以扫描仪检测反应结果 ,对雌二醇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荧光信号随待测物浓度的降低而增强 ,待测物浓度在 0.001~ 0.4μg/ml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趋势 ,检测范围为 1~ 0.001μg/ml。  相似文献   
240.
本报道采自辽宁和黑龙江的跳小蜂3新种,即宽额奇异跳小蜂,Mira latifronta Xu,sp.n.、双带奇异跳小蜂,Mira bifasciata Xu,sp.n.和长梗四突跳小蜂Tetracnemus longipedicellus Xu,sp.n.。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本也是奇异跳小蜂属Mira Schellenberg和四突跳小蜂属Tetracnemus Westwood在我国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