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3篇
  49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仙茅中两个新的环阿尔廷醇型三萜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环阿尔廷醉型三萜皂苷,通过波诺分析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即3β,11α,16β—三羟基环阿尔廷烷-24-酮-3-O-[β-D-吡喃葡糖(1→3)-β-D-吡喃葡糖(1→2)-β-吡喃葡糖]-16-O-α-L-阿拉伯糖苷(1)和(24S)-3β,11α,16β,24-四经基环阿尔廷烷-3-O-[β-D-吡喃葡糖(1→3)-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24-O-β-D-吡喃葡糖苷(2)。  相似文献   
62.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biological agents against agricultural insect pests is of prime importance for the elab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are environment-friendly, respectful of bio-diversity and safer to human health through reduced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 major goal to understand how Bt toxins work is to elucidate the functions of their three domains. Domains II and III are involved in binding specificity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but the function of Domain I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Using a Manduca sexta BBMV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 system, we analyzed its responses to Cry1Aa 15 single-point mutations with altered Domain I helix 4 residues. Light scattering assay showed that toxicity was almost lost in 3 mutants, and we observ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xicity in other 7 mutants. However, 5 mutants retained wild-type toxicity.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we simula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helix 4. Both experimental and bioinform  相似文献   
63.
从花亭乌头(Aconitum scaposum Franch.)根中分到三个新二萜生物碱——花亭乌头碱(scaconineⅠ)、N-去乙酰花亭乌头碱(N-deacetyl scaconitineⅡ)及花亭乌  相似文献   
64.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均富含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皂甙成分。由于皂甙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繁复不适于大量制备,我们研究采用吸附树脂层析法进行皂甙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表明,这一简易、快速而经济的新工艺流程用于皂甙的提取和精制克服了一般经典方法(如正丁醇萃取法、沉淀法等)需要化学试剂种类多、耗量大、成本高、操作复杂等缺点,且皂甙得率高、质量稳定。吸附树脂层析法也可用于人参和三七皂甙的分组分离和主要皂甙单体的制备。我们将这一方法用于其他植物甙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5.
GSDS: 基因结构显示系统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郭安源  朱其慧  陈新  罗静初 《遗传》2007,29(8):1023-1026
构建了一个用于绘制基因结构示意图的网站系统(http://gsds.cbi.pku.edu.cn/)。用户可提交核酸序列、NCBI核酸序列号或基因外显子位置信息, 得到基因结构示意图; 并可指定在基因结构图上标注某些特定区域。系统允许用户同时输入多个基因, 并指定输出次序和标注区域。结果可用位图和矢量图两种图形格式显示。点击位图格式结果, 可以查看相应序列。系统提供中英文两种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66.
德钦红景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从云南产德钦红景天Rhodiola atuntsuensis(Praeg.) Fu 的根及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8 个化合物。根据各项光谱数据及化学反应鉴定其中一个新黄酮甙的结构为3 , 5 , 7 , 8 - 四羟基-黄酮4′- 氧- α- L- 鼠李糖吡喃甙, 命名为德钦红景天甙(rhodiolatuntoside, 2) , 另外7 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草质素- 8 - 甲醚(herbacetin - 8 - methylether,1) , 槲皮素(quercetin ,3) , 芦丁(rutin,4) , 酪醇(tyrosol,5) , 红景天甙(salidroside,6) , 没食子酸(gallic acid,7) 和β-谷甾醇( - sitosterol,8) 。  相似文献   
67.
全球变暖导致大气湿度和降水强度总体增加,也加剧了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科学认识区域极端降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对水资源的管理与合理利用、生态保护与治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60-2018年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相关分析法,对石羊河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8.
以青稞、普洱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评定指标,对青稞与茶汤料液比、浸泡时间、烘烤温度、烘烤时间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方法,对普洱茶风味青稞茶进行4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普洱茶风味青稞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普洱茶风味青稞茶的最佳配方为青稞与茶汤料液比6.5 g/100 mL、浸泡时间15 min、烘烤温度207℃、烘烤时间10.6 min,为普洱茶风味青稞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杨丹  程忠泉  丁中涛  周俊  胡江苗 《广西植物》2017,37(9):1182-1186
该研究利用硅胶、凝胶、MCI、中压制备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semi-HPLC)等方法,对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提纯、分离共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石斛酚(1),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2),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3),二氢藜芦醇(4),安告佛醇(5),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烷酮(6),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7),丁香树脂醇(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其中,除化合物2和化合物10以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在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0.
2014年4月至11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22个水源地安放66台红外相机,其中在8个野放普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利用的水源地放置了16台红外相机,对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16台相机累计工作1 068 d,获得野放普氏野马有效照片2 051张。研究发现,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不同时段的有效照片数量符合正态分布,且季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不同时段的有效照片数量,春季远低于夏季和秋季(P0.05),而夏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野放普氏野马饮水频次春季极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P0.01),夏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普氏野马在水源地具有稳定的日活动节律,时间分配上呈典型的钟形,13:00~17:00时达到高峰,20:00~次日5:00时快速下降,3:00~6:00时是一天中的低谷,在5:00~13:00时快速上升。不同月份野放普氏野马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t=8.364,df=7,P0.01)和昼行性指数β(t=19.519,df=7,P0.01)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β值为0.660.54,表明野放普氏野马活动以昼间为主。季节间活动差异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样本K-S检验,t=7.851,df=23,P0.01)。独立多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季节性活动强度指数γ值差异不显著(χ~2=0.162,df=2,P0.05)。通过在卡山保护区固定水源地的实时监测,初步明晰了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附近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水源地利用,从而为野放普氏野马的生态学研究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