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目的】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 Grx)是生物体内依赖硫醇的抗氧化酶,在生物氧化胁迫和细胞凋亡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测定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谷氧还蛋白家族成员SeGrx1的基因序列以及酶催化反应特性,为揭示其在昆虫体内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前期获得的甜菜夜蛾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采用RACE-PCR技术克隆甜菜夜蛾Grx1基因cDNA全长序列。将甜菜夜蛾Grx1基因的ORF序列连接至pET-16b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菌株中,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后用镍柱和Superdex75/200分子筛纯化;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纯化的SeGrx1的活性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甜菜夜蛾SeGrx1基因(GenBank登录号: MK318813) cDNA全长738 bp,其中5′非编码区长40 bp,3′非编码区长347 bp,开放阅读框(ORF)全长351 bp,编码11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12.57 kD,活性位点为CPYC,为双巯基谷氧还蛋白。SeGrx1中心由4个平行和反向平行的β-strand混合组成,外围被5个α螺旋包围。成功构建pET-16b-SeGrx1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经过诱导和纯化条件的优化,获得纯度在95%以上的SeGrx1目的蛋白。以人类谷氧还蛋白hGrx1为标准,SeGrx1比活力为0.577 U/mg pro,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20.5 U/mg pro,米氏常数Km为14.3 nmol/L。【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在体外大量表达了甜菜夜蛾谷氧还蛋白SeGrx1,并且获得了它的酶促动力学参数,为进一步挖掘谷氧还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探索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2.
目的分析某院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某院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销售金额、DDDs、DDDc、排名比等项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不同品规的解热镇痛抗炎药31种,季度销售金额突破万元的药品有10种;DDDc≤1元的药品占总品种数的38.7%,1元DDDc10元的药品占比38.7%,DDDc≥10元的药品占22.6%。结论某院解热镇痛抗炎药品配备基本合理,优质药品在临床使用广泛,临床用药宜综合考虑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3.
杨新宇  蒋锦昌 《昆虫学报》1995,38(2):173-178
鸣鸣蝉Onvotympana maculaticollit Motsch的发声肌平均含193个初级肌束,多数初级肌束含9-10条肌纤维,其顶、底瑞的附着结构仅由柱状粘和细胞层组成。每条肌纤维约含1 900根肌原纤维,多数肌原纤维的长,宽和截面分别约0.77μm、0.68μm和0.53μm2.井约含200根粗肌丝,其粗细肌丝的比值一般为3∶1。肌小节的长度和z线的宽度分别约3μm 和0.2μm.三联管分别位于距两端z线约0.75μm处。肌原纤维、线粒体和微气管-肌质网的面积系数分别约31.3%、46.O%和11.9%。肌小节中粗肌丝纵贯两端z线,中间无1带;细肌丝由z线相向延伸到肌小节中央,其空区约0.15-0.25μm,并无M线。这些结构特征不仅使发声肌能够利用有限的几何空间产生最大的张力,并可适应高速串的收缩运动。  相似文献   
154.
中国蛤蜊神经系统显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中国蛤蜊中枢神经包括一对脑神经节,一对足神经节和一对脏神经节,各神经节均由神经节被膜,胞体区和中央纤维网三部分组成,脏神经节较腹足类的要复杂,分区现象较明显,脑和足神经节相对较简单,无明显分区和分层现象,神经元胞体可分为大(40~54μm),中(25~40μm),小(6~20μm)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5.
蒋义生  兰荣叁 《蛇志》1999,11(3):58-5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多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内科急症中病死率仍较高。我院1996年7月至1999年1月,对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部分换血疗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5例,女53例,年龄15~56岁,均为农民。中毒方式:均为口服中毒,中毒后就诊时间30min~13h,多在中毒1h内就诊。农药种类:乐果26例、甲胺磷19例、敌敌畏8例、敌百虫3例、甲基对硫磷2例。中毒程度:依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判断[1]…  相似文献   
156.
从类产碱假单胞菌纯化出电泳纯的谷氨酸脱氢酶,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290 kD,亚基分子量为47 kD,提示该酶为六聚体.该酶对NADP(H)和底物均具有高度专一性,对谷氨酸、α-酮戊二酸及NADP+ 的Km 值分别为:28 m m ol/L、1.2m m ol/L及0.063 m m ol/L.用Hill作图法求得酶对NH+4 和NADPH 的[S]0.5分别为24 m m ol/L和0.037 m m ol/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催化氨化反应和脱氨反应的最适pH 分别为8.0和8.8,在热稳定性方面不及嗜热细菌的谷氨酸脱氢酶稳定.提纯的谷氨酸脱氢酶在低温(4℃)条件下,可在Tris-HCl缓冲液中贮存半年以上,活力无明显下降,冷冻则可导致纯酶液迅速失活.氮源对菌体谷氨酸脱氢酶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7.
最近,我们从四川大学收藏的标本中,发现1只蓝头矶鸫(Monticolacincolarhynchusgularis)的雌鸟标本。此鸟是1962年5月1日在本校校园采得的。其形态如下。额至后颈灰褐沾橄榄色;背、肩及中小覆羽橄榄褐色,具黑色弧斑,肩和中覆羽羽尖具白色窄缘;腰和尾上覆羽棕白,各羽有两道粗黑横斑;尾羽栗褐,外缘略染橄榄褐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和三级飞羽淡黑,表面略染橄榄褐色,羽端具白色窄缘;其余飞羽淡黑,外缘锈褐;眼先及颧纹乌白,颊和耳羽黑白斑杂;下体底色纯白,喉侧、体侧和胸部略染棕色,且…  相似文献   
158.
东亚三角头涡虫一氧化氮合酶的组织化学定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了三角涡虫的NOS的分布。结果表明,三角涡虫的咽部具有NOS分布,在神经系统中未发现NOS分布。推测咽部NOS可能与其摄食有关。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对南无僧叶蝉属属征作了重新定义,并记述该属3种,其中包括1新种:丽江南无僧 叶蝉Namsangia lijiangana,sp。,n.和1中国新记录种;匙南无僧叶蝉Namsangia garialis Distant。此外还厘订新异名1个。瓣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0.
慈竹(Bambusa emeiensis)纤维素含量丰富,是较好的造纸原料,但竹茎中木质素影响着制浆生产及纸浆质量。目前,对慈竹木质素生物合成机制所知甚少,这限制了遗传调控竹木质素的研究。本文以拟南芥、水稻等植物的已知木质素基因作为查询序列,通过BLASTp和系统进化分析,从10、50、100和150 cm慈竹笋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351个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Unigenes,包括51个LAC,37个4CL、26个PAL、34个CCR和25个CAD相关转录子,其数量高于其他已报道的竹类植物。转录丰度和定量基因表达分析发现16个木质素基因,包括2个PAL、5个CCR、3个4CL、2个CADH2和4个LAC,随着笋发育而表达上调,表明其可能与发育性木质素积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