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杨泽艳  吴素凤  蒋淑珍 《生物磁学》2011,(17):3342-3345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80例存在脑损伤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保健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与早期康复训练,定期随访两年,观察比较患儿纠正胎龄40周时神经行为评分(NBNA),智力及运动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纠正胎龄40周NBNA评分为33.04±1.12.对照组NBNA评分为30.95±0.8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MDI与PDI指数分别于9月龄始和6月龄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1岁时进行Gesell智力发育检查,干预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一社会交往等五个能区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17.5%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5%的发生率(P〈0.01)。结论:联合旱期干预治疗可有效促进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功能修复,改善智能及运动发育,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强化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血糖控制方法,将9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分为强化血糖控制组50例(血糖控制在4.4-6.1mol/L)和对照组46例(血糖控制在6.1~11.1mol/L)。监测患者术后1、3、7天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定量(FINS)、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分析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7天,强化血糖控制组FBG、lnHOMA-IR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间FIN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7天,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血糖控制组术后发热时间、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血糖控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血糖控制可改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减轻术后的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3.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系由多种微生物(主要为厌氧菌)引起的无阴道黏膜炎症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有鱼腥臭味,阴道pH94.5,线索细胞(clue cell)及胺试验阳性。细菌性阴道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远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且易于复发,却远未受到应有重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病与羊膜绒毛炎、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及许多术后感染有关,影响产褥期妇女健康,影响胎儿的发育。我们利用乳酸杆菌制品定君生治疗阴道炎4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改善。方法:对58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前后对痉挛程度改善情况进行评定以及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并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A型肉毒毒素明显改善面肌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治疗后2周的HAMA、HA肋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迅速缓解或消除面肌痉挛患者肌肉痉挛及相关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5.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高原湿地唐克泥炭剖面TK1采样点按10cm间距作孢粉分析,依据主要孢粉类型的百分比关系,以及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数据,将剖面孢粉组合大致分为上下两个带。在下带,莎草科均在65%—75%之间变化,表明了相当稳定的气候条件。结合若尔盖表土孢粉数据和唐克泥炭剖面孢粉数据,首次定量重建了唐克7940cal.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规律:7940—6420cal.aBP,年均温0.72—1.48℃,年降水量650.34—662.29mm;6420—3790cal.aBP,年均温0.56—1.62℃,年降水量647.79—662.34mm;3790—1580cal.aBP,年均温0.54—1.65℃,年降水量647.40—657.71mm;1580cal.aBP至现在,年均温1.45—1.73℃,年降水量661.86—666.41mm。相应于气候变化,沼泽发育也依次经历了4个时期变化,即沼泽化过程发展期—沼泽大发展期—沼泽发育波动期—沼泽再度大发展期。  相似文献   
106.
农杆菌介导的紫色红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各种转化因素,建立了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红曲霉(Monascus)的高效转化体系:红曲霉在PDA培养基培养21 d后收集孢子,制备红曲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6个/mL,根癌农杆菌浓度为OD600值0.5,诱导剂AS浓度为100μmol/L,农杆菌与红曲霉在25℃共培养3 d。采用此转化体系构建了含有530多个转化子的红曲霉T-DNA插入突变体库。随机选取50株转化子菌株进行分子验证和稳定性检测,证明T-DNA成功插入红曲霉基因组DNA中,并能稳定遗传。最后,通过形态观察筛选出8株变异较大的菌株,为以后的红曲霉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L833白血病细胞对CFU-GM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833白血病细胞对CFUGM增殖的抑制作用周光纪1徐有恒1蒋德昭(大理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大理671000;1湖南医科大学血液室)小鼠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L833的生物学特性已有报道,但该细胞系对造血细胞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研究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造血细...  相似文献   
108.
探讨疣粒野生稻应答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oo)的基因芯片制作,通过芯片杂交筛选抗病相关基因。芯片含有2436个片段,来自于应答撖)O的疣粒野生稻差减文库和cDNA文库,通过芯片杂交及微阵列分析基因表达,选其中800个样品点测序比对。其中,35个无同源序列,大部分有同源序列的功能未知,已知功能的序列中明显上调表达的基因有:富含脯氨酸蛋白、泛素连接酶、伸展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II、脂类转移酶等,明显下调表达的基因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醛缩酶、金属硫蛋白、硫氧还蛋白、热激蛋白等,表达无明显变化的基因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转铜伴侣、脂酶、花丝温敏H2A蛋白等。高通量基因芯片的利用及微阵列分析是筛选抗病相关基因、获取大量抗病相关信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9.
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南疆地区刺山柑不同时期不同器官多酚类物质含量,并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多酚类物质在不同时期刺山柑不同器官中均有分布,刺山柑不同器官中花蕾中多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茎中多酚类物质含量最少;其中5~8月份花蕾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随月份的增加而减少,茎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随月份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器官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与花蕾基本相似。(2)不同时期刺山柑的不同器官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花蕾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且花蕾的抗氧化活性随月份的增加而减弱,茎的抗氧化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110.
云南野生稻叶茎根组织结构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叶片、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野生稻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揭示其结构与云南野生稻的生长势旺盛、营养吸收能力强、抗某些病虫害能力强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云南野生稻与栽培稻叶片主脉、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差异显著,其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景洪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最明显。(2)在叶主脉结构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无气腔结构,维管束数量少、面积小;景洪药用野生稻、3个普通野生稻材料存在多个维管束和气腔结构,维管束、束内导管直径及气腔面积较栽培稻大,而栽培稻中的气腔均为2个。(3)在茎秆结构方面,景洪疣粒野生稻茎秆最小,维管束数量最少,其茎壁内的维管束排列方式与栽培稻不同;景洪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茎秆及茎壁较栽培稻粗厚,维管束数量也较栽培稻多,普通野生稻的茎壁中有通气组织。(4)在根的组织结构中,3种野生稻的导管数量较多,导管直径及中柱面积较栽培稻大,外皮层出现了具有凯氏带功能的凯氏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