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本研究以樱桃番茄成熟红果为样本,以极细链格孢菌为指示菌筛选得到一株对番茄采后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KL-1。通过平板拮抗试验研究了菌株KL-1对番茄采后常见病原真菌极细链格孢菌、黑曲霉、青霉菌、尖侧多隔孢霉、拟康宁木霉、盐生枝孢霉、子囊菌、胶孢炭疽菌等八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KL-1对于七种病原菌极细链格孢菌、黑曲霉、青霉菌、拟康宁木霉、盐生枝孢霉、子囊菌和胶孢炭疽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黑曲霉的抑制率最大为81%,对其他六种病原菌抑制率也均高于70%,对尖侧多隔孢霉的抑制率为0,说明菌株KL-1可以抑制番茄多种常见病原真菌,具有开发为生防制剂的潜力。经鉴定KL-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培养9 h内生长最旺盛,最适生长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782.
基于2016年4、5月(春季)在浙江中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2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计算浙江中南部近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平均拥挤度、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值(Qik)。结果表明: 浙江中南部近岸海域主要鱼类(IRI>100)共24种,生态位宽度值差异较大,相对重要性指数与生态位宽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春季鱼类的生态位重叠值极低,4月Qik>0.6的种对有6对,占总对数的3.9%;5月Qik>0.6的种对有5对,占总对数的4.8%。冗余分析表明,温度、盐度、深度和溶解氧是影响浙江中南部近岸海域主要鱼类分布的重要因素,主要鱼类在这些环境因子上存在生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783.
从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探讨沉水植物群落对水深的响应可深刻揭示水深对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以南四湖不同水深沉水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群落的9个加权功能性状(株高、茎分支数、茎节数、茎直径、根长、根围直径、生物量分配比、比叶面积、植物体磷含量)、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Berger-Parker生态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和5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功能离散度FDiv指数、功能分散度FDis指数和二次熵Rao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关系对水深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水深可显著改变群落株高、根长、根围直径、比叶面积、生物量分配比和植物体磷含量6个加权功能性状;群落茎分支数、茎节数和茎直径3个加权功能性状对水深变化无显著响应;(2)水深可显著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中等水深处沉水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Berger-Parker生态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功能离散度FDis指数、二次熵Rao指数;(3)水深可改变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功能离散度FDiv指数3个功能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关系,但对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功能离散度FDis指数、二次熵Rao指数2个功能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关系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群落不同测度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及其相关关系对水深变化的响应迥异,在探讨水深对沉水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时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784.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对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 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到2018年8月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汉中3201医院(本院)肾内科诊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肌酐(Creatine, CREA)、尿酸(Uric acid, UA)值都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值都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alonic dialodehyde, MDA)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能抑制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调节氧化应激功能,从而促进肾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85.
目的:探究敲除含α-Arrestin结构域蛋白3 (α-Arrestin-Domain-Containing-3,ARRDC3)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稳定敲除ARRDC3的786-O细胞系;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敲除ARRDC3对AXL蛋白水平的影响;借助免疫沉淀技术研究敲除ARRDC3对AXL泛素化水平的影响;利用免疫印迹、shRNA干扰蛋白表达技术和及构建的敲除ARRDC3细胞检测ARRDC3和AXL表达水平对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CCK-8技术检测ARRDC3和AXL表达水平对肾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786-O细胞相比,稳定敲除ARRDC3的786-O细胞内AXL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检测细胞内AXL的泛素化水平发现,ARRDC3稳定敲除组细胞内AXL蛋白的泛素化水平显著降低;免疫印迹和CCK-8实验结果显示,敲除ARRDC3会显著增加AXL/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和细胞增殖能力,而在ARRDC3缺陷细胞内降低AXL蛋白的表达,会导致AXL/PI3K/AKT的活性和细胞增殖能力恢复到与野生型相似的水平。结论:在786-O细胞内敲除ARRDC3可通过降低ARRDC3对AXL的泛素化降解,上调AXL蛋白水平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并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86.
为了给鲤鱼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利用1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黄河鲤(Huanghe Cyprinus carpio,人工养殖群体)、长江野鲤(Changjiang wild Cyprinus carpio,安徽段)、安徽养殖鲤(Anhui cultured Cyprinus carpio,宿州市)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表明:3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水平,且长江野鲤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黄河鲤、安徽养殖鲤;卡方检验表明:3个群体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30个位点中76.67%的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距离、遗传相似度、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聚类树及贝叶斯聚类分析均显示,长江野鲤与安徽养殖鲤亲缘关系较近,研究情况与实际生产中养殖户从长江里获得鲤鱼亲本用于繁殖苗种的现象相符。突变-漂移平衡分析显示,在TPM模式下,Wilcoxon符号秩次检验中黄河鲤群体显著偏离突变-漂移平衡,需进一步扩大选育群体。总体来说,黄河鲤、长江野鲤、安徽养殖鲤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具有进一步的选育空间。  相似文献   
787.
亚硫酸盐还原酶催化亚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参与了生物硫循环。为了明确亚硫酸盐还原酶在S. fredii WGF03中是否与亚硫酸盐同化途径有关,通过分子克隆技术,采用同源双交换的方法,利用质粒pK18mobs ac B构建SiR基因缺失突变体SiRI。用不同硫源的液体MM培养基培养检测,发现互补菌株CSiRI与野生型菌株能够利用亚硫酸盐作为唯一硫源,而突变体SiRI却不能,结果证实了亚硫酸还原酶确实与亚硫酸盐同化途径有关。植株试验表明突变株SiRI比野生菌株WGF03推迟结瘤2~3 d,固氮酶活比野生菌株低12%左右,但在瘤数,瘤重,植株干重的平均值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88.
以云南普通野生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白叶枯病菌胁迫的云南普通野生稻特异表达基因的差减文库.通过对文库所有阳性单克隆进行测序,聚类分析后共获得494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经过BlastN分析,有417条与已知功能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经BlastX分析,有104条EST与未知功能蛋白或假定蛋白有较高相似性,49条EST未能找到同源匹配,341条EST与已知功能蛋白有较高同源性.初步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防御与抗逆应答反应、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及膜运输等代谢过程.使用半定量RT-PCR研究了7个可能与白叶枯病抗性相关的EST序列在云南普通野生稻对照和白叶枯病菌处理的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并获得这些基因的表达谱.结果发现,克隆编号为OR7,OR68和OR826的EST受白叶枯病菌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其中OR826 EST在蛋白数据库中无同源序列,可能是一类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而组成型表达的OR143 EST在对照和接菌处理的叶片中均能检测到其mRNA的表达,但其表达量在白叶枯病菌胁迫48 h后逐渐增强,推测这些基因直接参与了云南普通野生稻抗病防御反应.本研究为从云南普通野生稻中发掘和克隆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云南普通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9.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恢复不仅面临长期淹水逆境,还面临泥沙、干旱等环境因素的胁迫.2009年实验、调查研究了三峡库区长寿段低位消落带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种群,探讨了泥、沙沉降对狗牙根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沉降和沙沉降均显著促进了狗牙根芽的萌发,而抑制了狗牙根的芽形成和萌发苗的生长,且前者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后者.泥沉降导致总芽数、萌发苗的茎长和茎宽分别比对照低65.4%(P<0.05)、97.0%(P<0.05)、31.2%(P<0.05),而沙沉降导致前述参数分别比对照低17.1%(P<0.05)、21.2%(P<0.05)、1.0%(P>0.05).分别将被沉降泥掩埋的狗牙根移植、掩埋于12cm厚的泥和沙中,40d后对照和S'd组(覆盖沙)狗牙根芽萌发后均能在地面上形成正常的分株,而S'1组(覆盖泥)的萌发芽无法穿透覆盖层,形成分株.S'1组狗牙根芽的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和S'd组,但其萌发苗的茎长和茎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30.3%(P<0.05)、80.4%(P<0.05);而S'd组分株的茎长、茎节数、叶片数、叶长和叶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后者高87.9%(P<0.05)、53.0%(P<0.05)、24.2%(P<0.05)、23.4%(P<0.05)和24.1%(P<0.05).S'1组萌发苗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干鲜质量比分别比对照组低83.3%(P<0.05)、86.2%(P<0.05)、15.8%(P<0.05);而S'd组萌发苗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干鲜质量比分别比对照组高76.8%(P<0.05)、110.1%(P<0.05)、20.0%(P<0.05).表明,低位消落带的狗牙根对沙沉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对泥沉降的适应能力较低,泥沉降是库区低位消落带狗牙根种群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90.
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食用和药用微生物,能分泌红曲色素、莫纳卡琳(Mo-nacolin K)、γ-氨基丁酸、麦角固醇等物质,被广泛用于生产食品发酵剂、食品着色剂、保健食品和药品等,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本实验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riumtum efaciens)介导的红曲霉突变体库中754株突变子菌株为材料,通过乙醇提取法筛选出了9株产红曲色素发生显著变化的色素突变子,其中S50在505 nm波长处的色价降为原始菌株S的0.12倍,几乎变为白化株。300~600 nm波长下UV-VIS扫描图谱特征显示,色素突变子不仅色价发生了变化,而且吸收波长、吸收峰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最后,对色素突变子菌落形态、显微结构、潮霉素抗性、遗传稳定性以及产桔霉素能力等进行分析,为研究红曲霉产色素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