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究新疆野杏(Prunusarmeniaca)种群天然更新幼株个体的生长现状与空间分布格局,该研究选择野杏集中分布的霍城县大西沟、新源县杏花沟和巩留县小莫乎儿沟为研究地,分别在3处研究地设置林下、林窗以及空地样地,观测幼株的分布密度、基径、高度以及冠幅,并采用5 m×5 m相邻格子样方法(7个聚集度指数)判定分布类型,点分布格局法计算聚集强度。新疆野杏天然更新幼株特征如下:(1)分布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杏花沟、大西沟、小莫乎儿沟,林窗显著大于空地和林下,种群天然更新强度为325株·hm–2。(2)基径为小莫乎儿沟、大西沟显著大于杏花沟,空地显著大于林下和林窗,种群天然更新基径约1.7 cm。(3)高度为大西沟、小莫乎儿沟显著高于杏花沟,空地显著高于林下和林窗,种群自然更新高度为77.0 cm。(4)冠幅为大西沟显著大于小莫乎儿沟和杏花沟,空地显著大于林窗和林下,种群天然更新冠幅为38.7cm。(5)有幼株的样地共22块,在5 m×5 m样方中,呈聚集、均匀与随机分布样地的比例分别为63.6%、27.3%和9.1%。(6)点分布格局中更新幼株在林下、空地多呈聚集分布,尺度为5–8m时聚集...  相似文献   
42.
43.
44.
转铁蛋白糖链结构对其受体亲和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伴刀豆凝集素,小扁豆凝集素和欧曼陀罗凝集素亲和层析法,分别从正常人血清转铁蛋白和孕妇血清Tf中获得二天线糖链Tf和多天线糖链的Tf,用于研究其对胎盘中纯化得到的转铁蛋白受体和亲和性。经Scatchard作图结果发现,表明含多天线糖链的Tf对受体的亲和性比二天线糖链的Tf降低1倍,而TfR的结合位点数不变。  相似文献   
45.
空间条件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同工酶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搭载1987年发射的两颗返地卫星(8月5—10日和9月9—17日)的几种小麦、大麦种子,经回收后初步研究表明:(1)对发芽率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与对照无差别;(2)对茎及生育期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长成的幼苗比对照强壮,植株高度有些品种明显的矮于对照。生育期有不同程度延长;(3)对染色体结构的影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搭载卫星的种子当代可诱导出比地面更多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数目异于正常体细胞数目的现象。小麦品种Cocorit—71经空间处理后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可高达20.51%,而地面对照组其花粉母细胞基本正常(2n=28);(4)对同工酶的影响:经空间处理的小麦种子酯酶、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带空间处理的比地面对照减少。由此可见,空间处理可诱导纯合植物种子发生变异,为农作物育种创造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6.
以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人α8干扰素(hIFN-α8)和分裂细胞核抗原(PCNA)的cDNA定点突变为例,建立了一种新的大区域非连续多核苷酸同步定点突变的方法。经碱变性后的质粒DNA,先用突变引物延伸单链,然后通过PCR扩增得到突变双链DNA。用该方法成功地改造了hGM-CSF基因5′端36个核苷酸中的9个位点、IFN-α8基因5′端39个核苷酸中的9个位点和PCNA基因SD顺序两侧6个和7个核苷酸。与经典的含U单链寡核苷酸定点突变方法相比,本方法突变效率高,并省去了对突变克隆杂交筛选的操作  相似文献   
47.
广西大瑶山地区蚱科的新种(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记述采自广西大瑶山地区蚱科昆虫三新种,即拟仿蚱Tetriz simulanoides sp.nov、广西蚱Tetrix guangxiensis sp.nov及短背真长背蚱Euparutetzix brachynotus sp.nov。  相似文献   
48.
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大连116012杜昱光,涂国云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所大连116027蒋寒青,康白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bifidusfactor简称BF)是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的一大类天然及合成物质,近来也称之为生化药物。B...  相似文献   
49.
从200株菌中筛选出具有双酮化合物还原活力较高的菌株7株,其中以白地霉(Geotrickum, sp. )G38活力最高,而且有较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白地霉G38能对β-羰基苯丙酸乙酯进行不对称还原,生成?-β-羟基苯丙酸乙酯,用于制备抗忧郁药?-fluoxetine。用二甲基硅橡胶包埋白地霉菌体取代游离菌体进行生物转化,可以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对映体过量值从49%提高到81%。  相似文献   
50.
通过试验测定在武育粳2号上水稻拔节期正处于幼穗形成阶段,受褐稻虱危害实粒数减少,产量下降;孕穗期较耐褐稻虱危害,有明显的补偿作用;孕穗末期至灌浆初期为水稻受害最敏感的时期,危害后使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明显下降,水稻显著减产;灌浆后期至乳熟期受褐稻虱危害主要导致干粒重降低,且越接近成熟产量损失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