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1.
Transposition Tn917 was introduced into Bacillus pumilus 289 by protoplast transformation with plasmid pTV32.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replication property of pTV32 was maintained in B. pumilus. Tn917 was transposed efficiently in B. pumilus with 4.8 x 10(-4) transposition rate. The yield of auxotrophs was about 0.65% in all insertional mutants. It indicated a prospects for the use of Tn917 as a tool for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and genetic manipulation in B. pumilus.  相似文献   
912.
目的克隆并分析细菌性噬菌体ψ297的整合酶基因(int).方法采用加接头的基因DNA片断为模板进行步移PCR,根据溶源性噬菌体ψ297的染色体DNA上类似于噬菌体933W的整合酶基因的一个40个核苷酸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克隆、亚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得到了噬菌体ψ297编码的整合酶基因(int)的完整序列,它的长度是1287bp,编码了428个氨基酸的Int蛋白质.将它们的序列与λ噬菌体的整合酶家族其它成员进行了比较,发现噬菌体ψ297的整合酶基因(int)与噬菌体VT1-Sakai的整合酶基因有79%的同源性,噬菌体ψ297的Int蛋白与噬菌体VT1-Sakai的Int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有82%的同源性.N-末端的氨基酸区域是完全保守的,而中心区和C-末端则显示出较大差异.结论噬菌体ψ297与λ噬菌体的int基因来源于同一基因库,噬菌体ψ297可能属于λ噬菌体家族.  相似文献   
913.
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 (Tebuconazole) 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菌丝的形态结构、细胞壁成份和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不但强烈抑制了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而且可引起菌丝形态和结构的明显畸形。电镜观察发现,药剂处理后菌丝呈现不规则的肿胀、过度分枝;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尤其是菌丝顶端部位加厚明显;菌丝形成的不完整隔膜增多,且隔膜壁不规则增厚;菌丝细胞内液泡增加、脂肪粒累积,细胞器排列紊乱,原生质最终坏死。有时在坏死菌丝内可发现新的子菌丝,但子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细胞质坏死、也呈不正常状态,并可再度形成新的菌丝。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表明,药剂处理后菌丝细胞中毒素的标记密度明显低于对照菌丝,表明毒素的产生受到了抑制;而菌丝细胞壁的主要成份几丁质和-1,3-葡聚糖的标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处理,表明药剂处理可引起菌丝细胞壁中几丁质和-1,3-葡聚糖的过度累积。  相似文献   
914.
科尔沁沙地69种植物种子重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69种植物的繁殖体(30种为种子,39种为果实)重量。结果表明:1)传播体为果实的植物可分为4个组别(即果实单粒重<0.1 mg、0.1~0.999 9 mg、1~9.999 9 mg、10~99.999 9 mg);黄蒿(Artemisia scoparia)果实(0.051 7 mg)和小香蒲(Typha minima)果实(0.068 2 mg)最轻,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单个果实(77.894 3 mg)最重;2)传播体为种子的植物可分为3个组别(即种子单粒重0.1~0.999 9 mg、1~9.999 9 mg、10~99.999 9 mg);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种子(0.151 4 mg)最轻,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种子(46.781 6 mg)最重;3)黄蒿、马齿苋、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碱地肤(Kochia sieversiana)、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等植物所以广泛分布可能是因为它们繁殖体轻(<1 mg)且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4)流沙上的先锋植物或沙生演替系列前期植物沙蓬(Agriphyllum squarrosum)、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狗尾草、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的繁殖体要么重量居中或偏大,要么有降低位移的其它机制。  相似文献   
915.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综述了半枝莲中含黄酮、二萜、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半枝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6.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震  王艳梅  蒋建平 《生态学报》2004,24(5):959-964
为了探讨亚热带树木休眠理论以及休眠与树木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白花泡桐种子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在20~30℃,经过低温处理后,适宜发芽温度范围扩大到15~30℃,具有浅低温休眠特性;5℃的低温处理不仅提高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而且加快了发芽速度,尤其在15℃发芽温度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40d的5℃低温处理效果最好.20d、60d的低温处理效果相对较差;没有用低温处理的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除了在25℃发芽温度下的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外,在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在20℃、25℃发芽温度下的平均发芽时间差异不显著。在15℃发芽温度条件下,除了桂林种源以外,没有用低温处理的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随着种源纬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20~30℃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内随种源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对低温处理反应差异明显。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以南的低纬度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都较北亚热带的高纬度种源高。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株州种源和北亚热带南部的宜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最长,而随着纬度的降低或增加平均发芽时间都变短。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浅休眠特性不同,是对不同种源地气候的一种生理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917.
科尔沁沙地人工小叶锦鸡儿植被水分入渗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不同年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降雨入渗的研究 ,阐明植被对沙地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降雨量 4 3 4mm ,降雨强度 3 9mm·h-1时 ,降雨后 12 0h内流动沙丘和 5年生人工小叶锦鸡儿植被的水分入渗深度分别为 180cm和 15 0cm ,15年生人工小叶锦鸡儿植被降雨入渗深度为 10 0cm。流动沙丘降雨后土壤水分变化剧烈 ;有植被沙地降雨后土壤水分变化平缓 ,水分下渗浅 .随着植被年龄的增加 ,浅层土壤截留降雨能力不断加强 ,最终形成不透水土层。降雨后短期内流动沙丘浅层土壤中含水量高 ,后期有植被沙丘深层土壤含水量高  相似文献   
91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于 2 0 0 3年 8月联合对科尔沁沙地进行了生态科学考察。草地退化仍呈加剧态势。大面积开垦荒地造成科尔沁草地退化和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尔沁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呈现明显减少趋势、主要河流供水量减少、沙地内部水体明显减少、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科尔沁沙地的沙地面积在近些年呈减小的趋势 ,人工植被恢复力度日益加大效果显著但分布在科尔沁沙地的沙丘面积还很大 ,且未治沙丘的治理难度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919.
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反相硅胶以及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中药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有效成分。从玄参(S. ningpoensis)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去氧-12(R)-磺酸基穿心莲内酯(14-deoxy-12(R)-sulfo andrographolide, Ⅷ)、肉桂酸(cinnamic acid,Ⅰ)、对羟基肉桂酸(p-hydroxycinnamic acid,Ⅱ)、丁二酸(succinic acid,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Ⅳ)、胡萝卜甙(daucosteol,Ⅴ)、葡萄糖(gluose,Ⅵ)、熊果酸(ursolic acid,Ⅶ)。Ⅷ为在玄参中首次发现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920.
耐碱性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功能平板从土壤中筛选得到含甘露聚糖酶基因的耐碱菌株。构建其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到甘露聚糖酶基因TM1并测序分析,用BLAST分析表明,TM1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在GenBank发表的甘露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60%,故确定其为一个新的甘露聚糖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Y623903)。将此基因去除信号肽后的编码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HBM905C上,得到重组质粒pHBM1201。经SalⅠ酶切后分别转化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KM71、GS115、SMD1168,得到分泌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挑选相对表达量最高的重组毕赤酵母SMD1168-3在摇瓶中诱导产酶,对该酶的粗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7.5,以魔芋粉为底物所测得的最高酶活为41.8U,半衰期为1h,在80℃保温5min其酶活由最初酶活的77%下降到11%,温度下降到55℃后活性可恢复到最初酶活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