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2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259篇 |
专业分类
9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以云南普通野生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白叶枯病菌胁迫的云南普通野生稻特异表达基因的差减文库.通过对文库所有阳性单克隆进行测序,聚类分析后共获得494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经过BlastN分析,有417条与已知功能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经BlastX分析,有104条EST与未知功能蛋白或假定蛋白有较高相似性,49条EST未能找到同源匹配,341条EST与已知功能蛋白有较高同源性.初步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防御与抗逆应答反应、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及膜运输等代谢过程.使用半定量RT-PCR研究了7个可能与白叶枯病抗性相关的EST序列在云南普通野生稻对照和白叶枯病菌处理的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并获得这些基因的表达谱.结果发现,克隆编号为OR7,OR68和OR826的EST受白叶枯病菌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其中OR826 EST在蛋白数据库中无同源序列,可能是一类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而组成型表达的OR143 EST在对照和接菌处理的叶片中均能检测到其mRNA的表达,但其表达量在白叶枯病菌胁迫48 h后逐渐增强,推测这些基因直接参与了云南普通野生稻抗病防御反应.本研究为从云南普通野生稻中发掘和克隆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云南普通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2.
不同产纤维素酶菌种特定底物培养产酶活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酶是由几种不同酶组成的复合酶系,由于酶催化反应底物的复杂性,从不同霉菌和不同底物发酵分离得到的纤维素酶组分和酶活力有着很大差别.本论文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针对不同底物和不同霉菌进行产纤维素酶活力比较评价.实验选用CGMCC3.3002 和CICC13048 两种菌,使用液体发酵法在微晶纤维素和糠醛渣两种底物上进行产酶培养,在特定的时间测定其产的纤维素酶的纤维二糖酶活力、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外切葡聚糖酶活力以及滤纸酶活.产滤纸酶活比较高的菌株CGMCC3.3002,以糠醛渣为特定底物的滤纸酶活要高于微晶纤维素特定底物,且CGMCC3.3002 在微晶纤维素和糠醛渣底物的酶活力差异较大,该菌株可通过紫外诱变使其酶活力更高,有望用于糠醛渣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43.
注射用灯盏花素滴注过程中产生混浊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索在滴注过程中产生混浊沉淀现象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合理配伍使用依据。方法取不同批次与厂家的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不同输液品种、不同pH值输液及不同注射用灯盏花素浓度等条件下,观察产生的混浊现象。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在溶液pH值〈3.6,发生混浊的现象加快;pH值在3.6以上.发生混浊现象延迟;pH值在4.0以上,观察360min未发生混浊现象。结论引起混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溶液的pH值.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规定范围为3.2~5.5,一般pH值在4.0以下,可在滴注过程中产生混浊现象,因此,葡萄糖注射液不宜用作灯盏花素溶解稀释溶煤,而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灯盏花素溶解稀释溶媒。 相似文献
844.
Transposition Tn917 was introduced into Bacillus pumilus 289 by protoplast transformation with plasmid pTV32.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replication property of pTV32 was maintained in B. pumilus. Tn917 was transposed efficiently in B. pumilus with 4.8 x 10(-4) transposition rate. The yield of auxotrophs was about 0.65% in all insertional mutants. It indicated a prospects for the use of Tn917 as a tool for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and genetic manipulation in B. pumilus. 相似文献
845.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aocatechin-3-gallate,EGCG)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EGCG不同浓度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EGCG(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70μg/mL)对HT-29细胞的生长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GCG对HT-29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免疫印迹观测EGCG对HT-29细胞p38MAPK、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比色结果显示.不同浓度EGCG(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对HT-29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EGCG诱导人结肠癌细胞G1期阻滞,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诱导周期阻滞的效应越明显(P<0.05);蛋白免疫印迹显示.总的p38MAPK不随处理时间和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是磷酸化的p38MAPK蛋白的表达随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CyclinD1蛋白的表达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结论:EGCG诱导HT-29细胞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可能与活化p38MAPK,下调Cyclin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46.
已知分子量大小的染色体DNA分子标记是脉冲电泳研究中用以估算样本染色体DNA分子大小必不可少的参照物。对用做标记的啤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haromycespombe)完整染色体DNA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以及改进研究表明,液氮冷冻研磨法,凝胶包埋法以及凝胶包埋破壁法效果均很好,都得到大量染色体DNA,且彼此间无明显差异。表明液氮冷冻研磨法和凝胶包埋法制备上述两种酵母菌染色体DNA分子标记是两种理想的方法,可完全取代凝胶包埋破壁法,即缩短处理时间又降低成本。此外,相同的电泳样本块在不同的电泳条件下,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表明电泳条件是影响电泳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47.
848.
测定了浙江省(富阳的龙王坎、碧东山和五尖山以及临安的方山)4个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野生种群种实11个表型性状及土壤元素含量和p H值;在此基础上,对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供试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了表型性状与土壤相关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11个表型性状中,除种子千粒质量外,种群间其他表型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富阳碧东山种群的多项指标值均最大;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明显(6.97%~45.72%,均值为19.98%),按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单果种子数、单果质量、单果果壳质量、果实长、果实宽、果形系数、果口直径、种形系数、种子宽、种子长、种子千粒质量;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14.83%;11个表型性状中,种形系数和种子千粒质量与其他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均较小,而果实长、果实宽、果口直径、单果质量、单果果壳质量和单果种子数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4个种群的土壤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土壤均呈弱碱性;各表型性状与同一土壤因子的关联度系数差异较小,但不同土壤因子与同一表型性状的关联度系数差异明显,关联度系数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p H值、Na含量、K含量、Cu含量、Mn含量、Ca含量、Mg含量、N含量、Fe含量、P含量、Zn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果果壳质量、果实宽、单果质量、果实长、种子长、种形系数和种子千粒质量对蜡梅野生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起主要作用。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4个蜡梅野生种群分为3组,其中,临安方山和富阳龙王坎2个种群归为一组,另2个种群各自独立成组,聚类分析结果与种群间的地理距离无关。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蜡梅野生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丰富,以种群内变异占主导地位,遗传特性是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且表型性状变异与多个土壤因子的综合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49.
张氏格格翼龙正型标本(IVPPV 11981)是产自辽西北票四合屯义县组下部的一件保存不完整的梳颌翼龙类化石材料。本文记述的新材料IVPP V 11972与正型标本产出于同一地点的相同层位,具有正型标本的3个独有特征,即泪骨前突位于鼻骨之上,额骨前部和侧部边缘处有广泛蚀痕以及颈椎具有高的神经脊且背部有瘤状膨胀,据此将其归入张氏格格翼龙。通过对新材料V 11972和进一步修理的正型标本的形态观察,对张氏格格翼龙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增加一个属征:鼻骨背腹向具有两个小孔。这一特征在正型标本中同样被观察到,但在其他翼龙中都没有出现,仅在飞龙中观察到一个孔和一个凹陷。同时补充了张氏格格翼龙的椎体和肩带等的一些特征,如背椎没有完全愈合,荐椎数量为3~4枚,尾椎约9枚;肱骨三角嵴不是十分发育,三角嵴颈及其与肩胛乌喙骨相关联的关节窝不发育;具有前端呈扇形的前耻骨,耻骨闭孔有小骨片覆盖等。依据格格翼龙新的特征,将其与我国发现的归于梳颌翼龙科(Ctenochasmatidae)的华夏翼龙(Cathaypterus)、环河翼龙(Huanhepterus)及鸢翼龙(Elanodactylus)进行了对比。依据齿槽处的纵向沟、牙齿分布密度以及吻端的长度比例等,认为格格翼龙和华夏翼龙有一定区别,但亲缘关系较近,同属梳颌翼龙亚科(Ctenochasmaniae),并建议将华夏翼龙的鼻眶前孔较小的属征修订为其吻端较长。格格翼龙的个体远小于环河翼龙,依据牙齿数量和排列的差异推测它们的捕食方式和食物类型存在明显的区别,应不属于同一亚科。新材料与鸢翼龙的明显区别主要在肱骨上,前者肱骨的肩胛骨关节窝不发育,而后者的这一结构明显。由于鸢翼龙没有保存头骨,它的分类位置不是十分确定,同时鸢翼龙具有许多梳颌翼龙类所不具有的特征,如第一翼指骨短于第二和第三翼指骨,掌骨较短等。 相似文献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