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研究正常核型和异常核型人胚胎干细胞(hESC)基因的表达异同.方法: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检测两株正常核型(46,XX)及一株平衡易位13三体核型和一株三倍体核型hESC在体外自体分化不同时期X连锁基因PGK1、抑癌基因RBBP7及癌症基因GPC4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分化后不同时期、不同核型对父系印迹基因H19、IGF2R,母系印迹基因SNRPN及多能性调控基因OCT4、NANOG的影响.结果:随着分化时间的增加:①正常和异常核型hESC的PGK1均上调表达;②异常核型hESC抑癌基因RBBP7及癌症基因GPC4相对正常核型hESC呈现明显上调表达;③正常和异常核型hESC中印迹基因表达基本一致:H19、IGF2R上调而SNRPN表达变化不明显或下调;④多能性调控基因OCT4、NANOG在正常核型hESC中较在异常核型hESC中表达明显下降.结论:X连锁基因PGK1、印迹基因在hESC的发育过程中能维持正常调节而不受核型的影响.异常核型hESC抑癌基因、癌症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上调表明此种细胞具有更危险的发育前景,同时多能性基因在分化后仍能检出表明此种细胞分化能力较正常细胞弱.  相似文献   
932.
PCR-RFLP分析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西南宁高峰林场人工桉树林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通过采用直接法提取桉树人工林土壤中微生物总DNA,构建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从中随机挑取了192个阳性克隆进行检测,分析显示188个阳性克隆子确定含有16S rDNA并分归为52个不同的类群OTUs,随机挑取其中35个克隆进行测序,并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细菌种类较为丰富,含有大量的未培养微生物,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中占优势的类群分别为Acidobacteria(40%)和Proteobacteria(27%).本研究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桉树人工林环境质量变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33.
通过病毒或非病毒转导体系,在小鼠和人的体细胞中人为表达几个与细胞多能性相关的转录因子,从而使细胞达到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状态,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体细胞重编程技术。这些被重编程的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这项技术为获得患者和疾病特异的多能干细胞提供了新的途径。患者和疾病特异的iPS细胞的获得,不仅在避免免疫排斥的宿主特异的细胞移植治疗上有广泛前景,并对了解疾病发生机理、药物筛选和毒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从iPS细胞技术的发明入手,着重讨论疾病iPS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应用于治疗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4.
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miae(Rondani)是家蝇Musca domestica I的重要天敌之一。本文研究了温度为25±1qC,相对湿度RH70±5%,光照L:D=14:10的环境下,蝇蛹金小蜂发育各阶段的主要形态特征;蝇蛹金小蜂的发育历期(从卵到成蜂羽化、产卵)是15.7d;一天中,蝇蛹金小蜂羽化主要在12点以前,高峰期是早上8~10点。  相似文献   
935.
5株生物合成GABA酵母菌株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果表皮、果园土、酒曲、泡菜等场所分离筛选到5株产生1-氨基丁酸(GABA)酵母菌菌株,其中4#酵母菌株的GABA产量最高,为3.653g/L。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5株酵母菌株分别鉴定为3#属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和LJ3属于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MQ属于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JQ属于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相似文献   
936.
对不同倍性罗汉果果实的生长动态、甙类含量动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倍体与二倍体果实的生长和甙类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果实的生长动态均可分为3个时期:迅速生长期(1~20 d)、缓慢生长期(20~30 d)、停止生长期(30~90 d),80 d时果实的形态达到最大值,4x>2x>3x,多倍体表现出巨大性。而甙类含量的动态随日龄的增长均表现为:苦味的甙ⅡE转化为甙Ⅲ,两者依次出现和消失;最终都转化为高甜度的甙Ⅴ,即成熟罗汉果以甙Ⅴ为主;80 d时甙Ⅴ的含量达到最大,4x>3x>2x:多倍体的甜甙含量显著提高,特别是三倍体还具有无籽的特性。  相似文献   
937.
胚胎整体RNA原位杂交显示,BHC80基因表达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应用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抑制BHC80基因表达,显示胚胎红细胞减少并堆积在PBI区,用胚胎期红细胞标志βe3 globin以及造血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gatal、c-myb、lmo2的胚胎整体RNA原位杂交实验显示,BHC80基因表达下调使gatal标记胚胎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增多并且分化延迟,导致红细胞减少和PBI区红细胞堆积.血管内皮标志基因flk-1的RNA探针原位杂交和荧光显微造影显示,BHC80基因表达下调组血管与对照组相比清晰可见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38.
AM真菌氮代谢与运转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海如  蒋湘艳 《菌物学报》2009,28(3):466-471
<正>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一类古老、分布广泛的菌物,能与陆地上80%以上的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形成共生  相似文献   
939.
九味消肿拔毒散外治蝮蛇咬伤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九味消肿拔毒散外治蝮蛇咬伤的疗效。方法实验研究采用30只大白鼠局部注射蝮蛇毒造模后,外敷九味消肿拔毒散,并观察不同时段的疗效。另外,采用随机平衡对照设计,选择135例蝮蛇咬伤患者,分为九味消肿拔毒散治疗组90例.季德胜蛇药片对照组45例,外敷治疗后,观察比较消肿、止痛、消除瘀斑等方面的疗效。结果九味消肿拔毒散在动物实验与临床治疗上,其消肿、止痛、消除瘀斑的效果明显优于季德胜蛇药片对照组。结论九味消肿拔毒散是外治蝮蛇咬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40.
刘楠楠  蒋水星 《生物资源》2018,40(4):371-376
以大枣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芦丁,以芦丁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影响大枣芦丁得率的若干因素:液料比、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L∶g)、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3.0 h、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大枣芦丁得率为2.16%;大枣芦丁粗提物中芦丁含量为8.57%。对芦丁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大枣芦丁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5μg/mL的大枣芦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58.80%,25μg/mL的芦丁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49.80%,本研究对芦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