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1篇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静宜  ;金影  ;姜越  ;辛德莉 《生物磁学》2014,(18):3473-3475
目的:对本地区宫颈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进行监测,分析抗生素敏感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采集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总检出率为71.70%。Uu检出率为52.83%,Uu合并Mh检出率16.04%,Mh检出率为2.83%。56例单纯Uu株体外抗生素敏感性显示:对四环素族多西环素100%、美满霉素98.21%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敏感性不一:克拉霉素96.43%,阿奇霉素91.07%,交沙霉素76.79%,红霉素67.86%,罗红霉素32.14%;对喹诺酮类如加替沙星83.93%较敏感,而对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敏感性差;对克林霉素和甲砜霉素不敏感;17例Uu合并Mh的抗生素敏感性为:美满霉素100%,多西环素100%,交沙霉素88.23%,加替沙星64.7%,对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均不敏感。3株单纯Mh例数少未做统计。结论:宫颈炎患者中支原体检出率较高,其中单纯Uu检出率较Uu、Mh混合阳性率高,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族中的多数抗生素敏感,治疗选择余地大。Uu、Mh混合敏感性抗生素种类少,应优先选择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2.
对111份西伯利亚旱獭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检测,HBsAg阳性22份,阳性率19.8%;抗-HBs1份,阳性率0.9%;HBV-DNA核酸杂交,阳性斑点16份,阳性率14.4%。IEM观察在3份标本中发现以22—24nm球形颗粒为主,其中有42—45mm的Dane样颗粒。20.7%的肝脏标本有组织病理改变,其中19份为急性肝类,4份为慢性肝炎。超薄切片肝细胞核内有20nm左右的HBeAg颗粒,结果进一步证实我国西伯利亚旱獭中有嗜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中国11个少数民族(12个群体)5013人的指纹花样和指纹脊线数,计算出各项基本参数,比较分析了不同性别、左右侧、不同民族和人种间的差异以及指纹花样和指纹脊线数在不同手指上的分布特点。分析表明,这些民族的指纹具有各自的特点又具有蒙古人种的一般特性。  相似文献   
64.
本文采用HPLC-ESI-MS分析白背三七醇提液经HPD-100树脂富集分离后的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化学和生物模型对富集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富集物主要黄酮成分为槲皮素和山奈酚的糖苷类化合物,且以山奈酚-3 -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最高;白背三七醇提液经富集后总黄酮含量提高了6倍.在试验模型中,除螯合能力外,富集后产物抗氧化能力较富集前均有显著提高,说明黄酮类化合物是白背三七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5.
土壤来源的五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亚种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土壤中分离的大量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中鉴定出H42、H43、H56、H60及H62等5种新H血清型,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生化反应、晶体蛋白质成分及毒力特性等项检测鉴定,鉴定了5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jinghongiensis (H42), B.thuringiensis subsp. guiyangiensis (H43),B.thuringiensis subsp. rongseni(H56),B.thuringiensis subsp. pingluonsis(H60)及B.thuringiensis subsp. zhaodongensis(H62) 。毒力生物测定证明5个新亚种的代表菌株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幼虫均无毒力。H42、H43、H56、H60对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斑须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及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亦均无毒;H62对埃及伊蚊无毒,但对尖音库蚊与斑须按蚊有低毒。  相似文献   
66.
本文调查研究了野生稻群体内及群体间的DNA甲基化多样性。选取与亚洲栽培稻近缘的两个野生种Oryza nivaraO. rufipogon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进的MSAP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技术对其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同一个IRGC(the International Rice Germplasm Center)编号群体内的不同个体间, 基因组甲基化条带高度一致; 而在不同编号群体间, 甲基化条带表现为多态。其中后者又可以分为两类: 条带模式高度一致的Class I和条带模式呈多态性的Class II。将上述两类甲基化片段的编码基因与栽培稻粳稻(O. sativaL. subsp. japonica)和籼稻(O. sativa L. subsp. indica)两个亚种的同源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发现, 在进化趋势上Class I表现得比较保守, 而Class II较为活跃。DNA甲基化多样性作为标志遗传多样性的一种信息来源, 其在群体分化及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自Caspersson[3],用DNA烷化剂氮芥唆叮 咽(QM)作为荧光染料,发明染色体Q显带法 以后,继之,又发明和Q带带型相同的G带显带 法,显示异染色质的C显带法,和Q及G带带型 相逆的R显带法,显示染色体末端的T显带法, 以及特异地显示核仁形成区的N带法和银染 法。至此,人类和哺乳动物每一对染色体和染色 体上每一区段都可一一加以识别。各种显带技 术的发展,使细胞遗传学进人一个新的阶段,并 推动了体细胞遗传学和基因定位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8.
针对在低拷贝自杀质粒pCVD442中难以进行基因操作的缺陷,本研究将Gateway技术应用在了基因敲除前期的重组质粒构建过程。应用这一改进的系统构建了福氏2a志贺氏菌301株转铁相关基因sitC的插入突变体MTS。对突变体分别在培养基、细胞和动物实验水平进行了功能检测,并利用芯片技术进行了限铁条件下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的表达谱比较。结果显示,添加150 µM铁螯合剂DIP(2,2’-dipyridyl)条件下,MTS生长水平明显低于野生株,补加铁离子或锰离子可使突变株生长回复到丰富培养基条件下的生长水平;在HeLa细胞和U937细胞的胞内存活增殖能力和胞间扩散能力以及豚鼠角膜结膜炎实验中,MTS没有显现出明显的毒力改变,但在HeLa细胞侵袭过程中添加65 µM的DIP,MTS的胞内存活增殖能力和Sf301相比下降了51.6%。限铁条件下的表达谱结果表明,整体上MTS对缺铁变化比Sf301更敏感,上调的基因比野生株多106个,主要涉及膜转运、氨基酸代谢和功能未分类基因,而下调基因中参与能量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较多。缺铁条件下,已知的转铁相关基因普遍上调,且MTS中上调的基因数目及上调幅度要高于Sf301。此结果再次证实了Sit铁转运系统对志贺氏菌生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室内敏感品系和田间品系为寄主,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Bt杀虫蛋白对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寄主一直取食,或者在被寄生前12小时开始取食含Bt杀虫蛋白浓度为0,0.5,1.0, 2.0,4.0,8.0 μg/g的饲料时,与对照相比,中红侧沟茧蜂的卵-幼虫历期延长,茧重和成虫体重降低,成虫寿命缩短,但对茧期没有明显影响。Bt杀虫蛋白能有效抑制两个棉铃虫品系幼虫的生长,显著降低棉铃虫蛹重;当Bt蛋白浓度为4.0 μg/g时,显著降低棉铃虫化蛹率。用转双基因抗虫棉SGK321(表达Cry1A+CpTI蛋白)饲喂两个棉铃虫品系初孵幼虫,室内品系的第2、3、4和5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8.5%、87.8%、96.6%和 95.8%,显著高于田间品系(30.9%、59.6%、80.9%及86.1%)。本研究表明,不论是田间品系还是室内品系,棉铃虫取食含Bt杀虫蛋白的饲料后,对中红侧沟茧蜂的生长发育都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70.
调查了中国内蒙古的蒙古族、吉林的朝鲜族和广西壮族的红细胞腺苷酸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A)及血清触珠蛋白(Hp)、a_1-抗胰蛋白酶(a_1-AT)的遗传多态性。蒙古族、朝鲜族、壮族的基因频率:AK_1~1分别为0.9843、1.0000、1.0000;ADA~1分别为0.9529、0.9468、0.9573;Hp~1分别为0.2597、0.3152、0.3571;在a_1-AT中Pi~M分别为0.9953、0.9953、0.9928,Pi~s分别为0.0000、0.0000、0.0072,Pi~F分别为0.0047、0.0047、0.0000。x~2检验表明,三个民族各项指标的表型观察值都符合Hardy-Weinberg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