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通过对宿主动物EHEC O157∶H7监测,了解长春地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污染状况,建立流行病学监测网,以便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结果在采集的639份家禽、家畜粪便样品中共检出7株EHEC O157∶H7.  相似文献   
182.
183.
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β-甘露聚糖酶产品水解魔芋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条件。在加样顺序、pH、酶添加量、时间、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0g/L,酶添加量为100U/g,pH5.5,45℃条件下,酶解时间1.5h。再利用酵母发酵去除可发酵性糖的方法,以获得最终产物为100%的魔芋葡甘露低聚糖。  相似文献   
184.
以PCR扩增克隆survivin启动子为例,根据GenBank报道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克隆survivin启动子。通过软件在线分析扩增的survivin启动子酶切位点,将扩增与预期的片段大小一致的DNA片段进行酶切,再进行测序。结果表明,采取酶切鉴定PCR产物的方法,可以初步对PCR产物是否正确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85.
从羊驼皮肤eDNA文库中筛选到冗P£34的克隆,经PCR鉴定并测序得知:一种克隆的大小为270bp(命名为尺P躬4,),另一种克隆的大小为470bp(命名为RPL34Ⅱ)。序列分析发现,RPL34Ⅰ和Ⅱ在核苷酸水平上,5’UTR区不具有同源性,3’UTR区具有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部分具有高度同源性;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二者具有不同的进化速率。此外,RPL34Ⅰ和Ⅱ对应于不同的转录本。通过以上结果分析,认为RPL34Ⅰ和RPL34Ⅱ二者同时在羊驼皮肤中表达,可能是RPIJ34的两个剪接体,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在高糖孵育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调节及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葡萄糖(5.5、11、22及33mM)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天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PN和TNFα分泌情况.结果:随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HUVECs中APN的mRNA表达及上清中APN蛋白含量降低(p<0.05),TNFα的mRNA表达及上清中TNFα蛋白含量增加(p<0.05),HUVECs中PPARγ的mRNA表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性细胞因子APN表达分泌下降,可能是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7.
在云南玉溪烟区种植烤烟海拔最高(1806.0m)的通海县,通过盆栽烤烟K326试验,研究了在滤减自然的太阳UV-B辐射强度25%、50%和65%条件下,UV-B辐射对烟叶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光合色素和类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叶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光合色素降解,类黄酮在老叶中积累,蛋白质在生理成熟期对UV-B辐射最敏感。与对照相比,减弱UV-B辐射处理降低了烟叶类黄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光合色素含量上升;较低的UV-B辐射降低了叶绿素的降解速度。结果从一侧面说明UV-B辐射对烟叶蛋白质的合成是有益的,类黄酮和叶绿素的变化是对UV-B辐射变化的适应性反应,类黄酮与蛋白质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偶联关系。  相似文献   
188.
滤减UV-B辐射对烟叶腺毛发育和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品种"K326"为材料,盆栽种植于自然环境条件下(CK)和覆盖不同厚度透明薄膜,分别滤减25%(T1)、50%(T2)和65%(T3)UV-B辐射的大棚中,在"K326"开花期至工艺成熟后期的4个生育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各处理烟叶腺毛形态和密度动态变化特征,并首次报道了"K326"中存在分枝腺毛。结果表明:上表皮腺毛在开花期、生理成熟期和工艺成熟前期对UV-B辐射敏感,下表皮则在开花期和工艺成熟后期对UV-B辐射敏感;T3处理腺毛密度低且延缓腺毛的发育,T1和T2处理腺毛密度较高,在工艺成熟期出现二次发育现象;各处理烟叶腺毛以长柄腺毛为主,CK、T1、T2下表皮腺毛总密度大于上表皮,而T3上、下表皮差异不大;滤减UV-B辐射有利于烟叶下表皮长柄腺毛发育,而引起腺毛二次发育的腺毛类型依处理和时期而异;适当较高强度的UV-B辐射对烟叶腺毛发育有促进作用,在研究地减弱25%~50%的UV-B辐射强度对烟叶腺毛发育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9.
低频交变磁场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频交变磁场对细胞作用的理论机理和实验结果。交变磁场和交变磁场感应的电场对运动离子产生电场力,加速离子的运行。基于该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假定的理论,实验采用两种肿瘤细胞系(HL-60 and SK-Hep-1)。将肿瘤细胞暴露于50Hz,20mT连续正弦磁场4天,每24小时检测上清液Na^+和K^+浓度。结果发现,照射组和对照组的Na^+和K^+浓度有显著变化,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90.
C a dh er in -1 基因与成骨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钙粘附蛋白-11(Cadherin-11)属于Ⅱ型钙粘附蛋白,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介导嗜同性细胞-细胞间粘附的跨膜糖蛋白。该种钙粘附蛋白在胚胎发育的肢节形成、骨组织形成、肿瘤浸润转移及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其基因结构、蛋白结构、连接特性和识别特异性、表达调控以及通过细胞-细胞粘附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和在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