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农田作物层温度初步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董振国 《生态学报》1984,4(2):141-148
观测表明,充分供水的麦田作物层温度在一昼夜的大部分时间内,低于作物层顶以上1.5米处气温。8—10点叶温有时比气温稍高。叶温与气温差最大值出现在日落后至露出现前一段时间内,晴日无风天气大约出现在日落后一小时。白昼,夏玉米作物层温度高于气温,冬小麦作物层温度低于气温。夜间,小麦和玉米叶温都比气温低。土壤水分不足,蒸腾速率减小,叶温升高,叶温与气温差增大。叶温的变化反映了作物自身的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162.
在大鼠蓝斑注射5.6-DHT 以破坏其5-HT 末梢,然后观察电针镇痛效应的变化。动物分注药组和对照组,注药组在注射5.6-DHT 后7天,针刺镇痛效应比注药前显著下降。与此同时,蓝斑内的5-HT 末梢发生变性,产生逆行性荧光积累,从荧光积累的末梢走向来看,蓝斑内被5.6-DHT 损毁的5-HT 末梢主要来源于中缝背核。随着蓝斑内5-HT 末梢的变性,脑桥区5-HT 含量下降,下降率达27%P<0.01。对照组动物,蓝斑内5-HT 末梢保持正常,其镇痛效应与注药前相比也无明显改变。鉴于一般认为蓝斑核的活动削弱针刺镇痛效应,以上结果提示,在电针镇痛过程中,支配蓝斑的5-HT 神经末梢,对该核 NA 能神经元可能有抑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成人痴呆症的60%以上。研究表明在受到异常刺激时分化成熟的细胞可以跨过G0/G1检查点进入G1期,并在S期发生DNA复制,有的细胞甚至能够到达G2期,但是最终却不能进入M期完成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枢神经元通常被认为处于终末分化状态,意味着它们不再进入细胞周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D患者脑中神经元存在细胞周期的重启,细胞周期重启可导致神经元死亡,细胞周期重启与AD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4.
摘要 目的:观察高嵌体修复与纤维桩核冠修复对后牙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观察组行高嵌体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邻面接触、表面质地、边缘密合度、舒适度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修复前,两组GI和PL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12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0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嵌体修复与纤维桩核冠修复用于治疗牙体缺损,高嵌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健康程度明显提升,GI和PLI评分明显降低,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5.
董莉娜  刘演 《广西植物》2019,39(1):16-39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30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和广西等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云南有秋海棠属植物100余种。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野外调查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秋海棠属新类群,使得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数目已超出1991年《广西植物志》(第一卷)收录的19种,因此亟需对发表于不同期刊中的类群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鉴于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标本信息,整理并汇总了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共84种,包括2个变种、11个亚种和46个特有种,新增的65种为《广西植物志》(第一卷)中未收录的类群,并补充了这些类群的特征集要、凭证标本信息和属下分组概况,为今后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修订以及系统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6.
克隆整合是克隆植物重要的性状之一。它不仅能够提高分株对环境胁迫的耐受能力,而且可能影响分株周围的土壤属性。为检验克隆整合对土壤属性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开展克隆整合和石油污染的两因子的野外实验。每年将0、5或10 mm厚的原油添加到直径为60 cm的圆形芦苇群落样方内来模拟无污染、轻度或重度石油污染,并通过保留或切断样方内外芦苇根状茎的连接来实现克隆整合的有或无。实验开始于2014年,并于2016年10月采集样方内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pH值、电导率、总碳、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石油污染显著增加了土壤粗大团聚体(粒径:2 mm)、pH值、总氮和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微团聚体(粒径:0.053—0.25 mm)占比以及电导率。克隆整合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和氮磷比。克隆整合和石油污染的交互作用仅对电导率有显著效应。因此,石油污染和克隆整合都可以影响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而克隆整合对分株周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影响克隆植物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167.
玉米抗镰刀菌穗腐病接种方法及抗病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玉米抗穗腐病性鉴定中采用的牙签法与花丝通道注射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牙签法接种果穗的发病程度重于花丝通道注射法接种。牙签法接种病菌于果穗子粒与穗轴之间,有利于病原菌的发育扩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容易操作的接种方法。采用牙签法接种串珠镰刀菌,对178份玉米自交系和15份杂交种进行抗穗腐病鉴定,筛选出高抗(HR)自交系1份、抗病(R)玉米自交系34份、抗病(R)玉米杂交种12份。  相似文献   
168.
与棱果沙棘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APD技术筛选与棱果沙棘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对棱果沙棘雌雄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混合分组分析(BSA),在194条随机引物中有50条引物能够在雌雄DNA反应池间形成多态性条带,应用这50条引物分别对棱果沙棘雌雄个体(雌雄个体各选取5个)进行RAPD分析,其中引物S10扩增得到1个约为1030 bp的与雌性相关的RAPD标记。该标记的获得进一步表明棱果沙棘雌雄株间存在基因水平的差异,为棱果沙棘的性别研究提供分子依据。进一步利用该雌性特异位点设计出更加稳定的SCAR标记,可望用于棱果沙棘的早期性别的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69.
卫矛不同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溶剂法及大孔树脂法提取卫矛中降血糖及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总黄酮,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利用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试验考察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卫矛中降血糖和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055%±0.068%和38.80%±0.066%,两种部位均显示出抗氧化活性。卫矛降血糖和抗心肌缺血作用可能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0.
多巴胺(Dopamine)(C6H3(OH)2-CH2-CH2-NH2)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通过其相应的膜受体而发挥情绪、饮食、运动、认知及外周血等的调节作用。多巴胺受体属于膜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目前发现的多巴胺受体有五种,其中D2受体基因主要分布于脑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巴胺D2受体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肿瘤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D2受体激动剂已经成为大多数泌乳素瘤的首选治疗药物。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多巴胺受体在肿瘤的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