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解乌苏里白鲑资源状况,2013—2017年在黑龙江中游水域的7个调查点采集了953尾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 Berg)样本。叉长范围为148~588 mm,体重范围为109.0~2854.9 g。根据体长股分析法(LCA)评估了乌苏里白鲑资源量,采用Ber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预测资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乌苏里白鲑种群自然死亡系数、总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0.284 a~(-1)、0.476 a~(-1)和0.192 a~(-1),当前的开发率为0.403;乌苏里白鲑的年均资源尾数为6.89×10~6尾,年均资源量为5463.89 t,初始资源量6867.07 t;从相对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和生物量来看,目前乌苏里白鲑渔业资源利用较为充分,尚未过度捕捞;人为因素导致栖息环境条件的恶化是乌苏里白鲑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乌苏里白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采取必要措施减轻人类活动对鱼类的影响,如栖息地修复,增加开捕(体)叉长等。  相似文献   
152.
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本研究于2012—2017年在绥芬河东宁段对大麻哈鱼溯河洄游群体进行跟踪监测.共采集样本462尾,其中,标记个体(剪脂鳍)41尾.根据调查数据,计算了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回捕率,评估了增殖放流效果.结果表明: 2010—2012年的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回捕率为0.295%,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数量效益为1∶2.87.标记组和非标记组群体年龄组均为1+~5+龄,平均年龄分别为3.93和3.63龄.采用Logistic 曲线方程计算标记组和非标记组大麻哈鱼的50%初次性成熟叉长(L50)分别为53.13和49.89 cm.ARSS分析结果显示,大麻哈鱼两组群体的叉长生长差异不显著,但两组间的性成熟比例差异显著.本研究表明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对其资源增殖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今后增殖放流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3.
复合菌系降解玉米秸秆过程中群落演替与秸秆降解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获得木质素降解复合菌系LDC降解玉米秸秆的适宜条件,明确秸秆降解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功能微生物类群。[方法] 以培养温度、pH、培养基装液量和接菌量等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菌系降解玉米秸秆的培养条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降解时期复合菌系的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结果] 复合菌系对秸秆最佳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2℃、初始pH为8.2、装液量为40%,接菌量为10%。此条件下木质素最大降解率为44.5%,相比未优化处理提高13.3%。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复合菌系LDC的优势菌门。在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降解初期的优势菌属为Proteiniphilum(11.9%)、Sphaerochaeta(8.4%)、Ruminofilibacter(8.4%)、Pannonibacter(6.7%)、Pseudomonas(6.1%)和Rhizobium(5.7%);在降解高峰期时,Anaerocolumna(24.0%)、Caenispirillum(9.2%)和Thauera(7.0%)的丰度显著上升,分别是其在降解初期的16.5倍、3.0倍和5.9倍,而Ruminofilibacter(10.9%)的丰度仍然很高且排在第二位。在降解末期的优势菌属为Ruminofilibacter(25.4%)、Pseudomonas(9.7%)、Sphaerochaeta(8.8%)、Caenispirillum(8.4%)、Pannonibacter(4.3%)、Thauera(4.0%)以及Desulfomicrobium(3.4%)。[结论] 明确了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及在不同降解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在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为PseudomonasPannonibacterThaueraRuminofilibacterAnaerocolumna。  相似文献   
154.
含生物可降解有机物废水(以下简称废水)的好氧和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法已有长久的历史。然而这类大型装置的设计和操作控制过去多凭经验,因而只不过是复制和抄袭,效率不佳, 60年代前后,化学工程学及生化工程学的发展为废水生物处理工程学奠立了基础、从那以来,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逐步建立在工程学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快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5.
微生物传感器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邰国英  董家灿 《工业微生物》1993,23(3):27-31,36
  相似文献   
156.
全球气温日趋升高导致的水温上升可引起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代谢紊乱,为解析其在热应激下的代谢变化特征,研究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了虹鳟鳃靶器官在高温暴露(20℃和24℃)及恢复到初始温度(14℃)下的代谢生理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20℃、24℃高温组和14℃恢复组中分别鉴定出128、130和108种差异显著代谢物。在高温暴露下,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与脂质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二硫化物(GSSG)等与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相关的代谢物均发生显著改变。富集分析表明这些代谢物主要涉及虹鳟鳃的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谷胱甘肽代谢等代谢通路,但在温度恢复到14℃后,除鞘脂代谢外,其他代谢途径均未恢复至正常状态。上述结果表明,热激导致了虹鳟鳃靶器官的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导致鳃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诱使鳃细胞出现炎症反应,并产生免疫应答。同时,虹鳟鳃细胞通过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来调节谷胱甘肽代谢中GSH/GSSG比值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来...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报道了佛波酯(PMA)和γ-干扰素(IFN-γ)对U937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PMA和IFN-γ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细胞向成熟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分化,同时抑制其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PMA和IFN-γ可诱导U937细胞表达TNF-α特异性mRNA和蛋白质。U937细胞培养中加入特异性抗TNF-α抗体可以抑制PMA和IFN-γ诱导U937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这说明内源性的TNF-α在介导PMA和IFN-γ上述生物效应过程中起一定作用。TNF-α对U937细胞的这种调节作用与其胞毒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58.
159.
酵母细胞固定化新方法—PVA包埋—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萍  董家灿 《工业微生物》1992,22(6):12-15,19
  相似文献   
160.
在用化学药物灭鼠的研究中,已有报道资料证明,除鼠磷不仅对几种害鼠有较高的毒效,而且在使用方法等方面又具有某种独特的优点。鉴此,我们进行了消灭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以下简称黄鼠)效果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