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摘要:目的:探讨动植物复配方制品祛黄褐斑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黄褐斑受试者分为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0例,按要求服用该制品30d,观察受试者颜面部黄褐斑面积大小和颜色深浅变化。结果:试食组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9.42±14.15cm2(P<0.01),下降百分率15.08%,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39±0.38度(P<0.01),有效32例,总有效率64.00%,自身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0.74±2.69cm2(P<0.001),下降百分率1.48%,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07±0.23度(P<0.001),有效6例,总有效率12.0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此动植物复配方制品有祛黄褐斑的功效,其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52.
突触融合蛋白17 (STX17)是一种囊泡蛋白,参与细胞中物质的运输.为研究Stx17在不同毛色皮肤中是否存在差异表达及明确它在毛囊中的定位,进行了普通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对小鼠皮肤组织和体外培养黑素细胞的Stx17基因及蛋白的检测.普通PCR检测得出小鼠皮肤和黑色素细胞总RNA有Stx17 CDS区序列的表达;荧光定量检测显示,在白、灰、黑3种组织中Stx17均有表达,在灰色腹部表达量最高,是黑色皮肤的1.682倍,昆明鼠白色皮肤中表达量最低,是黑色皮肤的0.115倍;皮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TX17表达于毛囊的上皮根鞘,且毛囊上段和中段表达量高于下段,黑色素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得出,STX17在黑色素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均有表达;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白色、灰色和黑色皮肤均有STX17蛋白阳性条带且灰色皮肤中表达量最高,黑色皮肤次之,白色皮肤中表达量是最低的,这与荧光定量检测结果一致,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细胞中也有STX17蛋白阳性条带.实验结果表明,小鼠Stx17基因在皮肤组织、毛囊角化细胞以及黑色素细胞中均有表达,Stx17可能参与毛色的形成,且在小鼠腹部毛色变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3.
朱军生  翟保平  董保信 《昆虫学报》2010,53(12):1429-1435
为了提高害虫预报的准确率, 将径向基小波网络首次引入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领域, 改进了径向基小波网络的学习算法, 使之适合于害虫预测的应用: 利用径向基小波函数族时、 频两域支撑完全或部分覆盖被分析数据序列时、 频两域支撑的原理来确定小波函数族尺度参数和平移参数取值; 根据中心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大小来初步筛选隐含层神经元。在实例分析中, 本文利用1966-1995年山东省惠民县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小波网络的2代棉铃虫卵量峰值日期预测模型, 利用1996-2000年的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 在5年的预测数据中, 4年的预测数据偏差在3 d以内, 另外1年的预测数据偏差4 d, 预测效果令人满意。本文为害虫预测预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54.
G蛋白偶联受体143(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143, GPR143)在黑素体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GPR143基因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定位,探索GPR143基因与毛色形成的相关性。通过qRT-PCR方法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中GPR143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运用免疫荧光法对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中的GPR143基因进行定位并对结果进行光密度值分析。qRT-PCR结果显示,GPR143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为白色绵羊的7.84倍,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GPR143蛋白表达量是白色绵羊的1.3倍,二者差异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PR143蛋白的主要表达部位为绵羊皮肤组织毛囊外根鞘和表皮层,经光密度值分析后发现,GPR143在黑色绵羊皮肤毛囊外根鞘和表皮层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均能表达GPR143基因,但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该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高于白色绵羊,说明GPR143的mRNA和蛋白在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表达上调,在白色绵羊皮肤组织中表达下调。GPR14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MITF水平和黑素体的数量、大小、运动和成熟进而参与绵羊毛色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55.
海鞘中的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综述了从海鞘中发现的约80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经合物,包括其结构,活性,来源等,对其中较重要者的作用机理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56.
哺乳动物细胞凋亡基因Bax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对植物细胞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具有复合调控作用的新型调控因子. 为了研究Bax诱发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分子机理, 本文测定了小鼠Bax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细胞中一氧化氮(NO)合成积累的影响, 并考察了NO专一性抑制剂cPITO对小鼠Bax诱发长春花碱及总生物碱合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小鼠Bax可以诱导长春花细胞NO迸发. cPITO不仅能够抑制Bax对NO迸发的诱导作用, 还可以阻断Bax对长春花碱及总生物碱合成的促进作用. 实验结果说明, 小鼠Bax可以激活长春花细胞中NO信号转导事件并依赖NO信号途径介导长春花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合成. 进一步实验表明, 小鼠Bax可以诱导长春花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 NOS抑制剂PBITU可以阻碍小鼠Bax对NO和长春花碱合成的促进作用, 说明小鼠Bax可以依赖NOS诱发长春花细胞中NO产生和长春花碱生物合成.比较细胞中NO迸发和NOS活化的动力学过程发现, Bax对NOS活性的诱导作用明显迟于NO产生, 而且NOS活性远低于细胞中NO的产生量. 此外, PBITU只能部分抑制小鼠Bax对长春花生物碱合成的促进作用.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NOS可能不是小鼠Bax诱发长春花细胞NO迸发和长春花碱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757.
血管内皮素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FLT4)与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有关,其可能对毛色及黑色素生成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探讨FLT4基因对羊驼毛色及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qRT-PCR、Western印迹对FLT4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毛囊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FLT4在不同毛色毛囊中外根鞘及毛乳头阳性表达不同,且棕色皮肤比白色皮肤阳性信号强;FLT4 mRNA在棕色羊驼皮肤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白色羊驼皮肤 (P<0.01);FLT4蛋白在棕色皮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白色皮肤(P<0.01);为进一步研究FLT4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通过对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FLT4蛋白(0, 1, 10, 50, 100 ng/mL),与对照组相比,添加FLT4蛋白后酪氨酸酶(TYR)、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P1)、受体酪氨酸激酶 c-KIT、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加, 10 ng/mL组表达量最高(P<0.01);黑色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FLT4蛋白处理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添加FLT4蛋白10 ng/mL表达量最高(P<0.01)。由此可知,FLT4可以通过调节毛色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8.
小麦加工品质相关贮藏蛋白、基因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麦以及相关近缘种属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各类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小麦品质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新蛋白和新基因的发现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简要概述了传统贮藏蛋白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目前新发现的与小麦加工品质相关的贮藏蛋白和基因的研究进展,从遗传改良的角度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小麦品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促进品质研究更好的应用于小麦育种的实践。  相似文献   
759.
食品微生物学优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食品微生物学优质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为提升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抓好网络教学资源和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优化课堂教学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60.
NPR1蛋白是水杨酸信号和系统获得性抗性的转录调节因子,它的功能受蛋白质降解酶体CUL3.E3的控制。植物的发育主要受生长素信号通路的控制,生长素反应因(ARF)参与生长素信号转导转录调控。植物转录因于NPR1和ARF8分别在蛋白质降解酶体CUL3-E3与CUL1-E3控制下,调控抗病防卫与生长发育。烟草TTG2促进ARF8从细胞质向细胞核转运及其转录调控作用,因此促进生长发育;相反,TTG2把NPR1扣留在细胞质,阻止它对防卫反应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从而抑制抗病性。TTG2与NPR1或ARF8并不直接互作,说明存在协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