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荨麻疹40例,湿疹50例,过敏性紫癜30例)血清中14种食物变应原IgG浓度,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按疾病分组观察并比较血清检测结果.结果:120例患者14种食物变应原血清不耐受抗体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结果表明,病例中以鸡蛋、虾、螃蟹的致敏性较高(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小麦、牛奶、西红柿和蘑菇的致敏性次之(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牛肉、鸡肉、鳕鱼、玉米、猪肉、大米、大豆致敏性较低(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体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高,提示与食物不耐受有关,对临床变态反应性皮肤痛的饮食指导有重要意义.检测血清食物变应原不耐受抗体IgG可以尽早发现患者的致敏食物确定疾病病因,及时将致敏食物从患者食谱中排除,降低患者食物过敏的患病率,缓解临床症状,从而降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2.
2008年4月—2017年12月,在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布设290台次红外相机,累计19 084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识别出兽类4目12科18种,鸟类6目14科41种,包括4种国家一级和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野猪Sus scrofa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为兽类前5位;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和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 elliotii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为鸟类前5位。同时记录到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灰翅鸫Turdus boulboul、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灰眶雀鹛Alcippe davidi、灰头雀鹛Fulvetta cinereiceps...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汤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肛肠科三病区收治的300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其就诊的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150例,两组均采取一期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于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疗法,观察组于术后联合服用解毒活血汤治疗。均治疗4 w后,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的有效率,肛周脓肿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前后肉芽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以及组织微血管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7 vs. 71.33%,P0.05);观察组肛周脓肿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肉芽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以及组织微血管计数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肉芽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以及组织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1 w和2 w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可能通过提升肉芽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以及组织微血管计数有效促进肛周脓肿术后的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采用概率转换-平行线法并应用微机程序对乙肝疫苗30批、狂犬疫苗34批双百日咳菌苗30批的效力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现行常现统计法即Reed-Muench和Wilsonworcester法统计结果作了比较。 1.采用P-P法统计分析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及百日咳菌苗效力试验结果,经对回归方程的线性及平行性检验成立的批数分别占83.3%、82.3%和83.3%,结果表明该法可以检查出由于动物差异及实验误差导致结果不成立的批数,应予复试。 2.P-P法与常规法(R-M法及W-W法)统计分析给果对三种制品评价一致的符合率分别为80%、79.4%和76.6%,两会判定结果一致,但前者更有科学性。 3.由P-P法统计分析结果,三种制品都有部分批的95%可信区间上下限值差距较大,该差距来源于动物差异及实验误差,说明在检测试验中,必需按规程要求严格筛选适宜动物和严格试验操作,以减少实验误差。对效力值可信区间应控制何种适宜范围,尚需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孕中期超声联合无创产前基因筛查(NIPT)在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2000例孕中期孕妇,均接受超声检查和NIPT筛查。以羊水穿刺或引产后高通量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四格表法分析孕中期超声联合NIPT在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00例孕中期孕妇中,超声检查共检出软指标异常37例,结构指标异常30例。NIPT筛查检出高风险孕妇17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11例、18-三体综合征6例。超声软指标和结构指标联合NIPT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准确率分别为95.00%、99.95%、95.00%、99.95%、5.00%、0.05%、99.90%。结论:联合孕中期超声和NIPT可提高检出高风险染色体异常胎儿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对于早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具有重要价值,进而提高生育质量。  相似文献   
77.
小麦旗叶Rubisco周转与籽粒含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玲  江力 《植物生理学报》2001,27(2):119-122
随着旗叶的衰老,Rubisco含量逐渐减少,延缓小麦旗叶的衰老进程(抽穗期施氮肥),可增加旗叶Rubsco的含量,提高籽粒的全氮含量,在小麦旗叶全展后28天内,Rubisco的^15N丰度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仍有Rubisco的重新合成,而在28天以后,Rubisco的15N丰度处于低水平,表明无Rubisco的重新合成,但这时籽粒的15N丰度却上升,旗叶全展后14天的Rubisor 15N丰度高于旗叶中全氮的丰度,说明此时期Rubisco合成的速率高于其它蛋白质,旗叶衰老过程中Rubisco的15N丰度的净转移高于全氮,Rubisco净N转移也高于全氮,表明Rubisco向籽粒中转移的氮素多于其它蛋白质,对籽粒含氮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8.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狂犬病疫苗抗原活性组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多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A法快速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含量。结果表明,灵敏度达到15μg/ml,同时特异性及变异系数均合呼要求,本方法用于精制狂苗制备过程中有效抗原活性组分的检测准确,快速,重复性好,且抗原的ELISA效价与NIH动物法测定效价具有平行趋势。  相似文献   
79.
本世纪初,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的条纹病毒(RSV)引起的条纹叶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稻区肆虐,给这些地区的水稻生产带来了灾难性影响。本文采用模拟气室法,研究了大气CO_23个浓度(370μL/L(CK)、470μL/L和570μL/L)对媒介害虫灰飞虱获毒与传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飞虱获毒个体数与灰飞虱的取食时间成正比,在有毒稻株上取食时间越长,获毒的灰飞虱个体数越多。不同CO_2浓度间,取食相同时间后的灰飞虱获毒个体数虽有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鉴于稻株获得RSV与病毒病的症状显现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本文通过提取水稻植株体内的RNA并借助RT-PCR技术,研究判定被害稻株是否已经获得了RSV,从而间接证明灰飞虱的传毒力。研究结果显示,CO_2浓度对灰飞虱的传毒力有影响:470μL/L CO_2浓度条件下灰飞虱的传毒力最强。研究还发现,在处理的3个CO_2浓度范围内,灰飞虱只要取食为害稻苗1 h,水稻中就能检测到条纹病毒(RSV)。说明灰飞虱的传毒速率还是较快的。  相似文献   
80.
在4个温度(15、20、25、30℃)和3个食物浓度(1×104,1×105,5×105 cells ml-1)下研究了大型溞(Daphnia magna)淮河种群的动态和两性生殖,结果表明:(1)在实验初期,大型溞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密度呈现缓慢下降或趋于稳定的趋势.除15℃下最大瞬时增长率(1.36 d-1)出现在中食物浓度组外,20℃(1.51 d-1)、25℃(1.39 d-1)、30℃(0.69 d-1)下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均出现在高食物浓度组.(2)相同温度下,食物浓度与大型溞最大种群密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3)相同食物浓度下,随温度升高,大型溞首次产幼溞时间(5~21d)和到达最大种群密度的时间(15~29d)缩短,首次抱卵时的体长(1.75~2.67 mm)减少.(4)在较低的温度和中食物浓度组下,大型溞产生了较多的休眠卵或卵鞍(15℃:(16.7±2.5) ind. 和20℃:(18.3±3.8) ind.);30℃下没有出现休眠卵或卵鞍.除15℃、中食物浓度组外,其它实验组均产生雄体.实验25d后,雄体密度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0℃:p<0.05;15~25℃:p<0.01).(5)本研究结果暗示大型溞休眠卵的形成受温度、食物浓度和种群密度的共同影响,且较低的温度是大型溞休眠卵形成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