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记述的一新属二新种,隶属于同翅目、飞虱科(Delphacidae)、片距飞虱亚科(Delphacinae)、片距族(Delphacini),与额叉飞虱属(Dicranotropis Fieber)属于同一类群。模式标本藏于安徽农学院。  相似文献   
22.
点翅叶蝉属一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耳叶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钟麟  蔡平 《昆虫学报》1993,36(4):479-481
点翅叶蝉属 Confucius Distant,1907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叶蝉总科 Cicadelloidea、耳叶蝉科Ledridae、耳叶蝉亚科 Ledrinae、片头叶蝉族 Petalocephalini。据记载本属目前有7种及1亚种。作者在鉴定中山大学收藏的标本中,发现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3.
片头叶蝉属六新种(同翅目:耳叶蝉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云南省林业厅所采集的标本中,发现了片头叶蝉属六新种,正模与配模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存藏于云南省林业厅及作者所在单位。在此,对云南省从事森林昆虫普查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相似文献   
24.
额垠叶蝉属一新种(同翅目:隐脉叶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的一个新种,属于同翅目,叶蝉总科(Cicadelloidea)、隐脉叶蝉科(Nirvani-dae)、额垠叶蝉属(Mukaria Distant,1908)。此属主要分布于东洋区,至目前为止共发现四种,此新种采自我国南方,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存放于安徽农学院。 黑额垠叶蝉Mukaria nigra新种(图1—5) 头冠宽短,成三角形突出,中央长度大于二复眼间宽一半,约为其宽0.66倍,侧缘自复眼前缘即向前收狭,具缘脊,且有一亚缘脊,前缘区低凹,其后向基方渐次隆起,中脊伸  相似文献   
25.
带背飞虱属(Himeunka Matsumura et lshihara,1945)隶属于同翅目,飞虱科(Delphacidae),系据日本模式种所成立,至目前为止世界记录只有一种,笔者等在国内共采得三种,其中包括模式种及二新种。此属原描述很简单,其后lshihara(1949)在“Revision of the Araeopidae of Japan,Ryukyu Islands and Formosa(Hemiptera)”著作中,对此属的再描述也欠明确,模式种的描述亦复如此,尤其是雄性外生殖器未作解剖描绘,由此已引起误解。(1977)在.6:855—869上发表的Delphacidae(Homoptera,Auchenorrhycha)  相似文献   
26.
青海叶蝉六新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吴亚同志,在青海省采得一批叶蝉科(Cicadellidae)昆虫标本,托我代为鉴定。经鉴定发现其中有六新种,现发表于下。 模式标本均存放于安徽农学院。 1.纵条草叶蝉Sorhoanus longioittatus Kuoh,新种(图1) 体连翅长:雄虫3.85毫米。 头部宽于前胸背板,头冠向前显然成角状突出,中央长度大于近复眼处长约1.6倍,冠面平坦,中域微渐隆起;前唇基基部宽,向端部稍渐收狭。前胸背板约与头冠等  相似文献   
27.
片角叶蝉科(Idioceridae)属同翅目,叶蝉总科(Cicadelloidea)。至目前为止全世界记载本科共有60属。最近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新属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存放于安徽农学院。 弯茎叶蝉属Flexocerus新属 头部包括复眼显然宽于前胸背板,头冠宽短,略向前突出,前后缘几平行,中央长度约为二复眼间宽1/4;颜面宽度稍大于长,单眼生于颜面,位于复眼内缘中央偏基方之间,二  相似文献   
28.
飞虱科的一些新属和新种记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4至1977年期间,在全国各地采集了一批飞虱标本,现发表已定名的10个新种和一个新属。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各定名人的单位。 一、长突飞虱属 Stenocranus Fieber1.红条长突飞虱 Stenocranus hongtiaus Kuoh新种(图1) 头顶中央长度为基部宽的1.4倍,向前略渐收狭,侧缘儿直,基缘波曲,两中侧脊起自基部1/3处,于头顶端部汇合成一宽隆脊,显著突出于端缘,Y形脊明显,头顶基缘与Y形脊主干长度比为1.5:1,与基  相似文献   
29.
飞虱科五新种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钟麟 《昆虫学报》1980,(2):195-201
在我国南部地区采得的同翅目、飞虱科(Delphacidae)标本中,经鉴定和研究,发现五个新种,分隶于四个属,现将此五新种描述于后。 模式标本均存放于安徽农学院。 一、剜缘飞虱属Indozuriel Fennah  相似文献   
30.
葛钟麟 《昆虫学报》1981,(4):419-425
纹翅飞虱属(Cemus Fennah,1964)隶属于同翅目,飞虱科(Delphacidae)。全世界现有8种,国外文献记载我国有2种(Cemus sauteri(Muir)与Cemurs nigromaculosus(Muir)),均发生于台湾省。至目前为止,我们在我国大陆及海南岛获得5种,经鉴定全为新种。现将此5新种描述发表于后。 纹翅飞虱属各个种在体型、大小、体色,特别是前翅醒目的斑纹特征等各个方面几乎一致,很难区分,它们的鉴别主要根据雄性外生殖器,因此本文在种的描述及附图中,有些部分从简或予省略。这一属分布于澳洲区、东洋区与非洲区,我国发生于长江以南,且以南方省份发生的种类多。 模式标本均存放于安徽农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