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探讨土壤碳氮比(C:N)对苹果(Malus pumila)植株生长和碳氮分配特性的影响, 采用碳氮双标记示踪技术, 以二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6个不同土壤C:N处理(T1-T6分别为4.70、9.78、14.70、19.96、25.60和28.83)下平邑甜茶的生长状况和氮素吸收、利用分配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C:N的逐渐增大, 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干重逐渐增加, 而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以T4处理最大。土壤C:N显著影响了平邑甜茶幼苗的 15N利用率, 从T1到T4处理, 植株的 15N利用率逐渐升高, T4处理(18.46%)是T1处理(10.65%)的1.73倍; 随着土壤C:N的进一步增加, 植株的 15N利用率逐渐降低, T5和T6处理分别比T4处理降低了1.59%和2.58%。土壤C:N较低的T1和T2处理, 平邑甜茶幼苗各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 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大小顺序为根>叶>茎, 随着土壤C:N的进一步增大, 叶片的Ndff均为最大, 其次是根, 茎最少。随着土壤C:N的增大, 叶片 15N分配率逐渐升高, 13C分配率逐渐降低; 而根系 15N分配率逐渐降低, 13C分配率逐渐升高。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和氮素利用状况, 本试验条件下适宜平邑甜茶生长的土壤C:N为21-23。  相似文献   
102.
从线粒体基因探讨中国大头蛙群的分类及其属内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artial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and 16S rRNA gene were determined for 8 populations of three species of Chinese Limnonectes, and aligned with the published sequences of Limnonecte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en Nanorana parker, Paa boulengeri, Fejervarya limnocharis and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was used as outgroup taxa (Accession Nos. AY158705, AY313685, AF206111, AF206491, AY322311). The sequences of the 12S rRNA and 16S rRNA genes totaled 950 nueleotide positions with gaps including 510 variable sites. We reconstructed phylogenetie trees using Clustal X 1.8, Mega 2.1 and PHYLIP 3.5e software, and using the maximum parsimony an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respectively. Our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se fanged frogs from China are another monophyletie group in addition to the four monophyletie groups identified by previous studies. The Chinese Limnonectes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elades (BCL 55% ). The first elade contains one species (BCL 100% ), from a population of Limnoneetes fragilis from Hainan Province. The second contains four individuals (BCL 100% ), i. e. two populations of Limnonectes kuhlii from Yunnan Province. The third contains one species (BCL 100% ), i. e. five populations of Limnonectes fujianensis from Fujian Province and 1 from Taiwan Province. The resulted phylogenetie trees indicate L. fragilis is basal to L. kuhlii L. fujianensis 。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多种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变色栓菌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影响。当培养基中果糖浓度为20g/L,酒石酸铵浓度为10mmol/L,吐温80浓度为1.0g/L,MgSO4·7H2O为0.43g/L,最终pH为4.5,50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为10片(8mm)菌苔,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80r/min时,MnP的活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高酶活力可达2,270U/L。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聚乙二醇对PEG化rhEPO热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用酶学方法切除rhEPO和PEGrhEPO分子中的N连接糖基,研究酶切产物在37℃时287nm和350nm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用MTT比色法,网织红细胞法和HCT法比较体内和体外生物学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聚乙二醇修饰能显著减少无N连接糖基的rhEPO分子间的聚集,降低rhEPO体外生物学活性,但增高体内生物学活性;无N连接糖基的PEG化rhEPO具有与rhEPO相当的体内生物学活性。因此聚乙二醇能提高rhEPO热稳定性;聚乙二醇可替代糖基,维持rhEPO的体内生物学活性。用PEG修饰原核细胞表达的rhEPO是开发rhEPO制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胞外产酶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后,获得两个活性组分D1和D2,其中活性组分D2经Phenyl SepharoseTM6Fast Flow疏水层析后,所得样品MnP1经SDS-PAGE检测已达到电泳纯。活性组分D1经Phenyl SepharoseTM6Fast Flow疏水层析、Sephacryl S-200HR凝胶过滤层析后,所得样品MnP2经SDS-PAGE检测已达到电泳纯。两种同工酶MnP1及MnP2,各自的比活力为579.09、425.00U/mg;纯化倍数为17.51、12.85;活力回收率为6.17%、2.47%。由SDS-PAGE法测得MnP1及MnP2的表观分子量分别为46.3kD、43.0kD。两种同工酶催化DMP(2,6-二甲氧基酚)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及最适反应温度有所不同,最适pH值分别为pH5.8、pH6.2,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0℃、65℃。在45℃以下,pH4.0~7.0之间,MnP1及MnP2的稳定性好。DMP为最佳酶促反应底物,以DMP为底物的Km分别为13.43μmol/L、12.45μmol/L。在无Mn2 存在的条件下,酶促反应几乎不发生。EDTA在较高浓度时抑制酶的活性,DTT在所试浓度下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检测动物负载游泳状况及过程的仪器,用于动物疲劳游泳试验。方法采用不同直径的可调换加载钢球、恒温水池、接近传感器信号转换、51系列单片微机控制和记忆信号。结果研制出一台可同时做六路平行实验的动物游泳测试仪,自动记忆动物在加载的情况下抗疲劳游泳的全过程。结论经36例小鼠实验证明,效果良好,该仪器为动物负载游泳实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7.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三品系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应用个体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20、25和30℃)和藻类食物浓度(1.5×10^6、3.0×10^6、6.0×10^6和9.0×10^6cells·ml^-1)对青岛、芜湖、广州三品系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仅对轮虫的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而品系对所有生命表参数均无显著影响.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世代时间则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食物浓度仅对轮虫的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有显著影响,品系对轮虫的净生殖率、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也有显著影响.三品系间,以广州品系轮虫的净生殖率、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最大,芜湖品系最短.当食物浓度为3.0×10^6cells·ml^-1时,轮虫的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最长,9.0×10^6cells·ml^-1时最短.各品系轮虫的净生殖率、世代时间、总生殖率、生命期望值和平均寿命均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广州品系的净生殖率除外.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广州品系轮虫的总生殖率则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青岛和广州品系轮虫的各生命表参数,均与食物浓度呈曲线相关,但芜湖品系仅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和生命期望值随食物浓度的增大而缩短.  相似文献   
108.
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分型血清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金葡菌荚膜流行型,用5型和8型国际标准菌株的菌悬液免疫家兔,吸收除去交叉凝集素研制出金葡菌5型和8型荚膜分型血清,并应用于333株临床菌株荚膜分型。该血清效价为1:1280和1:640,与本菌及其它同型菌株玻片凝集反应呈强凝集,与其它型菌株不凝集,且与美国标准血清同时对333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分型比较的符合率为100%。333株金葡地方菌株荚膜分型结果显示,8型菌株占绝对优势,所占百分率为70.9%;5型占6.3%,5型和8型菌株共占77.2%。这与国外金葡菌荚膜5型和8型占70%-80%的报道相似。试验为金葡菌疫苗株选择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砂培条件下,以2年生烟富3/八棱海棠(乔化)、烟富3/M7(半矮化)和烟富3/M26/八棱海棠(矮化)为试材,采用C、N双标记示踪技术,研究供氮水平(0N、25%N和100%N,100%N为Hoagland完全营养液中的N量)对不同砧穗组合苹果叶片衰老及13C、 15N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梢停长期,在同一氮素胁迫(0N和25%N)下植株叶片的叶绿素、氮含量和光合速率均以烟富3/八棱海棠最大,其次是烟富3/M7,烟富3/M26/八棱海棠最小,而正常氮素处理(100%N)均以烟富3/M26/八棱海棠最大,其次是烟富3/M7,烟富3/八棱海棠最小;在同一氮素胁迫水平下叶片的SOD和CAT活性均为烟富3/八棱海棠>烟富3/M7>烟富3/M26/八棱海棠,而正常氮素水平均为烟富3/M26/八棱海棠>烟富3/M7>烟富3/八棱海棠;在同一氮素水平下,3种砧穗组合苹果植株根和叶片的15N、13C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氮素胁迫处理植株根的15N、13C分配率最高,表现为烟富3/八棱海棠>烟富3/M7>烟富3/M26/八棱海棠,而正常氮素处理植株叶片的15N、13C分配率最高,表现为烟富3/M26/八棱海棠>烟富3/M7>烟富3/八棱海棠.在不同氮素水平下,3种砧穗组合苹果植株氮肥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烟富3/八棱海棠植株最大,分别为44.3%、37.5%和31.4%,其次是烟富3/M7,分别为38.8%、30.7%和 26.6%,烟富3/M26/八棱海棠最小,分别为32.0%、27.2%和22.5%.  相似文献   
110.
陈倩  丁宁  彭玲  葛顺峰  姜远茂 《生态学杂志》2017,28(7):2247-2253
以7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供氮水平[低氮(100 kg N·hm-2,N100)、中氮(200 kg N·hm-2,N200)和高氮(300 kg N·hm-2,N300)]对烟富3/M26/平邑甜茶15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供氮水平植株的生长状况及氮素吸收、利用和损失特性差异显著.N200处理植株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速率(Pn)、叶片全氮含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N100和N300处理,植株根冠比也显著增加.不同供氮水平下植株各器官对氮的吸收能力(Ndff值)存在显著差异,各测定时期果实(花)、叶片、一年生枝、多年生枝和中心干的Ndff值均为N100>N200>N300;而根的Ndff值在盛花期和春梢缓长期为N100 >N200>N300,在秋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为N200 >N100>N300.在果实成熟期,N200处理15N肥料利用率为23.6%,显著高于N100(16.3%)和N300处理(14.4%),而15N损失率为56.4%,显著低于N100(60.6%)和N300处理(66.1%).不同供氮水平植株的平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N200处理最高,其次是N300处理,N100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