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植物病原棒形细菌从棒杆菌属中独立出来之后,对于其中各菌分类地位的确立一直有较多争议。近年来已分别归入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短小杆菌属(Cur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拉氏杆菌属(Rathayibacter)5个属中。但此后又有人提出有些属中仍有异质性。这些分类上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分类手段逐渐由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向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多相分类法过度。新的方  相似文献   
52.
九段沙湿地鸻形目鸟类迁徙季节环境容纳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九段沙湿地2005年春、秋季食物资源调查来计算迁徙期鸻形目鸟类的环境容纳量。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春季食物总量为4541.20kgAFDW(去灰分干重),秋季为2279.64kgAFDW,按鸻形目鸟类有效栖息生境计算,春季鸟类可利用食物资源量为3429.03kgAFDW,秋季为1700.92kgAFDW。通过鸟类体型类群分类(根据去脂净重、基础代谢率和体长)和能量消耗模型可以得出,九段沙湿地迁徙季节总食物量理论上可维持的鸻形目鸟类最大数量约为春季350万只,秋季175万只。按有效生境计算,春季约为260万只,秋季约为130万只。考虑到食物取入率的影响,九段沙湿地实际可容纳约13~26万只鸟类。根据地理信息分析可知,高潮位期有效栖息地的缺乏可能是限制鸟类数量达到估计上限的主要原因,建议在不危害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开辟一些隐蔽性强的裸地和浅水塘,以提高鸻形目鸟类对九段沙湿地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3.
“古生物学基础”——哺乳动物部分是苏联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奥尔洛失院士主编的“古生物学基础”的最后一卷(第15卷)。“哺乳动物”这一卷由苏联古哺乳动物学家葛罗莫娃教授主編,与别列也娃、弗辽洛夫、特洛菲莫夫、杜勃洛伏等12人合写而成。书中对苏联近二百余年来发现的化石哺乳类重要资料作了系統的闡叙。对苏联境内已发现的属都有较详細的形态特征描述及其地史、地理分布的说明。对和苏联邻近国家  相似文献   
54.
红曲霉变异株A6产色素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葛继志  张颖 《生物学杂志》1999,16(2):29-30,26
本文对红曲霉变异株A6进行了产红曲色素发酵条件试验,发现在以6%饴糖为碳源,以03%NaNO3为氮源的培养基,初始pH40~45,接种量为15%时产色素浓度最高。同时,考察了整个发酵过程中pH,残糖量与色素生成浓度的关系,认为发酵周期拟控制在80~85hr为宜。本试验还发现在发酵过程中补加适量饴糖有利于产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55.
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生物专业课中“植物生理学”是与中学生物特别是高中生物联系最密切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  相似文献   
56.
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的可行性,考察了发酵中药渣对生猪生长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结果表明:发酵中药渣组生猪可以正常生长,发酵中药渣组生猪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部分替代的发酵高湿药渣(高、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肉质,尤其是在硬度上,明显嫩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总之,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是可行的,而且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猪的生长与提高猪肉品质,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研究平邑甜茶幼苗NO3--N吸收和利用特性对不同供钾水平的响应,旨在明确钾肥对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从而为果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平邑甜茶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设置K0、K1、K2、K3、K4、K5、K6 7个钾浓度处理,分别相当于0、2、4、6、8、10、12 mmol·L-1 K+,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和非损伤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测定了不同供钾水平下平邑甜茶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情况.结果表明: K3处理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根系形态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K3处理根、茎、叶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 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达到最高,分别为K0处理的1.36、1.33和1.47倍.随供钾水平的增加,植株氮素利用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K3处理时最大,为23.3%,是K0处理的3.04倍.非损伤微测技术结果显示,K3处理时,平邑甜茶根系对NO3-有强烈吸收且内流速度达到最大,为19.34 pmol·cm-2·s-1;在缺钾(K0)和高钾(K6)处理时有明显外排趋势.因此,钾的亏缺或过量均抑制氮素的吸收和利用,适当供钾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促进平邑甜茶对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58.
以药食同源中药渣为试验材料,采用现代发酵技术,将中药渣转变为可在养殖行业使用的发酵饲料,实现中药渣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结果表明,中药渣制备发酵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外源添加15%~20%蔗糖,按照0.5‰~5‰的接种量(混合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安琪啤酒酵母),与高湿药渣搅拌均匀后于常温下(25~37℃)密闭发酵2d后即可使用或长期存放。发酵过程及密闭存放过程中(1~60d)未出现明显的染霉菌等杂菌的情况。中药渣经过发酵,降低了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同时增加了粗蛋白、各种有机酸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可作为发酵饲料在养殖行业中部分替代普通饲料。  相似文献   
59.
崇明东滩人工湿地越冬水禽行为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12月上旬-2007年2月下旬,在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对7种优势种水禽的昼间(6:30-17:30)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鹭(Egrettagarzetta)、苍鹭(Ardea cinerea)和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以停伫行为为主,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4.09%、45.45%和54.55%;白骨顶(Fulica atra)、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取食行为较活跃,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2.58%和35.00%;小鹛鹧(Tachybaptus ruficollis)和银鸥(Larus argentatus)游水活动分别占全天行为的44.70%和31.82%.此外,环境温度和光照与水禽活动呈正相关,与风速负相关,湿地内水位由于变化不大而对越冬水禽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葛新欣  徐彩燕 《蛇志》2003,15(1):36-36
脑血管病是我国目前危及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 ,此类患者病情严重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 ,早期发现 ,严密观察与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我科近两年来收治脑血管病患者 1 5 0例 ,现将观察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1 5 0例患者中 ,男 1 0 0例 ,女 5 0例 ,年龄 38~ 95岁 ,平均 66.5岁。男女比例 2∶ 1。脑梗死 85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65例。其中死亡 1 1例 ,脑血管后遗症 48例 ,植物人 3例 ,治愈 88例。2 护理   ( 1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头部搬动 ,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