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0篇
  3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灾难及突发事件住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构想。从研发目的、意义、系统功能需求、结构和特点,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相关的医院信息化、卫勤管理、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思路,为下一步研发应用该系统做准备,促进灾害和突发事件医疗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究纳米二氧化铈(CeO2)对神经细胞PC12与SH-SY5Y活力的影响。方法:合成纳米CeO2材料,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性能进行评估。用不同终浓度(1、2.5、5、10、25、50、75、100、150 μg/ml)的纳米CeO2分别处理PC12细胞与SH-SY5Y细胞24 h,使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活力。然后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AC与纳米CeO2共孵育处理PC12细胞与SH-SY5Y细胞,并用DCFH-DA探针染色,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数量及其荧光强度。对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结果:纳米CeO2处理后,PC12细胞(P<0.01)与SH-SY5Y细胞(P<0.01)的活力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明显。DCFH-DA探针染色后,发现纳米CeO2的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强,表明有活性氧(ROS)的产生。活性氧清除剂NAC与纳米CeO2(100 μg/ml)共同处理PC12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与25 μg/ml (P<0.01)、50 μg/ml(P<0.01)、75 μg/ml(P<0.01)、100 μg/ml(P<0.01)纳米CeO2处理组相比,共同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结论:纳米CeO2对神经细胞PC12与SH-SY5Y的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OS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通过检测干燥综合征(Sj9gren′s syndrome,SS)患者粪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及外周血Treg细胞绝对计数,分析S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状态及其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29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粪便标本中的16S r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与83例健康人粪便标本中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富度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SS患者中差异性菌群丰富度及其与Treg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人对比,SS患者粪便菌群中细菌多样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丰富度在门(Phylum)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在科(Family)水平上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les)和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细菌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普雷沃菌科(Prevotellaceae)和Paraprevotellaceae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在属(Genus)水平上Blautia、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细菌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Roseburi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普氏菌属(Prevotell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其中,SS患者粪便中韦荣球菌属的百分比与其外周血Treg细胞绝对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SS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且韦荣球菌属水平的升高与外周血Treg细胞绝对计数呈显著负相关,肠道菌群紊乱或许参与了S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4.
摘要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预处理改善IVF结局。方法:男性因素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8例,分两组:(1)实验组:IVF前自然周期月经第12天地屈孕酮30 mg/日、14天,3个月;(2)对照组:IVF前无干预。IVF前测血CA125,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排卵后一周(垂体降调日)再测CA125并取子宫内膜行ER、PR、HOXA-10mRNA检测。HCG日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比较临床资料及结局、症状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对照组子宫内膜厚于实验组。实验组子宫内膜A型血流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型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IVF前两组CA125均高于参考值,但无明显差异(P>0.05)。垂体降调日复查CA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实验组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分泌期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VF治疗中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用黄体酮预处理在位内膜,可以降低血CA125,有利于转变子宫内膜组织类型、减小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改善在位内膜容受性,缓解症状疼痛,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深入解析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的遗传基础,发掘控制性状的重要基因组区间,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新基因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224份携带显性E1基因的大豆种质为试验材料,在4个种植环境下调查表型数据,采用R-mrMLM软件包中的6种多位点关联分析模型对大豆开花和成熟期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91个开花期和83个成熟期QTNs(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其中6个开花期和10个成熟期QTNs能在多环境中检测到。这些环境稳定QTNs分布于15个区间大小在90~490 Kb的单倍型(基因组)内,并有6个基因组区间为本研究新检测到。【结论】研究表明显性E1基因背景下大豆开花和成熟期的QTN构成复杂,位于5号染色体39.52~40.01Mb等15个基因组区间是该群体中控制大豆开花期或成熟期的重要位点。  相似文献   
116.
S-亚硝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 是指一氧化氮(NO)基团共价连接至靶蛋白特定半胱氨酸残基的自由巯基, 从而形成S-亚硝基硫醇(SNO)的过程。S-亚硝基化修饰广泛存在于各有机体中, 通过改变蛋白质生化活性、稳定性、亚细胞定位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机制而调控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或信号通路。在蛋白质S-亚硝基化检测分析方法中, 最为广泛使用的是生物素转化法(biotin switch assay), 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封闭未被修饰的自由巯基, 进而将被修饰的SNO基团特异地还原为自由巯基并使用生物素将其特异标记。被生物素标记的半胱氨酸残基(即被修饰位点)可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或质谱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该文详细描述了植物蛋白质样品的体内和体外生物素转化法的实验流程, 并对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7.
在软骨发生过程中基因突变引起骨骼畸形躯干发育异常。在患者体内首次发现了转录因子Sox9。随着后续研究,在胚胎发育中证明了Sox9是细胞命运决定因子。胚胎发育时期,Sox9能使不同胚层的细胞向特定的组织分化。最新的研究发现,在一些由内胚层和外胚层发育而来的成体组织和成体干细胞中Sox9仍表达。这表明Sox9在成体细胞维持和特化中起作用。Sox9功能多样性应结合转录后调控、结合蛋白、所表达的组织类型来解释。因其在胚胎和成体中的重要作用,Sox9异常表达会引发多种疾病。这篇综述总结了Sox9在细胞命运决定、干细胞学和人类疾病中的多种不同功能,希望对今后Sox9在干细胞失调或器官损伤引起的疾病治疗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8.
【目的】通过观察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spp.)和两株产丁酸菌(Eubacterium rectale、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结直肠癌患者及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样品中的丰度差异,研究梭杆菌属和产丁酸菌数量变化在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n=19)、结直肠腺瘤患者(n=12)及健康人(n=19)3组粪便样品,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3组样品中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spp.)、直肠真杆菌(Eubacterium rectale)、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以及总菌的16S rRNA基因的拷贝数,然后利用秩和检验两两比较3组样品中目标菌群的数量和丰度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的梭杆菌属丰度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组(P=0.013)和健康组(P=0.000),结直肠腺瘤组的梭杆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2);结直肠腺瘤组普拉梭菌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组(P=0.033);结直肠腺瘤组的总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也显著低于健康组(P=0.002);直肠真杆菌的水平在3组样品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与健康人的粪便样品相比,结直肠腺瘤病人的粪便中产丁酸菌普拉梭菌数量下降,而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病人的粪便样品中梭杆菌属数量增加;梭杆菌属和产丁酸菌数量上的变化提示它们可能与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9.
以天然活性成分18β-甘草次酸和抗癌药顺铂为原料,经缩合制备甘草次酸-顺铂(GA-Pt)复合物;利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做体外模型,用MTT法观察GA-Pt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发现目标化合物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显明显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400μg/mL范围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29.31%∽92.25%。此结果显示,肝癌Bel-7402细胞对甘草次酸顺铂类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甘草次酸与顺铂的偶合可提高顺铂的抗癌活性,这可能是产生抗癌协同及化疗增敏作用的结果。此结果对新型肝靶向抗癌候选药物的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干细胞体外分化相关性。 方法将原代培养的胶质瘤干细胞分为分化组与对照组,分化组细胞使用10%的胎牛血清诱导,对照组细胞继续在无血清环境中培养,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两组细胞ALDH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ALDH1阳性细胞率和相对蛋白含量的差异。 结果分化组细胞呈完全贴壁生长,异型性明显,对照组细胞呈团状聚集,形态较为均一。两组的ALDH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分化组18.78%?±?6.03%,对照组81.23%±?3.19%;ALDH1相对蛋白含量分别为:分化组0.035±0.009,对照组0.390±0.108。两组的阳性细胞率和相对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2.666,P = 0.008;t = -10.637,P = 0.000)。 结论本实验通过半定量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在体外培养状态下,ALDH1主要存在于较为原始的肿瘤细胞中,分化后几乎不表达,提示ALDH1作为可能的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仍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