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揭示多拷贝基因的进化方式,对濒危植物木根麦冬(Ophiopogon xylorrhizus Wang et Dai)3个居群、6个个体的294个5S rRNA基因拷贝及其姐妹种林生麦冬(O.sylvicola Wang et Tang) 的45个拷贝进行了DNA测序和序列分析,并以这个迄今发表的最大的单个物种的5S rDNA基因数据,以PAUP程序重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所得序列呈高度多样性,长度变化在307-548碱基之间,仅13对(3.8%)相同,序列分化指数较高:木根麦冬是0.078,林生麦冬是0.032,两物种间是0.149;2)100%的统计值支持两物种的5S rRNA基因分别来自于祖先种的一个拷贝,即“建立者拷贝”,这个拷贝在物种形成之后进行了一系列连续的扩增,形成一个直系的基因家族,而祖先种的其他拷贝在物种形成后被丢失;3)不同拷贝是独立进化的,序列间的一致化过程很弱,这在串联重复的rRNA基因中是罕见的;4)木根麦冬居群间曾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使5S rRNA基因的许多拷贝扩散于不同居群,维持着种内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以认为是某些近期发生的变化,阻止了居群间的基因交流,导致该物种广泛的自交,发生自交衰退,并最后导致濒危。  相似文献   
52.
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基因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在远缘杂交中由普通小麦(AABBDD)4D染色体易组导入六倍体小黑麦(AABBRR)以及硬粒小麦(AABB)的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原位于普通小麦4D染色体短臂距着丝点31.2cM的显性雄性不育核基因)。重新异回普通小麦染色体组中,所获得携带易组Ms2基因的新型太谷核不育小麦其显性雄性不育特性表达正常,且雄性不育株的雌性可育机制正常,对不育株幼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型期染色体构型的观察可见其为整倍体(2n=42),尚未发现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核不育与原位 的太谷核不育基因有不同的表型。采用系统的标志基因测交法对回归普通小麦的易组太谷不育基因进行测交定位,发现易组Ms2基因与普通小麦显性秆标志基因Rht3连锁,从而将其定位于普通小麦4B 色体虎Rht3基因9.7cM处,新位点被命名为Ms2(4BS),对Ms2基因在六倍体小黑麦与原太谷核不育小麦远缘杂交中位时的走向,普通小麦4A与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以及Ms2(4BS)新位点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异源多倍体生物核基因的组间易位倾向于从供体染色体向进化亲缘关系较密切,且染色体序数与染色体臂相同的部分同源染色体易位;1988年第7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对普通小麦4A与4B染色体的互换更名是正确的;Ms2(4BS)作为一个新型的遗传标记,作为小麦族内所有携带B染色体组的物种的育种工具和在拓建各为小麦种质资源的基因库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53.
基因枪的使用方法介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因枪法是一种新型的遗传转化手段[1-3]。所谓遗传转化是指通过某种途径或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并使之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人们可利用一个特定的目的基因,如抗虫、抗病基因等进行转化,使转基因植物在保持原有的各种优良农艺性状的同时,又能增加新的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一般遗传转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农杆菌介导法,一类是DNA直接转化法。DNA直接转化技术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电击、微注射、超声波和基因枪法。基因枪法,又称生物弹法或微粒枪法、微粒轰击法,是依赖高速度的金属微粒将外源基因引入活细胞…  相似文献   
54.
大豆转化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近年来在大豆转基因研究中再生受体系统和转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5.
沙棘共生固氮根瘤及其内生弗兰克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ydes L.)根瘤的超微结构。它的侵梁细胞位于皮层中部,非侵染细胞与之间排列,富含多酚和淀粉粒。在根瘤的发育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1)早期侵染细胞中具有核仁联合体;(2)由内生菌丝趋核生长而形成的核膜内陷处,有许多核孔出现;(3)在中期侵染细胞的内生菌丝和泡囊的荚膜附近,有成束的微管存在;(4)在4、5月瘤样的维管束细胞、非侵染细胞及早  相似文献   
56.
酸催化半干微波法水解蚕蛹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酸为催化剂,采用半干微波法水解蚕蛹蛋白制备氨基酸。在适宜条件下,20min内氨基氮生成率达52.4%,产品收率为43.7%,游离氨基酸收率为34.0%。与常规酸水解法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能耗大幅度下降,产品收率和纯度提高。  相似文献   
57.
范亚文  包文美 《植物研究》1998,18(2):243-251
报道了采自中国黑龙江省(包括吉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异极藻科植物3属25种24变种6变型。其中2种7变种3变型为中国新记录。我们初步探讨了黑龙江省异极藻科植物的分布特征并对这些新记录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此外还附有全部分类单位的照片及其生境和分布一览表。  相似文献   
58.
芒果品种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芒果(MangiferaindicaL.)10个栽培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粒形状、外壁纹饰等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作为区分某些品种的参考。三年芒、元江象牙、虎豹牙、红象牙、马切苏、椰香芒、大青皮、黄皮大头芒花粉外壁纹饰较为相似,可能反映出较为紧密的亲缘关系。三克里芒纹饰与以上8个品种区别较大,红光6号脊宽等性状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59.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作为TRAF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介导TLRs信号通路,参与动物的免疫反应。通过构建东亚三角涡虫Djtraf3的cDNA文库获得Djtraf3基因并分析基因结构。结果发现,该最大开放阅读框为564bp,编码的蛋白质含187个氨基酸,含有1个TRAF结构域。进化分析表明,DjTRAF3和果蝇的TRAF3聚群,位于进化树的基部;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涡虫成体及不同再生阶段,Djtraf3在整个肠部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其功能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于胸腰椎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选择我院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经伤椎单节段固定,对照组患者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的压缩率以及Cobb角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末次随访时发现,观察组的压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躯体疼痛评分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较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方式能更好地恢复患者Cobb角度,对于预防手术之后矫正度的丢失性具有明显优势,且其有利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