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目的对传统抗蛇毒血清精制方法进行改进,研制出一种高收率、高纯度、低成本、易于保存与使用的新型抗蛇毒血清的制备方法。方法先提取抗蛇毒血清的IgG后酶解分段盐析得F(ab′)2片段,通过疏水层析进一步纯化F(ab′)2,然后脱盐冻干。结果新方法制备的蛇毒F(ab′)2纯度达90%以上,收率60%以上。结论采用新方法制备的F(ab′)2纯度和收率有很大提高,在其它试剂不增加的情况下,降低了一半的硫酸铵用量,生产周期由原来72h缩短到48h。  相似文献   
862.
本实验研究常咯啉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并应用对电刺激家兔左心室致颤阙的影响。单用常咯啉在剂量范围1—8毫克/公斤内可提高家兔左心室电致颤阈,且剂量与阈值提高呈线性关系。实验又观察了5种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10毫克/公斤),普鲁卡因胺(40毫克/公斤)、苯妥英钠(10毫克/公斤)、奎尼丁(10毫克/公斤)和心得宁(0.05,0.1,0.2毫克/公斤),其中除心得宁在所试剂量时对致颤阈无影响外,其他4种抗心律失常药皆能显著提高致颤阈。将常略啉的高、低两个剂量分别与一个抗心律失常药的固定剂量合并以观察阈值提高,以及由用合并药后的常咯啉剂量反应回归线与单用常咯啉的剂量反应回归线比较来估价合并效应。实验分析常咯啉2.0毫克/公斤与利多卡因5毫克/公斤合并对致颤阈的提高有相加作用;常咯啉1.3毫克/公斤与普鲁卡因胺20毫克/公斤合并也有相加作用。常咯啉20毫克/公斤与普鲁卡因胺20毫克/公斤合并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63.
864.
大鼠脑部照射γ射线20GY,照射后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分类及巨噬细胞存活率,肺指数及肺组织纤溶活力,并做了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照射后2周后开始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和中性粒细胞即明显增多,照射后1-2个月持续处于高水平,高峰在1.5-2个月,照射后3-4个月有所下降,肺指数有相应变化;肺组织纤溶活力则相反,从照射后2周开始持续下降,至照射后2个月  相似文献   
86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