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情况及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乙型肝病毒感染者血清132份,HBV DNA均阳性,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前C及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前C A1896联合BCP 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PCR-RFLP方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为41.18%(14/34),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11.22%(11/98)(P<0.01).前CA1896联合BCP T1762/A1764变异在B基因型检出率与C基因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与基因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水稻品种茎集散度分析及评价记载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78份广东省育成品种(系)和470份台湾品种(系)的茎集散度进行了分析,广东育成品种的茎集散度分布为3°~23°,96.37%集中分布在5°~17°;台湾品种茎集散度分布为3°~17°,97.02%集中分布在4°~12°.广东育成的代表性品种茎集散度为7°~16°.提出水稻理想株型最适茎集散度的计算公式:α=arcsin D/2H.建议籼稻栽培稻茎集散度的评价记载标准分为集、中、散3个等级:茎集散度≤5°为集;茎集散度6°~15°为中;茎集散度>15°为散.  相似文献   
73.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结合DCA排序和TW IN SPAN分类结果,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划分为5个群落类型:花曲柳林、蒙古栎林、阔叶混交林、水曲柳林、胡桃楸林。DCA排序与TW IN SPAN分类产生了较一致的分类结果。DCA第一轴代表的环境意义为坡向。花曲柳林多分布于阳坡的中坡及中上坡,蒙古栎林多分布在中上坡。花曲柳与蒙古栎常混生在一起,随着坡位上升,花曲柳优势度下降,而蒙古栎优势度增加。阔叶混交林多位于阴坡,乔木层没有稳定和绝对优势种,多以假色槭、风桦、色木槭为优势种,但假色槭分布于乔木层第2亚层。水曲柳林多分布在中下坡。胡桃楸分布在山下部,喜潮湿生境。色木槭在辽东山区分布广泛,重要值较高,且更新良好,很可能是群落演替顶级物种。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林下藤本植株数量多,以五味子、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为主。  相似文献   
74.
芋对斜纹夜蛾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4个芋头品种在菜田进行斜纹夜蛾 (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诱集试验 ,结果表明 ,香梗芋和槟榔芋诱集虫卵、幼虫效果最好 ,其它芋品种亦有一定的诱集效果 ;芋头与其它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为 1∶9、1∶3和 1∶1时 ,以 1∶9的综合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5.
76.
在水产养殖中作为生物防治因素的益生菌制剂(节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 (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藻类植物 )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 ,其产量在 1984~ 1995年间 ,每年以近10 %的速度增长 ,与之相比 ,畜牧业和捕捞业的产量每年仅以 3%和 1.6 %的速度增长 (Rana,K.J.1997)。疾病的爆发抑制了水产养殖产量的增长和水产贸易的发展 ,甚至影响了一些国家水产行业的发展。如在虾类养殖业中 ,疾病已成为产量增加的限制因素。到目前为止 ,应用常规办法 ,如使用消毒剂和抗菌剂对预防和治疗水产疾病的效果并不理想 ,并且在水产养殖业中也存在着类似在人类用药和农业中抗菌剂过量使用问题 ,这已经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77.
登革2型型内嵌合病毒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OL-PCR(Overlap PCR)方法,扩增出D2-04和D2-MON501结构蛋白区、5′非编码区等域的嵌合片段,以此片段替换pDVWS501质粒中的相应部分后,转化DH5α菌。测序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含有D2-04株完整的PrM和E基因、一部分C基因,及D2-MON501株非编码区、非结构蛋白区和大部分C基因的嵌合病毒全长cDNA(QH-04/MON501)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登革2型病毒结构蛋白区对毒力的影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8.
我国登革3型病毒广西80-2株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登革 3型病毒 80 2株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 ,为了解其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依据 .根据登革 3型病毒H87株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 ,应用RT PCR和RACE法 ,对 80 2株基因组RNA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后获得我国登革 3型病毒广西株基因组序列 .该株病毒基因组全长10 696nt ,不含poly(A)尾 ,4种碱基数分别为A :3 4 3 7,C :2 2 15,G :2 773 ,U :2 2 71.包含一个读码框架 ,自 95至 10 2 67位 ,共 10 170个碱基 ,编码 3 3 90个氨基酸 ,5′和 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 94nt和4 3 2nt.与H 87株比较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 99%以上 ,有 2 8个碱基发生改变 ,其中 2 6个碱基突变发生在读码框架内 ,碱基转换 18个 ,颠换 10个 ;碱基突变引起 14个氨基酸的改变 .80 2株与H87株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同源性高 ,变异度小 .  相似文献   
79.
2012年5月—10月, 大庆库里泡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及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库里泡共鉴定浮游植物380个分类单位(349种29变种2变型), 隶属于8门11纲22目41科104属。库里泡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主要是绿藻—硅藻型, 浮游植物种类数随季节的变化顺序为: 8月>6月>7月>5月>9月>10月。浮游植物丰度季节性变化明显, 变化范围为5.94×105—119×105 ind•L–1。浮游植物优势种不同季节间既有交叉又有演替, 优势种类大多为中营养型和中—富营养型指示种。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被长期高强度捕捞后, 库里泡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群落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好, 水体处于β—中污染至轻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80.
尹惠琼  范泉水 《蛇志》2002,14(4):13-18
我们用 Pharmacia公司的重组噬菌体抗体系统的组合方法制出一种对响尾蛇毒素特异的、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单链抗体可变区 (sc Fv)。筛选出一个高亲和力的克隆 ,编号为 A1 0 G,对其 DNA进行了测序。A1 0 G蛋白显示出高的反应特异性 ,只与响尾蛇神经毒素、concolor毒素和 Mojave毒素有密切的关系。用第二组磷脂酶 A2 s (PLA2 s)筛选 ,与 1 1种显示出交叉反应。第一组磷脂酶 A2 s (PLA2 s)在 ELISA中有交叉反应。编码A1 0 G的基因被亚克隆到一个表达载体 ,结果表达非融合蛋白 ,标记为 A1 0 GPE,复性、纯化至表面均一性。A1 0 G与完整响尾蛇毒素和响尾蛇毒素基本亚单位的解离常数分别为 7× 1 0 - 1 0 M和 6.8× 1 0 - 9M。当 A1 0 GPE与响尾蛇毒素基本亚单位或响尾蛇全毒素以摩尔比 5 :1预先孵育 ,则没有抑制磷脂酶活性现象。然而 ,表达蛋白可以在小鼠中部分中和响尾蛇毒素同系物 -Mojave毒素的致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