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6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中国蝙蝠携带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和所有哺乳动物的急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呈全球性分布、病死率高,引起学者们对病原鉴定、免疫防治等的广泛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蝙蝠是多种人兽共患疾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因此,蝙蝠携带狂犬病毒的调查研究引起广大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蝙蝠在我国物种丰富,分布广泛,作为很多病毒的可能自然宿主,其感染携带RV的流行病学数据尚未可知.本文对我国蝙蝠的种类、分布以及蝙蝠作为狂犬病毒自然宿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广大学者的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2.
目的本实验以小鼠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株为模型,研究淫羊藿素(icaritin,ICT)是否抑制瘤细胞增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透射电镜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CT对EL-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RT-PCR技术、比色法分析ICT的作用机制。结果 ICT对EL-4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及时效关系。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ICT可诱导EL-4细胞凋亡。RT-PCR显示,ICT作用于EL-4细胞后,bcl-2、P21基因的mRNA表达下调,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显著增强。结论 ICT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系通过下调bcl-2、P21 mRNA表达,激活Caspase-3、Caspase-9蛋白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03.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制剂作为一种高效的微生物杀虫剂,在植物病虫害防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Bt制剂的主效成分为杀虫晶体和芽胞,其中,杀虫晶体的环境低持久性是Bt农药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Bt菌株,其产生的杀虫晶体位于芽胞外壁和芽胞衣之间,这种特殊的表型被称为晶胞粘连(spore-crystal association, SCA)表型。由于芽胞外壁对晶体的保护作用,SCA表型可以提升晶体抵抗不良环境因素的能力,是开发新型Bt生物囊杀虫剂的有效育种策略。本文选取对线虫具有强毒杀能力的 SCA菌株C15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C15菌株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包括一个5 637 049 bp的环状染色体和8个不同大小的环形质粒(240 314 bp到3 188 bp)。C15基因编码了5个杀虫蛋白(Cry蛋白)基因:cry21-99、cry21-67、cry21-66、cry21-46和cry-N。在Bt无晶体突变株BMB171中异源表达cry21-99基因,发现其表达产物形成菱形晶体,且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均有毒杀活性。同时,还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预测了Cry毒素以外的杀线虫毒力因子和次生代谢产物。此外,在C15基因组中预测了本团队已报道的苏云金芽胞杆菌幕虫亚种(B. thuringiensis serovar finitimus)菌株YBT-020 SCA表型决定因子的同源基因,缺失后突变体仍然保留稳定的SCA表型,说明C15菌株的SCA表型形成机制与YBT-020不同,该菌株代表了一种新的SCA表型形成机制。本研究为转基因作物防控线虫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也为研究SCA表型形成机制,开发新型高效Bt制剂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604.
黑色素皮质素1受体MC1R)是在黑色素细胞内表达的G蛋白耦合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家族成员,参与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微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3′-UTR结合抑制基因表达。已有研究证明,miR-338-3p 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可通过下调靶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然而,有关miR-338-3p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合成影响却罕见报道。本研究证明,miRNA-338-3p通过靶向抑制MC1R基因表达,抑制羊驼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C1R基因是miRNA-338-3p的靶基因,其基因表达抑制羊驼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合成。随后构建miR-338-3p真核表达载体。其基因转染结合qP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揭示,与对照细胞比较,过表达miRNA-338-3p的羊驼黑色素细胞的MC1R基因,及其下游与黑色素生成相关的小眼相关性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P2)编码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显示,过表达miRNA-338-3p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产量,较对照细胞显著下降(P<0.01)。综上结果,miR-338-3p可通过抑制靶基因MC1R表达,下调其下游基因MITF、TYR、TYRP1和TYRP2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合成。miRNA-338-3p在羊驼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参与调控体内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5.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艾塞那肽在口服降糖药物和基础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既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行、开放平分成治疗组(BIAsp30+艾塞那肽治疗,早餐和晚餐前注射BIAsp30和艾塞那肽注射液)和对照组(睡前1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组均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8点血糖谱;比较两组日胰岛素用量、BMI、HbA1c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8周、16周后,两组8个点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16周后,治疗组早餐前和早餐后2小时血糖、午餐前和午餐后2小时血糖值分别与对照组的血糖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的晚餐前和晚餐后2小时血糖、睡觉前血糖(晚上10点)和凌晨3点血糖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6周后,每天胰岛素类似物用量、BMI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A1c分别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A1c与对照组治疗后HbA1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次数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Asp30联合艾塞那肽可显著改善基础胰岛素联合OAD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控制血糖,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06.
范光年  陈玉蓉  王培 《遗传》1991,13(2):1-3
本文通过对太谷核不育小麦杂交一代可育株和不育株,及二、三、四代可育株花药的离体培养,结果表明:(1)不育株单核早期花药培养能够获得再生植株;(2)杂交一代的可育株花药出愈率最高,分化率亦最高;(3)基因型对花药出愈率和分化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7.
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有酵母双杂交、噬菌体展示、免疫共沉淀、谷光苷肽巯基转移酶沉淀、细胞内共定位、亲和印迹、病毒铺覆蛋白结合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检测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酵母单杂交、染色质免疫沉淀、电泳迁移率实验、DNA-蛋白质印迹、报告基因、免疫共沉淀、谷光苷肽巯基转移酶沉淀、噬菌体展示等技术。在我们实验室对人肠道病毒A71型(EV-A71)的研究中经常会用到这些方法,但在该研究领域尚未有中文综述发表,因此本文对EV-A71研究中这些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该综述对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在其他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08.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Lrrc10(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protein 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小鼠Lrrc10特异性引物,以小鼠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mLrrc10的编码区,并引入HA标签蛋白和Sal Ι酶切位点。该片段经凝胶电泳纯化后插入pMD-18 T载体。测序后,用Sal Ι和Hind III酶切,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pAd-track-cmv穿梭载体中。用PmeΙ线性化后,用100 ng转化细菌BJ5183,在细菌内同源重组后得到 pAd-Lrrc10质粒。pAd-Lrrc10经PacⅠ线性化后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293A细胞,包装得到含Lrrc10基因的病毒重组子。将病毒重组子在293A细胞中扩增后,反复冻融得到滴度较高的含Lrrc10的病毒液。将收集的病毒液感染心肌细胞,绿色荧光观察 GFP、免疫印迹检测Lrrc10-HA蛋白的表达。结果:用病毒液感染原代心肌细胞,24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被感染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提取心肌细胞总蛋白,Western可检测到Lrrc10-HA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小鼠Lrrc10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可将编码Lrrc10-HA的目的片段导入心肌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609.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和lpa-miR-nov-66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过程中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报道.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通过转染lpamiR-nov-66和添加α-MSH处理,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黑色素细胞内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c AMP和cGMP的产量,RTCA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黑色素细胞增殖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黑色素产量,证实二者在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颗粒过程中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单纯α-MSH处理相比,lpa-miR-nov-66转染结合α-MSH处理组中,小眼转录因子(MITF)和酪氨酸酶(TYR)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降低,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P2)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升高;cGMP的产量升高,cAMP的产量下降;黑色素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变化;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产量下降.与单纯转染lpa-miR-nov-66相比,lpa-miR-nov-66转染结合α-MSH处理组中,MITF、TYR和TYRP2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升高;cGMP的产量下降,cAMP的产量升高;黑色素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变化;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产量升高.上述结果证明,lpa-miR-nov-66通过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中毛色形成的c AMP路径,抑制α-MSH对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10.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感染率国家,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宿主免疫调节紊乱是导致不能有效清除病毒、病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其中CD4+T淋巴细胞发挥主要作用。最近,新发现的CD4+T细胞的几种亚群为乙型肝炎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这些新的T细胞亚群中,有一种被称为Th17细胞,表达转录因子ROR-γt,并分泌各种IL-17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另一种为Treg细胞,表达转录因子Fox P3,主要分泌TGF-β因子,当TGF-β单独存在时,初始的效应T细胞分化为Treg细胞。辅助性Th17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分化发育、增殖及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参与乙型肝炎的致病过程,对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及愈后有一定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Th17/Treg的失调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慢性炎症的形成和HBV的持续感染。本文就Th17细胞和Treg细胞及其失衡在乙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予以综述,为乙型肝炎的免疫学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