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当前,对黑光灯在防治害虫上的作用,有的认为利用黑光灯作为侦查和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有实际意义,但作为防治手段还值得研究;有的认为黑光灯威力大,杀一灭百,省工又省药。为了探讨黑光灯在消灭害虫和杀伤益虫方面的作用,1973年在镇海县临江公社俞范七队的棉田里安装一支20瓦黑光灯诱虫,从  相似文献   
152.
利用模板活性染色质转移外源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以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为利料,选择五龄幼虫期的黑缟品种的真皮组织及沔阳红品种的丝腺,分离出模板活性染色质,获得了预期的目的基因一Ps及Pk。把它们用显微注射及激光微束技术分别转移到华合(白蚕)、龙角蚕、巴陵黄(黄茧)的受精卵中,观察到黑缟基因(ps)、红茧基因(Pk)在白蚕(华合)、黄茧蚕(巴陵黄)中的当代表达及在子代中的传递情况。  相似文献   
153.
<正> 1.从DL-赖氨酰胺原料提纯赖氨酸将待提纯的DL-赖氨酰胺原料,在20-40℃条件下,溶入C_1~C_5的低级醇类或乙醚中,使之与CO_2(或HCl、或HBr)形成难溶性的加合物。滤出,再以HCl处理,可得到纯度为98~99%的产品。回收率可达94~96%。[Allied chem,美国专利,3,819,699,(6/25/74)] 2.从含有仲胺和叔胺的赖氨酸水溶液中提纯赖氨酸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枣飞象Scythropus yasumatsui是枣树Zizyphus jujuba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陕西和山西枣区暴发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旨在明确枣树挥发性物质在枣飞象成虫化学通讯中的作用,为该虫植物源引诱剂开发和研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顶空吸附法收集5个枣树品种(木枣、狗头枣、赞皇枣、骏枣和酸枣)的枣芽挥发物,采用气质联用(GC-MS)进行化学指纹谱的鉴定和分析;随后分别利用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 EAG)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枣飞象成虫对17种枣树挥发性物质的EAG和行为反应。【结果】5个品种枣树的枣芽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6类26种,包括9种萜烯类、6种酯类、4种醇类、4种烷类、2种醛类和1种酚类;不同品种枣芽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具有差异。EAG试验结果表明,枣飞象成虫对测试的17种枣树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相对值有明显差异。枣飞象成虫对D-柠檬烯、正十三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壬醛、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7种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较强。当挥发性物质浓度为0.1~100 μg/μL时,随着浓度增加,枣飞象成虫的EAG反应相对值先增加后下降,刺激浓度为50 μg/μL时EAG反应相对值达到最大。50 μg/μL浓度下,枣飞象雌成虫对棕榈酸甲酯和壬醛EAG反应相对值分别为3.84和3.67,雄成虫对棕榈酸甲酯和壬醛EAG反应相对值分别为3.47和3.21,极显著高于对其他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相对值。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枣飞象雌雄成虫对棕榈酸甲酯和壬醛有明显趋向性, 选择率均大于65%,雄成虫对十五烷有明显趋向性,雌雄成虫对其他供试的物质无明显趋向性。【结论】棕榈酸甲酯和壬醛对枣飞象雌雄成虫均有明显吸引作用,十五烷对雄成虫有明显吸引作用。结果提示棕榈酸甲酯和壬醛可能与枣飞象对不同品种枣树偏好性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5.
156.
紫外线照射和充氧自由回输加白眉蝮蛇抗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厚  范华范 《蛇志》1991,3(4):5-10
  相似文献   
157.
桧麦蛾Stenoleckia bathodyas Meyrick属鳞翅目、麦蛾科(Gelechiidae)。1979年在上海植物园曾严重为害真柏Juniperus chinensis var.sargentii Henry.经孙企农、姚瑞良等同志研究后,于1981年6月在华东昆虫学会讨论会上  相似文献   
158.
保卫细胞长度不仅是植物水分生理研究的对象,而且是鉴定植株染色体倍性的一个指标。因此,我们对小麦10个品种(系、组合)100个植株顶部展开叶片的基部、中部和尖部的3000个保卫细胞长度的观察与统计(表1),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9.
范小杉 《生态学报》2021,41(18):7454-7463
从1990年联合国"国际减灾10年"倡导构建灾害预警系统以来,国际预警研究迄今已有30年历程。通过回溯国际预警研究发展历程,解析预警体系要素构成框架,探究各类缓慢性、突发性灾害与风险研究进展,探讨不同社会参与主体在预警体系中的职能,指出未来若干年,我国国内生态环境预警研究亟需强化"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突破"区域综合性生态环境评估"粗放化、模糊化处理研究区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的传统窠臼,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精细化探索,同时重视风险受众对预警信息接收、接受和响应能力,并与相关机构和组织建立跨地域、跨行业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协作机制,让利益相关者更广泛地参与预警体系建设,从而接轨国际研究,使研究成果可为精准化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杏仁中央核(CeA)损毁对缺钠大鼠钠欲行为启动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双侧Ce A损毁组、假损毁组和不损毁组,手术恢复后给予大鼠14 d低钠饲料摄食以建立缺钠大鼠模型,运用单笼双瓶选择测试方法观察缺钠大鼠在24 h内5个不同时间段对0.3 mol/L NaCl和自由饮水的摄入情况。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杏仁中央核损毁与否对缺钠或正常大鼠孤束核内醛固酮敏感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低钠饮食14 d后,大鼠对0.3 mol/L NaCl 24 h内饮用量和偏爱率比低钠饮食前明显增加(P<0.01);杏仁中央核损毁后缺钠大鼠对0.3 mol/L Na Cl溶液的摄入量和偏爱率显著下降(P<0.01)。杏仁中央核损毁对低钠饮食诱发的大鼠孤束核内醛固酮敏感神经元活动增加没有影响。结论:低钠饮食诱导大鼠钠欲行为表达增加;杏仁中央核损毁压抑缺钠大鼠钠欲行为的表达,而对缺钠大鼠的钠欲行为的启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