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利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荧光竞争性PCR技术对构建的Atp11c基因诱捕小鼠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方法通过PCR技术鉴定基因诱捕载体的插入位点和宿主染色体的缺失状态;利用荧光竞争性PCR技术检测宿主染色体内的诱捕载体拷贝数。结果 54对引物的PCR结果确定了诱捕载体在Atp11c第一个内含子中的插入位点,测序结果显示伴随着基因诱捕载体两端大于200 bp的碱基缺失,宿主染色体片段出现了418 bp的碱基删除;荧光竞争性PCR证实诱捕载体为单拷贝整合。结论成功解析了Atp11c基因诱捕小鼠的遗传背景,建立了快速、准确检测诱捕小鼠遗传背景的方案。  相似文献   
32.
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A型)感染Hep-2细胞模型,通过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三种不同给药方式,观察中药雄黄对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用高能球磨机研磨双蒸水水飞处理制备雄黄纳米微粒,应用砷钼蓝染色法测定雄黄纳米微粒浓度并在Nano Series粒度测定仪上测定其粒度。以MTT法计算药物的半数中毒剂量(TC50)。通过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即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进行体外实验,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观察雄黄纳米微粒对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所起的作用,并对药物的量效关系进行分析。雄黄纳米微粒TC50值为0.649μg/mL。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均可减轻RSV-A感染Hep-2细胞的CPE程度,其抑制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20μg/mL、0.13μg/mL、0.16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3.18、4.99和4.11,雄黄纳米微粒对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雄黄纳米微粒按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给药时,其中治疗给药方式更有利于减轻RSV-A感染Hep-2细胞引起的病变。  相似文献   
33.
盐酸对氨基偶氮苯对用60钴γ——线致死量照射的小鼠具有显著的辐射防护作用。照射前不管供口服或腹腔注射,其有效剂量均为50毫克/公斤体重。此药的优点:口服和腹腔给药都有效,从给药到出现防护效价的间隔时间较短,而有效剂量范围很宽。并且,此药的化学性质在室温中稳定。此药的一个缺点是形成变性血红蛋白,但是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动物对此药有很好的耐受性。根据我们的初步工作,对此药的辐射防护原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以阿尔泰山富蕴地区的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为对象,获取2个树种基部断面生长增量和树轮宽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对比分析了相似生境下2个树种的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云杉基部断面生长增量总体高于西伯利亚落叶松,但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径向生长增加趋势更为显著。近60年来,上年快速生长期的高温对研究区内西伯利亚云杉的径向生长有限制作用,而当年6月较高的气温则有利于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径向生长与当年1月气温呈负相关。分段相关分析显示,这种情况在1980年代中期气候变暖以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滑动相关分析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内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响应在近年来均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5.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GIS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过程中的空间要素叠置分析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和逻辑完善,采用ArcGIS平台的Model Builder工具封装了可以进行多循环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GIS模块;并选取青藏铁路沿线部分路段,测试了从环境问题分析、指标与权重确立、空间数据预处理到GIS模型运行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在多重生态与环境要素累加效应影响下,青藏铁路生物通道的两侧高度敏感,且多个敏感区连成一个线性敏感带,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的带状空间格局特征突出;通过与大量地面调查的评估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该GIS模型判断生态敏感区域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线性工程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研究我国地方三品系猪SLA-1原核表达。方法:选取3个国内地方品系猪荷包、烟台黑猪及莱芜黑猪的SLA-1等位基因,PCR扩增地方品系猪SLA-1胞外区基因,再将胞外区基因克隆至pMD19-T Simple Vector,阳性重组子经过酶切,然后连接至pET-21a载体,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宿主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结果:PCR结果显示三个品系猪SLA-1胞外区大小约840bp,经克隆后成功连接至pMD19-T Simple Vector,经酶切回收后插入片段又成功连接至pET-21a载体,并在BL21成功表达,表达蛋白大小约31 kDa,与设计值大小相符。蛋白表达量约5%。结论:该研究成功表达了我国三个地方品系猪SLA-1胞外区,为下一步研究其空间结构及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赋值、野外调查、定位观测等方法,筛选了苦草、野菱、芦苇、苔草等25种鄱阳湖常见植物作为湿地景观恢复的优先物种。对苦草、黑藻、菹草、菖蒲、芦苇等5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苦草在清水环境130-140cm处的生长最好;黑藻在清水环境中100-110cm处的生长最好;菹草在不同水深(50-160cm)下都能够生长,菹草高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菖蒲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 80cm),但完全淹水(水深100-120cm)明显影响到菖蒲根状茎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芦苇根状茎萌发对水深要求严格,土壤要湿润且透气性良好才是芦苇萌发的最好条件,芦苇根状茎萌发前淹水超过20 cm其萌发将会受到明显抑制,淹水超过30 cm则无法萌发。通过对沉水植物的透明度研究表明,植物对水质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透明度较好更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香紫苏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的功能叶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盆栽实验,在随后的5天中,分别测定两组香紫苏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和叶绿素的含量,同时测定并分析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香紫苏叶片内脯氨酸的含量总体趋势增加,与干旱胁迫的时间正相关;而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干旱胁迫时,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升高,在第四天时达到最大值,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含量又呈下降的趋势.其蒸腾速率变化曲线呈双峰型,随干旱时间的延长,蒸腾速率明显下降;香紫苏气孔导度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当干旱胁迫加重时,香紫苏气孔导度下降明显,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净光合速率变化与气孔导度变化曲线较为一致.结论:香紫苏生理因子和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重度胁迫会对其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9.
塔里木河干流胡杨径向生长对地表径流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晓霞  叶茂 《植物学报》2018,53(6):801-811
以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在塔里木河干流河道上游和中游选择帕满水库和坎白尔吾斯坦2个断面,分析胡杨径向生长的特点。根据不同断面的河道径流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塔里木河胡杨径向生长随径流动态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帕满水库-新其满断面,胡杨基部断面生长增量(BAI)与径流在15–24年时间尺度上都发生震荡,且径流震荡年份要早于基部断面生长增量震荡年份。坎白尔吾斯坦-英巴扎断面,胡杨BAI与径流在10–20年时间尺度上都发生震荡,BAI震荡周期出现时间较晚。在塔里木河干流沿岸,径流是胡杨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上游帕满水库断面,胡杨BAI与前一年11月至当年3月的径流量呈显著相关;中游坎白尔吾斯坦断面,胡杨BAI与前一年12月至当年3月的径流量呈显著相关。塔里木河不同河段胡杨BAI对径流变化响应的敏感度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上游采样区胡杨生长良好,所对应的最佳径流达1.3340×10~8 m~3;塔里木河中游采样区胡杨径向生长的最合理径流量的范围为0.380 3×10~8–1.205 6×10~8 m~3。  相似文献   
40.
研究表明,细胞的变形能力能够作为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用来指示疾病的发展状况.由于细胞异质性的障碍,发现利用已报道的实验条件对新细胞进行电拉伸很困难.本论文中,一种基于介电泳-微流控的细胞电拉伸方法得到优化,并利用此优化方法进行了阿霉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硬度影响的调查.首先,用于细胞捕获的正向介电泳(pDEP)方法被优化和证实.结果指出,如果细胞缓冲液的电导率足够地低,低至细胞的截止频率能够出现,同时,电场的频率被调至高低截止频率范围之间时,细胞的pDEP效应容易实现.其次,系统地讨论了影响细胞变形量的三个参数.结果指出,细胞缓冲液的电导率低于细胞质的电导率是细胞电变形的先决条件,此外,增大电压或减小频率也能促使细胞变形.最后,借助优化的细胞电拉伸方法,调查了细胞机械特性和细胞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阿霉素使NB4细胞产生凋亡而变硬.总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细胞电拉伸方法,以便对细胞的变形能力进行简单有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