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利用抗生素干扰小鼠肠道菌群建立轻重程度的菌群失衡小鼠模型。方法选用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行小鼠灌胃,取盲肠内容物连续观察培养优势菌群变化。结果优势菌群失衡组小鼠与对照比较,盲肠体积增大,盲肠指数升高。头孢曲松钠8g/(kg·d)剂量连续灌胃8d,造成重度失衡模型,小鼠肠道只能检出肠杆菌属、链球菌属,且数量被抑制在103CFU/g以下。头孢曲松钠5g/(kg·d)剂量连续灌胃8d,造成轻度失衡模型,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和韦荣球菌属数量降至105左右,类杆菌属降至104左右。消化球菌属降至103左右,而其他菌属如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和肠肝菌属等数量显著降低。结论亚致死剂量头孢曲松钠灌胃可以建立肠道菌群重度失衡模型。  相似文献   
112.
蒙古栎种壳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及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俞  刘婷婷  刘洋  杨磊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10,30(5):623-628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蒙古栎种壳多酚进行了提取。对超声提取过程中的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 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法进行了得率与纯度双响应值的优化,得到蒙古栎种壳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56%,液料比30.72∶1 mL·g-1,提取时间42.39 min,在此条件下蒙古栎种壳多酚平均得率为0.38%,平均纯度为18.8%,该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176 μg·mL-1,高于合成抗氧化剂BHA和BHT等。  相似文献   
113.
ER-α36是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亚型,广泛分布于乳腺、子宫、消化道、呼吸道等组织和细胞中。本文旨在研究ER-α36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采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比较ER-α36在新生(1日龄)与成年(12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海马及皮层区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研究显示,ER-α36在成年大鼠海马及皮层区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锥体神经元。ER-α36在新生大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中均定位于细胞膜。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ER-α36蛋白表达高于海马,而成年大鼠皮层神经元ER-α36蛋白表达低于海马。与新生大鼠相比较,成年大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ER-α36表达均显著提高。以上结果提示,ER-α36参与介导神经元膜雌激素信号通路的调节,且在大鼠出生后海马及皮层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ER-α36可能为学习记忆、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的防治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14.
海藻糖的生物合成和相关酶的特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红缨  刘洋  张今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4):236-238
海藻糖[‘](tlehalose)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a,a—l,l糖昔键连接成的非还原性二糖。海藻糖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动物体内,其含量随生物所处生活环境而变化,是一种典型的代谢应激物。海藻糖不仅可以作为碳源和能源,而且还具有保存生物活力的特殊功能,使生物在许多不利情况(高温、脱水、冷冻等)下,维持细胞膜和蛋白质的稳定,由此可以使食品保鲜,可防止由白蛋白导致的疫苗血源污染,若取代白蛋白,应用于各类疫苗、诊断用品、各种酶、蛋白质、细胞因子、干扰素等,于室温保存数年不失效,并且其价格低廉,故具有应用…  相似文献   
115.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入侵种,对农业生产和淡水生态系统危害严重。而有关福寿螺种群结构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不足。以亚热带桂江流域为例,基于2021—2022年枯平丰的野外调查,系统评估了福寿螺种群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探索福寿螺种群结构变化的关键过程和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桂江流域福寿螺年均密度((2.21±2.35)个/m2),时空变化不明显;螺重、壳高、壳宽、壳口宽和壳口长时空差异极显著,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和上游>中游>下游的趋势;年龄结构以中螺(壳高30—50 mm)为主,表明桂江流域福寿螺种群处于稳定期;雄雌比0.36±0.40,时空变化不明显。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福寿螺种群结构的关键环境和空间因子在不同季度间存在差异。pH、海拔、溶氧和盐度等是关键环境因素,PCNM2、PCNM5、PCNM8和PCNM9等是关键空间因素。变差分解显示:环境和空间因子共同决定桂江流域福寿螺种群结构,但两者的相对作用因季度而异。除枯水期外,其它季度的环境因子解释率均大于空间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有效的福寿...  相似文献   
116.
摘要 目的:探讨靶向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单纯PP方案化疗的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选择在PP方案化疗基础上增加靶向治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治疗的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标志物水平,1年、2年、3年复发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位PFS为11.26(2.38~24.13),对照组中位PFS为9.25(2.24~17.2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6,P=0.041)。观察组中位OS为21.23(4.84~62.73),对照组中位OS为16.52(5.27~50.2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5.262,P=0.022);两组患者治疗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因子,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FGF、VEGF血管生成因子,CA125、Cyfra21-1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远期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0~Ⅱ和Ⅲ~Ⅳ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增加靶向治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标志物水平,降低远期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7.
刘少英  刘洋 《四川动物》2005,24(1):98-103
绒鼠属于1896年建立?针对该属有几个亚属、多少个有效种的问题10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一般认为该属有3个亚属:Eothenomp亚属、Anteliomys亚属,和Caryomys亚属。部分人认为只有前两个亚属;少数人认为没有亚属分化。至于该属的种类争论更大,命名的种类多达20个,但没有一人同时承认20个种,比较多数人认为有11个种。我们通过研究该属部分种的阴茎形态学认为:该属有3个亚属,即Eothenomys亚属、Anteliomys亚属、和Caryomys亚属。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与多种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量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理特征,探讨该技术的诊断价值,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8例患者采用弹性成像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84例则采用常规病理学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诊断耗时。结果:观察组检出94例,诊断率为95.92%;对照组检出81例,诊断率为96.43%,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诊断耗时为5.6 h;对照组平均诊断耗时为11.6 h,观察组诊断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活检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诊断耗时短、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以辅助病理诊断,避免误诊或漏诊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9.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影像学分析,来评价64排增强螺旋CT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平面成像,记录直肠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CT表现,包括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程度。以病理结果为准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采用双盲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与阳性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相关因素有显著诊断意义的是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其敏感性分别为94.7%、87.6%、56.9%,特异性分别为69.3%、51.6%、62.3%。结论:综合分析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表观情况,有助于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对ICU中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6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30例(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30例(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经过营养支持治疗后,将两组的免疫、营养以及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对比发现,在第5天、第10天EN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AB)明显升高(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中重症肺炎应选择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能有效的改善营养状态,并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