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ABA诱导蚕豆气孔保卫细胞H2O2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蚕豆叶片下表皮为材料,将荧光探针HPTS导入蚕豆气孔保卫细胞内,利用荧光光谱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了ABA诱导蚕豆气孔关闭过程中H2O2的产生。结果表明,ABA和100μmol/L的H2O2可以迅速猝灭HPTS的荧光,CAT几乎可完全阻止9μl0.2mmol/L的ABA引起荧光猝灭。因此,ABA可以诱导气孔保卫细胞产生H2O2,其产生的强度和速度与ABA的浓度直接有关,并且推测:这种H2O2产生可能是ABA诱导气孔关闭过程中信号转导链的一个中间成分。  相似文献   
162.
农田合理投能区域与最优投能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农田代辅助能投入有一个合理的投区域,在该区域内增加水肥投能可增加产出能和产投比,总产出能的合理投能区域大于产投比的合理投能区域;低产农田的合理投区域大小高产农田,通过人工辅助能的增加,可能低产农田与高产农田一样达到作物的最高产量水。在合理投能区域内存在水分投 效线和肥料投入高效线,在两条线上相应的水分和肥料投入效益最高;也存在最优投能配比线和最优经济投入配比线,在两条线上的水肥投入,其能  相似文献   
16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保存着上万种植物,且生境多样,具有较高的蝴蝶多样性。本研究选择三类代表性生境:片段化雨林、次生林和专类园,聚焦于环境指示物种蝴蝶这一类群,通过样线法系统调查一年内蝴蝶多样性及其变化。观测结果显示:蝴蝶在版纳植物园内全年发生,共调查到其成虫5科126属218种6 015头,其中蛱蝶科多样性最高。蝴蝶种类及数量随月动态变化,生境间有差异,7-8月种类和数量达到最高峰;1月种类最少,而5-6月数量最低;每月均出现的种类仅有12种,绝大部分种类分散发生于不同月份。影响蝴蝶群落多样性的气候因子中,月最高温显著影响蝴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数量,月最低温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香农多样性和辛普森多样性,月平均温仅显著影响香农多样性。在版纳的三个典型季节中蝴蝶多样性存在差异,雨季物种丰富度最高,干热季香农和辛普森指数最高;雨季和雾凉季蝴蝶群落组成差异大,仅雾凉季与干热季的蝴蝶群落呈现中等程度相似。此外,在片段化雨林、次生林和专类园这3种不同生境中,蝴蝶群落组成也存在差异,蝴蝶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在次生林中最高,而辛普森指数则是片段化雨林最高;仅次生林与片段化雨林的蝴蝶群落呈现出中等程度相似。本研究揭示了版纳植物园蝴蝶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月动态变化规律,并明确了不同季节和生境中蝴蝶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可为区域蝴蝶多样性观测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4.
摘要 目的:构建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分类模型,用以筛选和优化COX-2抑制剂。方法:基于八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筛选出最优模型后利用Y随机验证法对其进行测试,最后运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结果:八种不同模型的性能比较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模型最优,其预测准确率、平衡准确率、马修斯相关系数、特征曲线下面积和F1分数(分别为0.893、0.825、0.673、0.909和0.933)最高;Y随机验证结果表明最优模型的预测结果并非偶然;此外,通过SHAP算法挖掘出20个最有可能影响COX-2抑制剂活性的结构片段。结论:本研究为新型COX-2抑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可供本领域其他研究人员对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或设计更好的COX-2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一个具有内分泌性质的生长因子。既往报道显示,FGF21参与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心血管相关疾病中具有保护作用。新近研究发现,FGF21在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可诱导自噬,而自噬参与了包括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因此,有学者推测FGF21可能通过调控自噬在多种心血管相关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本文就FGF21通过诱导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究凝血、纤溶和纤维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120例,经检测后将患者分为免疫清除组40例、免疫耐受组40例、非活动性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每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纤溶和纤维化的水平以及统计与感染状态的相关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凝血功能降低(P0.05),纤溶和纤维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活动组和免疫耐受组相比,免疫清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P0.05);非活动组与免疫耐受组相比各项指标大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统计凝血、纤溶和纤维化与HBV具有相关性,凝血功能与HBV呈负相关,纤溶与HBV呈正相关,纤维化与HBV呈正相关。结论: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不同,其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水平含量有明显差异,可作为疾病发展的监测依据,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胶囊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0 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及Ⅲ组,每组30 例,Ⅰ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 疗,Ⅱ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Ⅲ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 丹参酮胶囊治疗,三组均治疗4 周;检测各组患者治疗 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如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最大聚 集率[PAG(Max)]和D -二聚体(D-D)、C- 反应蛋白(CRP),Mayo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Ⅰ及Ⅱ组比 较,Ⅲ组PLT、PAG(Max)及D-D 在治疗2、4 周后明显降低(P<0.05),APTT 及MPV 在治疗4 周后升高(P<0.05);FIB 及CRP 亦 在治疗4 周后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Mayo 指数评分均降低,但Ⅲ组治疗4 周后显著低于Ⅰ及Ⅱ组(P<0.05),其中Ⅲ组治疗 后Mayo 指数评分降低幅度(△Mayo 指数评分)大于Ⅰ及Ⅱ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活动性溃 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及高凝状态,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68.
为阐明稻田养殖模式下铜锈环棱螺的繁殖特点及仔螺的生长规律, 于2019年5—11月对稻田养殖的铜锈环棱螺进行逐月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稻田养殖铜锈环棱螺的产仔高峰期为6月, 仔螺的产出规律为2个月1个周期。最小繁殖体重为0.9 g, 最小繁殖月龄为2月龄。不同体重规格的性成熟雌螺, 其怀胚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随体重增加, 怀胚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不同体重组间, 体重为1.00—3.99 g的铜锈环棱螺间的怀胚量没有显著差异, 而其他各体重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仔螺生长特性, 6月和7月为铜锈环棱螺仔螺的快速生长期, 壳高相对增长率分别为47.95%和36.99%, 体重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80.60%和128.43%。铜锈环棱螺仔螺壳宽、壳口宽与壳高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壳高和体重呈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 壳高-体重拟合方程为W=0.0005H2.785, 壳高生长方程为Ht=19.368/(1+3.608e–1.056t), 拐点壳高为9.684 mm, 拐点月龄为1.215月, 最大月增高5.113 mm。体重生长方程为Wt =2.012e–5.051exp(–0.753t), 拐点体重为0.740 g, 拐点月龄为2.151月, 最大月增重0.557 g。综上, 稻田养殖铜锈环棱螺的产仔高峰期为6月, 2月龄达到性成熟, 6月和7月是仔螺的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69.
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备了许多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比如极强的耐渴、耐饥饿以及适应恶劣气候等能力。Nesfatin-1是一种由8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通过其前体物质NUCB2在Lys 83~Arg 84位点的前激素转化酶(PCs)的蛋白质水解而来,其可以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效率,对食欲有抑制作用。研究双峰驼体内NUCB2/Nesfatin-1的分布与表达,以探究双峰驼体内是否具有特有的能量代谢方式,是否与其不会发生代谢性疾病有一定的联系。使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双峰驼NUCB2/Nesfatin-1蛋白特定表位的半抗原多肽,使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半抗原与血蓝蛋白(KLH)偶联,通过免疫动物制备针对NUCB2/Nesfatin-1蛋白单一抗原表位的多克隆抗体,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UCB2/Nesfatin-1蛋白在双峰驼下丘脑(弓状核、孤束核、腹内侧核)、前峰脂肪、后峰脂肪、胃(胃底腺周围组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胰腺、肝以及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UCB2/Nesfatin-1 mRNA在双峰驼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的t检验分析。合成的双峰驼NUCB2/Nesfatin-1蛋白特定表位的多肽杂峰很少,经过计算其纯度大于95%。多肽的质荷比[M+4H]^(4+)和[M+3H]^(3+)符合预期。经过间接ELISA法测定制备的针对NUCB2/Nesfatin-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5.12×10^(5),成功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制备的NUCB2/Nesfatin-1多克隆抗体检测双峰驼体内的NUCB2/Nesfatin-1蛋白的分布,其中,在双峰驼脂肪组织和胰腺组织中表达较为显著。荧光定量PCR检测双峰驼体内的NUCB2/Nesfatin-1 mRNA的分布,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基因表达,其中,在腹部脂肪和肝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高。本研究通过分析抗原表位及合成多肽的方式,成功制备了针对双峰驼NUCB2/Nesfatin-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且该抗体的效价高、特异性强。通过成功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在蛋白层次上检测NUCB2/Nesfatin-1在双峰驼体内的分布情况,再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基因层次检测NUCB2/Nesfatin-1在双峰驼体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后发现,NUCB2/Nesfatin-1可能在双峰驼的耐渴、耐饥饿的机制调节中起到了抑制食欲的作用,使得双峰驼可以忍受长时间的饥饿,在双峰驼的外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推测NUCB2/Nesfatin-1蛋白在双峰驼体内可能通过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促进脂肪细胞中脂滴的水解为机体提供能量,其具体在脂肪细胞中的功能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0.
【背景】芳樟醇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多种生物学活性,是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合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代谢改造微生物进行芳樟醇生物合成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然而在微生物的生物合成中,芳樟醇对底盘细胞的毒性是一大瓶颈问题,也是其他单萜物质生物合成的共性问题。【目的】建立合理的耐受性改造方法,以提高微生物宿主细胞对芳樟醇的耐受性。【方法】以酿酒酵母BY4741为研究对象,通过对ABC转运蛋白、活性氧调控相关酶及转录调控因子的过表达,考察它们对酿酒酵母芳樟醇耐受性的影响,并通过对酿酒酵母细胞进行定向驯化,筛选耐受性提高的酿酒酵母突变株。【结果】单独过表达ABC转运蛋白(Yor1、Snq2、Pdr5、Pdr15和Pdr18)、ROS调控相关酶(Gre2、Ctt1、Yhb1、Gpx2、Trr1、Trx2和Gsh2)及转录调控因子(Ino2、Yap1、Yap5和Stb5)并不能有效提高酿酒酵母的耐受性,但在传代适应性驯化过程中获得了两株耐受性提高的酿酒酵母突变株,将芳樟醇的致死浓度从430mg/L提高到了645mg/L以上。进一步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揭示了驯化菌株突变位点。其中YBR074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