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杭州棘隙吸虫,新种Echinochasmas hangzhouensis sp. nov., 虫体较小,前狭后宽1.406—1.605×0.227—0.341,头领发达,头棘22—24枚,角棘4枚,体表披棘,口吸盘端位,近圆形。腹吸盘大,为口吸盘的二倍左右。具前咽,食道长。二睾稍有重叠,位于中横线之下,阴茎囊大,卵圆形,内含贮精囊,卵巢小,近圆形,位于腹吸盘与前睾之间,具受精囊,梅氏腺。卵黄腺位于身体的两侧,在腹吸盘与前睾前及后睾后卵黄腺在中央相汇合。子宫短,虫卵数少。  相似文献   
92.
用615小鼠肝RNA聚合酶B免疫母鸡获得了抗血清。在免疫扩散实验中,这种抗血清和615小鼠肝RNA聚合酶B之间形成清晰的沉淀线;与L615(可移植性小鼠白血病)小鼠及大鼠肝RNA聚合酶B之间形成弱的沉淀线;而与615小鼠肝RNA聚合酶A和C以及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之间不形成沉淀线。这种抗血清对615小鼠肝RNA聚合酶B离体转录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没有抑制作用。在免疫扩散实验中,这种抗血清可以和不同批号的615小鼠肝RNA聚合酶B产生沉淀线。 这种抗血清和615小鼠肝RNA聚合酶B形成免疫沉淀后的离心上清液电泳图谱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区带消失了。  相似文献   
93.
白僵菌微囊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白僵菌的微囊化试验,探索延长白僵菌液生孢子的保存时间,以利于白僵菌的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白僵菌液生孢子可贮藏10个月,发芽率仍达62.89—80.28%,活孢下降率为11.95—25.92%。贮藏12个月后,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其校正死亡率仍可达66.11—76.83%。白僵菌微囊化是贮存液生孢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构建了来自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 T-DNA 的细胞分裂素基因(T-cyt)启动子驱动下的GUS基因的表达质粒,并用以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 cv. W 38)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cv. Desiree),研究其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定位。结果表明,T-cyt启动子在转基因植株的根、茎、叶、块茎和萌发的种子中均可表达。其中在茎和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均一的:在维管束部分表达较强,在侧芽或叶柄的生长点及块茎的芽生长点表达活性较高。此外,在培养基中加入0.1 m g/LBAP,转基因烟草茎中GUS基因的表达活性增强,而对NAA 没有明显的反应。看来某些外源植物激素对T-cyt启动子的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
本实验于1992年底开始,通过选种、选配,建立了一个11只雄猴,77只雌猴的恒河猴生产繁殖种群并对其繁殖性能进行了观察与研究。三年间,利用大笼群养的“后宫式”繁殖方法,母猴怀孕107例,流产11例,生产仔猴96只,离乳94只。平均妊娠率、产仔率、离乳率分别为51.44%、46.15%、97.92%。在“后宫式”群养方式繁殖成功后,我们又尝试了单笼饲养、定期交配的新的繁殖方法,当年投种9只母猴,怀孕7只,生产7只。怀孕率、生产率均为77.78%。在进行实验性繁殖的同时,对人工条件下饲养的恒河猴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如妊娠期、月经周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生长特性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表明人工条件下饲养的恒河猴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间交配,4月至9月分娩。恒河猴具有间情期,每年秋冬季发情,平均月经周期为28.31±2.82d(n=70)。平均怀孕期为163.46±11.87d(n=13)。本实验为人工繁殖恒河猴进而实现实验动物化积累了基础数据,为将来提供高等级的、遗传背景清楚的、高质量的实验猕猴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6.
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在1988-1989年对洪湖4次采样中共发现底栖动物71种(属),其中软体动物20种,寡毛类10种,水生昆虫26属,甲壳纳,蛭纲等种15种。洪湖底栖动物现存量在湖内的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季节波动亦明显。洪湖底栖动物全年平均为502ind,/m^2,35.47g/m^2。作者利用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水质的生物学评价,认为洪湖水体受到轻一中度程度有机污染。另外,水质的化学测定与生物学评价一  相似文献   
97.
画眉鸟尾育属吸虫一新种(复殖目:彩蚴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画眉体中检获中国尾育吸虫,新种Urotocus sinicus sp.nov.对新种与近似种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尾育属吸虫。  相似文献   
98.
从湖南两地的家鸭水肠中采集到2新种细小吸虫、经鉴定为:湘中棘缘吸虫,新种Echinoparyphium xiangzhongense sp.nov.,前宽后狭尖,头棘41-42,角刺4枚,子宫中卵1-3枚。隆回棘缘吸虫,新种Echinoparyphium longhuiense sp.nov.,舌形,头棘39枚,子宫中卵1-12枚。新种与近似种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建立新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本通过对温带臭虫生活史中各龄若虫及成虫形态的进一步描述,首次提出臭虫度量的长度随虫龄的成熟而逐步增大。身长与体宽之比基本保持在1:1.8左右,前胸宽及前胸长之比在3:1左右;除一龄若虫外,其基本基缘毛丛的数量。每增加一龄,其毛从根数也增加一根,即n 1,这在臭虫形态分类及对臭虫的进一步研究和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