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获取重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HMGB1Abox和Bbox的纯化蛋白,制备HMGB1的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HMGB1,HMGB1的Abox和Bbox目的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然后用HMGB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采用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用免疫组化检测HMGB1在小鼠肝损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人HMGB1,HMGB1的Abox和Bbox原核表达载体pET28-HMGB1、pET28-Abox、pET28-Bbox,在E.coli BL21中表达,镍亲和层析柱提纯,获取纯净目的蛋白。HMGB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抗血清效价为1:2,000,000,具有高度特异性。免疫组化显示小鼠坏死肝组织HMGB1表达增加。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人HMGB1以及HMGB1的Abox和Bbox的纯化蛋白,制备了人HMGB1的多克隆抗血清,为HMGB1的结构、组织表达谱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基因体外诱变的一种新方法--脱氧核苷三磷酸替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CR的过程中,采用5-溴脱氧尿苷三磷酸(BrdUTP)部分取代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的方法,对克隆的野油菜黄单胞菌的α-淀粉酶基因进行了体外诱变.结果表明,BrdUTP浓度越高,诱变越强;浓度越低,诱变越弱.当BrdUTP浓度为dTTP的0.1%时,可以得到最多的正诱变结果.用LBSP鉴别培养基初筛,然后用Yoo改良法测定酶活,仅一轮诱变就获得了其表达产物α-淀粉酶的酶活分别降低了5倍和提高了20倍的两个突变基因.再以后者为PCR模板进行第二轮诱变,从而筛选到了α-淀粉酶的酶活提高40倍的突变体.此诱变方法克服了用碱基类似物在体内诱变由于核酸复制酶等的校正作用而造成诱变无效的难题,并为基因的体外诱变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及对照组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视力,研究各组的视觉电生理表现,探讨单眼睑缝合1周是否可以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方法分析三组PVEP的波形变化、潜时及完成一次诱发反应的时间;比较各组由SVEP得出的客观视力。结果①正常组PVEP由2个波峰组成“M型”(正向波向上),模型组及对照组出现波的分离—波形由多个波组成,而且完成一次反应的时间延长。②缝合侧的N75延迟,SVEP视力较正常组差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未缝合侧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缝合侧视力仍差且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形觉剥夺的视觉电生理变化是弱视猫的一种表现,单眼睑缝合1周即可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模型。  相似文献   
74.
过表达PKCε和PKCη在HCC1806细胞中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KCε、PKCη对乳腺癌细胞中TNFα诱导凋亡的影响,采用PCR技术,从人肌肉cDNA文库中克隆了全长PKCε和PKCη序列,亚克隆至pcDNA3,转化HCC1806细胞,并选择出稳定的转化细胞株.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PKCε、PKCη过表达对DNA断裂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了PKCε、PKCη过表达对PARP、caspase 3和caspase 8水解的影响,以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和对MAPK磷酸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的结果表明:TNFα处理后,HCC1806/PC、HCC1806/ε、HCC1806/η的sub_G1状态的DNA含量分别为:57.7%、23.3%、14.6%.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当用0.01nmol/L TNFα处理,HCC1806/η中PARP、caspase3、caspase8的水解程度最低,HCC1806/ε中次之,HCC1806/PC最严重;与HCC1806/PC比较,无论用不用TNFα处理,HCC1806/ε都表达更高的Bcl_2,而HCC1806/η不影响Bcl_2的表达.过表达PKCη而不是PKCε抑制了由TNFα引起的p38和JNK的磷酸化,并且是JNK的抑制剂SP600125而不是p38的抑制剂SB220025抑制了PARP的裂解.以上结果显示,过表达PKCε、PKCη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在HCC1806中起抗凋亡作用,PKCε上调了bcl_2的表达,而PKCη抑制了JNK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75.
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和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优势寄生蜂。本研究利用“Y”型管测定了2种赤眼蜂对小菜蛾P. xylostella利他素-卵表和腹部鳞片13种饱和烷烃的嗅觉反应。结果显示: 卷蛾分索赤眼蜂交配雌蜂进入2, 6, 10, 14-四甲基十五烷、正十五烷、正十七烷处理区的百分数分别为80.65%, 68.75%和66.67%, 表明这3种烷烃对卷蛾分索赤眼蜂交配雌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 其他10种饱和烷烃对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无明显作用。拟澳洲赤眼蜂进入2, 6, 10, 14-四甲基十五烷、正三十五烷和正十五烷处理区的数目分别占84.38%, 70%和62.16%, 表明其对拟澳洲赤眼蜂交配雌蜂起着显著的吸引作用, 而另外10种烷烃对拟澳洲赤眼蜂雌蜂无作用。卷蛾分索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未交配雄蜂进入13种烷烃处理区和对照区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表明利他素各组分对2种赤眼蜂未交配雄蜂均无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76.
刘寿东  杨再强  苏天星  谢以萍 《生态学报》2010,30(15):4056-4064
2007年10月—2009年5月,在中国山东省寿光市日光温室内设计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甜椒栽培试验,系统收集温室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分析定植密度对日光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在2.0—6.7株·m-2范围内,不同定植密度处理的甜椒叶面积指数与定植后天数的关系较好地符合logistic模型,收获时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定植密度呈线性正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密度处理的单位面积甜椒生物量与冠层累计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日积分呈线性正相关,单位面积植株干物质增长率和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指数随定植密度增加而增加,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茎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受密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首先构建甜椒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冠层光截获模型,然后建立以冠层截获的PAR日积分为尺度的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型,并利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定植密度为2.0、4.0、6.7株·m-2的总干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实干重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6、0.891、0.945、0.923和0.867,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51.97g·m-2、3.53g·株-1、4.72g·株-1、16.4g·株-1和910.8g·m-2,说明所建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符合度,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日光温室甜椒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型参数少,实用性强,可以为日光温室甜椒产量预测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7.
刁健  徐素娟  周春华 《蛇志》2010,22(3):302-303
舌癌在口腔癌中发病率占首位,舌癌根治术后舌的缺损致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各种带蒂或游离组织瓣应用于舌的外形和功能重建,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术后皮瓣的存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8.
抑癌基因p16和白血病致癌因子Ralb与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对基因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p16、Ralb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位点信息,并比较这两个基因在小鼠骨髓细胞和原代培养的骨髓细胞中甲基化状态的差异.运用"MethPrimer"软件预测p16、Ralb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设计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检测甲基化位点信息.结果显示,p16有1个CpG岛,岛上21个CpG位点全部未发生甲基化;Ralb有2个CpG岛,CpG岛1上的5个CpG位点全部呈甲基化状态,而CpG岛2上的17个CpG位点全部呈非甲基化状态,且小鼠骨髓细胞和体外原代培养的骨髓细胞中两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一致.表明p16、Ralb基因甲基化状态未受外界培养条件的影响而改变,提示在与两基因甲基化相关的研究中体外试验可替代体内试验.  相似文献   
79.
徽州稻区作为我国白背飞虱北迁与南迁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分析其中、晚稻田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对皖南稻区乃至江淮稻区白背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长翅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徽州稻区白背飞虱种群消长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2009年白背飞虱主要迁入期的天气背景,并利用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对主要迁入期进行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徽州稻区白背飞虱在中、晚稻以第3代危害为主。中稻田第2—4代白背飞虱属于基本迁出型,同时第3代前半期还存在部分滞留本地繁殖或者是外地白背飞虱迁入现象;而晚稻第3代后半期白背飞虱属于基本迁入型,第4—5代属于基本迁出型。风切变、下沉气流和强降水可作为徽州稻区预测白背飞虱迁入的气象背景。2009年徽州稻区白背飞虱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湘南、赣中及赣南。  相似文献   
80.
肥胖以及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形成以及减肥过程均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肠道菌群以及弱炎症反应成为肥胖以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肠道菌群失调对宿主能量储存以及新陈代谢的影响,以及弱炎症反应对肥胖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证明,益生元有助于益生菌的生长,而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以及改善肠道内弱炎症反应,借助于益生菌以及益生元的方法也许能为由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弱炎症反应引起的肥胖及其代谢综合征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