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检测各类型白血病骨髓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探讨其对白血病分型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抽选9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观察组)予以甲基化特异性PCP(MSP)方法进行骨髓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研究不同类型白血病甲基化状态差异,同期抽选93例非白血病者为对照研究(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有13例(13.98%)检测到RASSF1A基因甲基化,而对照组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为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白血病RASSF1A甲基化率比较:淋巴系显著高于髓系(P0.05),急性与慢性白血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血病骨髓中MSP法检测存在RASSF1A甲基化;而RASSF1A基因在淋巴系白血病中的甲基化概率明显增高,因此,对RASSF1A进行甲基化检测有可能作为白血病临床诊断分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2.
黑麦草内生真菌感染状况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内生真菌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利用PCR技术对黑麦草中内生真菌感染状况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方法。此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高于常规乳酸-苯胺蓝染色法。利用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植株之间内生真菌含量差异较大,而同株植物相同龄级分蘖之间内生真菌含量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内生真菌的含量不仅与植物种以及品种有关,也与植物的基因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双歧杆菌包埋保存技术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将双歧杆菌活菌完全隔绝空气和降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出发,运用制备微囊的方法,采用一种药用成膜材料,将包埋与冷冻干燥有机结合起来,在冷冻干燥的同时迅速在双歧杆菌活菌体周围形成一层类似微囊的保护膜,即将双歧杆菌活菌体包埋在保护膜内,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菌体冻干损伤,提高活菌存活率和收率,延长活菌常温保存期,提高活菌常温稳定性的目的。同时,这种包埋保存技术完全去除了常规冻干辅料——脱脂奶粉,能有效减少冷冻干燥菌粉的吸湿性,更利于活菌保存。用双歧杆菌包埋保存技术制备出的冻干菌粉,其含菌量比用常规冻干保护剂作冻干辅料的冻干菌粉高几百亿个/克,双歧杆菌活菌在37℃的保存期达四个月(相当于常温下保存一年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常温保存期短的技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4.
The effects of β-ecdysone on mycelial dry weight (MDW) and the yield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PS) and cordycepin of Codyceps militaris in submerged cultivation was investigated. Adding 12mg/L of β-ecdysone to the culture medium, the MDW, the secretion volume of EPS per unit of MDW and total yield of EPS were increased by 18.5%, 181.7% and 63.2%, respectively. The yield of IPS was enhanced by 29.2%, when 1.2mg/L of β-ecdysone was added. When 4mg/L of β-ecdysone was provided, the amount of cordycepin per unit of MDW and the total yield of cordycepin were increased by 65.4% and 84.7%,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β-ecdysone promoted the yield of MDW, EPS, IPS and cordycepin of Codyceps militaris mycelia, though this effect varied among different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β-ecdysone showed a more positive role in secondary metabolite (cordycepin) accumulation than in primary metabolite (IPS) production and growth of mycelia. Furthermore, β-ecdysone stimulated the secretion of EPS.  相似文献   
35.
苏丹  季爱民 《生命的化学》2005,25(6):444-446
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能特异性地沉默靶基因的表达,具有治疗某些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的应用前景.但是siRNA分子在生物体内应用时存在很多缺陷,要发挥其疾病治疗作用,就必需对其进行稳定性结构修饰并设计合适的生物体内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6.
苏丹蓓 《蛇志》1998,10(3):51-52
子宫穿孔是计划生育手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1989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24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中年龄为22~38岁,其中人流术所致20例(包括大月份钳刮1例,吸空2例),占83.4%;取环术所致4例,占16...  相似文献   
37.
近几年,国内外展开了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对T细胞受体库的研究,T细胞作为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执行者,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目前,国内以同卵双胞胎(monozygotic twins,MZ)为研究背景对TCR受体库的研究并不多。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同遗传背景下,健康个体以及免疫相关疾病患者TCR受体库特征,该文将结合健康同卵双胞胎TCR受体库特征以及患有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同卵双胞胎TCR受体库特征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8.
费菜和长药八宝叶形态结构及其与耐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费菜(Sedum aizoon L.)和长药八宝(S. spectabilis Boreau)的叶表皮形态及解剖结构,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研究干旱逆境条件对其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景天的叶形态、解剖结构与耐旱性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两种植物成熟叶均具较薄的角质层和发达的储水组织,叶肉组织中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明显分化。二者的维管组织较发达,且具较发达的孔下室,维管束周边发现一些吸水能力较强的异细胞,这些特征是植物耐旱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红皮糙果茶种子生活力测定与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饱满有光泽的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种子,进行种子贮存生活力测定、种子发芽试验及种皮解剖结构观察等研究,就种子繁殖探讨其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有利于保持种子生活力的贮存方式为:4 ℃贮存>常温贮存>-10 ℃贮存;种子发芽试验中,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和不同温度温水处理,种子发芽率均不高,最高为40%;不同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种子发芽最佳处理为800 mg·L-1GA3浸泡6 h;种皮解剖结构观察到红皮糙果茶种皮坚硬,由栓化壁和骨状石细胞组成,内、外部石细胞垂直交错排列,这可能是造成种子萌发困难的机械阻碍原因。  相似文献   
40.
仝则乾  孟琳钦  苏丹  张弛  胡祖庆 《昆虫学报》2019,62(12):1392-1399
【目的】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GAV是BYDV在我国的主流株系,且其在田间与介体麦长管蚜 Sitobion avenae 和非介体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同时发生,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麦黄矮病毒胁迫下介体和非介体蚜虫体内重要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规律,为揭示病毒 蚜虫互作生理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测定取食健康小麦(空白对照组),取食前期经无毒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3龄若蚜为害72 h的小麦(条件对照组)及取食前期经携带BYDV-GAV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72 h的小麦(处理组)7 d后,介体麦长管蚜与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重要保护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重要解毒酶活性变化。【结果】取食前期经BYDV-GAV感染的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的小麦7 d后,介体麦长管蚜成蚜体内POD, SOD和AKP活性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但与条件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条件对照组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取食经BYDV-GAV感染的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的小麦7 d后,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SOD,AKP和AchE活性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ACP活性显著上升,但与条件对照组相比仅ACP活性显著上升;且条件对照组禾谷缢管蚜体内AKP和AchE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ACP活性显著上升。【结论】取食感染BYDV-GAV小麦后介体麦长管蚜成蚜体内POD, SOD和AKP酶活性升高是前期蚜虫的为害造成,与BYDV-GAV无关;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AKP和AchE酶活性下降是前期蚜虫为害引起,SOD酶活性下降是前期蚜虫为害和BYDV-GAV的综合作用,而BYDV-GAV和前期蚜虫为害均能使禾谷缢管蚜体内ACP酶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