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对山葡萄(Vitis amurensis)种质资源样品的ITS、ITS2、psb A-trn H、rbc L和mat K序列进行PCR扩增及测序,优化PCR反应的退火温度,比较各序列的扩增效率、测序成功率、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差异及barcoding gap图,使用BLAST和NJ树法比较不同序列的鉴定能力,最终从5条DNA片段中筛选出可用于山葡萄种质资源鉴定的DNA条形码通用序列。结果表明,在采集的11份33个山葡萄样品中,psb A-trn H和ITS2序列的扩增与测序成功率较高,其品种间、品种内差异及barcoding gap较ITS、rbc L和mat K序列具有明显的优势,且ITS2序列能够鉴别psb A-trn H序列无法鉴别的品种。实验证明,ITS2和psb A-trn H序列是较适合鉴别山葡萄资源的DNA条形码序列组合。DNA条形码弥补了形态学鉴定的不足,可为山葡萄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在里氏木霉中建立了一个快速的双基因位点同步同源重组新方法,较好解决了里氏木霉基因逐个敲除周期长等问题。研究以里氏木霉自身甘露聚糖酶基因(man5A)为重组表达的报告基因,通过一步转化,将该基因定点整合入纤维二糖水解酶Ⅰ(cbh1)基因位点,同时缺失主要的两个纤维素酶基因(cbh1、cbh2),得到重组工程菌Man12。将重组工程菌Man12与出发菌株Tu6Δku70进行摇瓶发酵,结果显示,重组菌株的甘露聚糖酶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10倍,而纤维素酶产量降低了60%,胞外总蛋白分泌水平降低了40%。Real-time PCR检测甘露聚糖酶基因(man5A)的转录水平,发现重组菌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5倍。在里氏木霉中首次报道了通过一步转化实现两个基因同步定点整合的方法,对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大野芋种子形成丛生芽的微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野芋(Colocasiagigantea)的成熟种子(褐色)和未成熟的种子(淡黄色)在1/2MS培养基上均能萌发,种子萌发率最高达50%,种子没有休眠期。在室温下,种子在1/4MS 1%蔗糖培养基上,寿命约可达1年。种子在MS BA2mg·L-1 IAA0.25mg·L-1的培养基上,产生丛生芽。增值率1∶4/60d。生根培养基为MS NAA0.3mg·L-1,生根率达95%以上。通过诱导大野芋种子产生丛生芽,建成了快繁无性系,并成功地实现了种子的离体保存。本研究工作的完成,对于芋头的这一野生近缘种的保存和利用、芋头品种的改良,均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4.
分子伴侣GroE系统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wissPDBViewer软件对分子伴侣GroE系统与底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GroEL顶端结构域在GroES和靶蛋白结合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GroEL的cis环上有与三磷酸腺苷ATP相结合的位点 ,ATP水解之后形成的ADP与活性中心的残基相结合 ,而这种结合除导致残基Thr30的构型发生了变化之外 ,其它残基的空间位置和构型基本保持不变 ,暗示其它残基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形成了刚性骨架 ,而与ADP分子磷酸键结合的残基Thr30则是能量传递的力点。  相似文献   
85.
伴刀豆球蛋白A-糖复合物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分析ConA与不同的糖特异性结合时其活性位点构象变化的特征。模拟分析了ConA糖结合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结构特征,同时对相应残基原子可及性表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ConA在和不同的糖结合时,存在不同的结合方式;(2)不管ConA和什么糖结合,主要的作用是由活性中心的Tyr12、Asn14、Asp208和Arg228提供的;(3)无论是结合单糖还是寡糖,活性中心总是与第一个糖环起主要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86.
成熟欧李果肉中单宁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熟欧李为试验材料,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剂,采用L25(5^6)正交试验设计,从溶剂浓度、固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欧李果肉中单宁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欧李果肉中提取单宁的最佳条件为:以丙酮作提取剂,浓度60%,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30℃,固液比1:20;以乙醇作提取剂,浓度30%,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60℃,固液比1:30。  相似文献   
87.
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方法构建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05ZYH33唾液酸合成酶neuB基因敲除突变株。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均显示neuB基因在1株转化重组体中完全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替代, 表明neuB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鉴定显示, 突变体与强毒株在菌落形态、溶血活性以及染色特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电镜检查发现突变体表面结构组分与强毒株有显著差异, 荚膜明显变薄, 质地更加紧密; 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 突变体毒力显著减弱。研究结果提示菌体荚膜中的唾液酸对于猪链球菌2型侵袭和致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1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首发症状以肝功能受损为主者36例,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者4例;同时以肝病和神经系统为主者1例(2)41例检查角膜K-F环,阳性3例,阳性率7.32%.(3)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和24h尿铜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铜蓝蛋白均降低.(4)肝损害严重时血氨常升高、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常有异常表现.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提高诊断水平及争取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血氨、尿有机酸分析和血浆氨基酸分析可作为反映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89.
用离散量的方法识别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散量的方法,对2208个分辨率在2.5I以上的高精度的蛋白质结构中四类超二级结构进行了识别。从蛋白质一级序列出发,以氨基酸(20种氨基酸加一个空位)和其紧邻关联共同为参数,当序列模式固定长取8个氨基酸残基时,对“822”序列模式3交叉检验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78.1%,jack-knife检验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76.7%;当序列模式固定长取10个氨基酸残基时,对“1041”序列模式3交叉检验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83.1%,jack-knife检验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79.8%。  相似文献   
90.
采用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以荒漠草原区不同年限(1、4、9、12和20年)弃耕地为对象,研究弃耕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随弃耕年限的增加,弃耕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0~6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4年和20年弃耕地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达到峰值.弃耕演替过程中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大于土壤容重和土壤全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