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盐碱胁迫对欧李叶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盆栽欧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下其叶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欧李植株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1)欧李叶片的MDA含量在轻度和中度盐碱胁迫处理下与对照变化趋势相似,而在重度胁迫下从开始即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其叶片细胞膜透性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明显增大,而轻度胁迫对此基本没有影响.(2)欧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盐碱胁迫处理而明显改变,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强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叶片的束缚水/自由水在轻度和中度胁迫处理下较大,而重度胁迫处理下则较小.(3)欧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各盐碱处理末期均显著下降,但其在处理的不同阶段反应不同;类胡萝卜素含量受盐碱胁迫影响较大,其在长期盐碱胁迫下显著下降,但其在胁迫较轻或胁迫时间较短条件下反而增加.研究发现,欧李植株可通过调节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来提高其耐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32.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大兴安岭不同纬度的12个沟谷的冻土湿地植物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分布的环境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2个沟谷冻土湿地样地可划分为4个群丛组,分别位于不同的纬度范围;TWINSPAN的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沟谷冻土湿地植物群丛组的分布与纬度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随着纬度的减小以及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和干燥度的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大.研究区沟谷冻土湿地植物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和共优种多为适应湿地环境的沼生和湿生植物,随着纬度的减小,喜冷湿环境的沼生和湿生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耐旱的中生植物的比重则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33.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农业景观结构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黑土侵蚀区的拜泉县双阳河流域为案例,提取地形和土壤类型相对接近的30个上游子流域作为分析样本。以遥感、GIS和FRAGSTATS软件为平台获得景观格局指数,运用基于GIS的RUSLE模拟土壤侵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研究景观指数与侵蚀模数的呼应关系。从而探讨土地利用调整和流域综合治理下的景观结构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当地或同类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侵蚀治理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顺坡垄农田面积百分比、景观聚集度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正相关,灌木林地、草地面积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负相关。9个结构因子与土壤侵蚀模数的复相关系数(R=0.931)大于单因子相关系数,多个景观结构因子综合地影响了土壤侵蚀,且达到高度相关。研究区侵蚀强度较轻,但大于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标准。农田是土壤水蚀的主要景观要素,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的主战场。增加灌草地斑块、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等将是该流域继续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4.
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为研究区,利用TM数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采伐统计资料,结合野外调查,以GIS为技术手段,剖析研究区1989~2000年景观变化,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景观类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这3种类型面积总比例达90%以上,其他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小于10%,主要有荒草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沼泽、居民点和道路.10a间景观由原有的大面积连续的针叶林为基质、小面积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斑块散布其中的格局,转变成大面积针阔混交林为基质的格局.研究区1989年是成过熟林、高公顷蓄积量、高郁闭度占优势的景观,2000年中幼龄林、低公顷蓄积量和低郁闭度森林面积增大,并趋于连续,形成低质量的相对均质化的景观.最后,结合历史资料,通过比较分析火烧、人工更新、土地利用和人为采伐活动这几种主要驱动力的特征,论证了采伐活动在该地区景观变化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5.
景观生态学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与生态学有着良好的结合。过去的15年,景观生态学得到迅猛发展。土地利用历史和自然干扰对目前生态系统具有持久影响。格局指标(pattern metrics)的发展已保持相对稳定,并且广泛应用于反映景观格局与生态响应的关系。在研究生物类群的景观格局时,多尺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物种间的空间联系也日益受到生态学家的关注。干扰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当前研究注重干扰的相互作用。尽管景观生态学与系统生态学之间的结合仍然面临挑战,但对景观功能的认识仍需要加强。景观生态学应继续立足于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严格验证有关概念的通用性,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6.
林窗模型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窗模型是基于个体的广泛应用于森林长期动态变化的模拟与预测的模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工具。本文把林窗模型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概括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飞速发展阶段和提高阶段;展望了林窗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简要阐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应用模型研究森林与气候间关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国际上相关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综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指出国内林窗模型的预测研究应以改进现有模型、构建新模型、耦合多模型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7.
丙烯酸对十六碳二元酸发酵的影响和16L罐扩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丙烯酸对发酵生产十六碳二元酸(DC_(16))的影响,加入0.1%丙烯酸,DC_(16)产量提高20—30%.在16L自动控制罐上,在最佳条件下,加入20%(v/v)正十六烷(nC_(16)),发酵5天,DC_(16)高达120g/L,nC_(16)的转化率高达79%.  相似文献   
138.
菌根化技术在广西马尾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天忠  赵志鹏  郭秀珍   《广西植物》1993,13(4):389-392
通过对马尾松苗木的菌根土接种及苗圃地选择的试验,可知培育马尾松菌根化苗木,应选择土壤中菌根菌含量丰富的马尾松疏残林地、近年采伐迹地、林中空地、林缘下方,以及前茬是马尾松或湿地松的老苗圃地作为马尾松苗圃地。在这些地类上,结合施以足量腐熟有机肥做基肥,培育的马尾松苗木菌根感染率一般都在85%以上,苗木质量好。上述地类外的新垦苗圃地,应在生长健壮,无病原菌,而且最好是生长有马勃子实体的马尾松林下,挖取0—20厘米表土层进行菌根土接种,培育的松苗也可获得较高的菌根感染率。历史上未种过松类、栎类,附近又无松林的荒山荒地,用作马尾松苗圃地,苗木的菌根感染率极低,质量差。  相似文献   
139.
为揭示亚热带人工林常见造林树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马尾松、米老排、枫香、冬青、火力楠、麻栎和光皮桦7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不同树种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群落构成以及微生物功能群基因丰度。结果表明: 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亚热带造林树种的优势细菌门,不同树种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土壤C/N、凋落物氮和凋落物C/N是影响土壤细菌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造林树种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和完全氨氧化菌amoA基因丰度均具有显著差异。完全氨氧化菌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但只有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丰度与土壤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氨氧化古菌在亚热带酸性森林土壤自养硝化作用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凋落物氮是不同树种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本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对树种的响应比细菌群落结构更加敏感,未来应从微生物功能群角度深入探究不同造林树种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