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9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了建立被捕食与捕食模型,我们在z^d上考虑两种群的相互作用,还考虑了在被捕食者数目很大时,捕食者变化地趋于一个常数的情况,最后,给出了关于两种群共存的与非共存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2.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中 ,选择无公害药剂及其合理应用均至关重要 ,如果滥用农药 ,则结果事与愿违。为了比较生物生化农药与其它农药的应用效果 ,作者设置了三个防治区 :第一区 :选用有机磷和菊酯类为主的杀虫剂、杂环类和苯类为主的杀菌剂 ,有目的地饲养释放、转移部分天敌 ,然后观察农药防治对天敌的作用。第二区 :以BT制剂、白僵菌为主防鳞翅目害虫 ,用花保防刺吸式口器害虫 ,以生物制剂和花保混用注孔防钻蛀性害虫。以丰利农、农抗 1 2 0为主防病害 ;同时有目的地饲养释放、转移和保护天敌。第三为不防区。观察方法 :选择植被近似的各…  相似文献   
973.
通过将莱茵衣藻回复合成叶绿素b能力的14种回复突变株和野生型杂文并对其后代进行四分子分析与随机分析,发现导致回复突变的抑制基因sub位于第一染色体,并根据其连锁程度的不同初步鉴定出5个同功能的非等位sub基因。杂交分析表明sub基因不具有等位专一性,以及在促使cbnI基因重新获得合成叶绿素b的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单一基因决定性状的特点,不同的sub基因具有其独立的表型效应。sub/Sub杂合二倍体的表型分析证明sub基因是显性突变基因。多个非等位sub基因的存在及其上述特点,都显示出叶绿素b的生物合成,可能存在多种途径或多种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974.
干旱是影响新疆棉花产量及品质的首要非生物因素,ROP(Rho-realted GTPases from plants)蛋白是一类植物特有的Rho类小G蛋白,在植物体内起着调控生长发育及多种抗逆反应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  相似文献   
975.
对2007年6月13日以前公布于GenBank上的78种两栖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总结、比较和分析。78种基因组中基因的数量从35~41个不等;根据基因的数量、种类及其排列顺序的差别将其分为22种基因组类型,其进而聚为3组,其中类型4为两栖纲与其它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类型8为两栖纲中现生3个目的公有类型。与类型4比较,其余21种线粒体基因组类型涉及基因变动的基因共有18个,其中变动比较多的是tRNA基因,移位、增多和缺失的发生频率都较大,而蛋白编码基因比较稳定,主要是移位。78种两栖动物中,蚓螈目的线粒体基因组均小于18000bps,多数在15000~16000bps;有尾目和无尾目均大于16000bps,其中有尾目多数在16000~17000bps,无尾目的多数在17000~18000bps。  相似文献   
976.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灌水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甜江  李根前  徐德兵  贺斌  高甲荣 《生态学报》2010,30(24):6952-6960
为了解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对土壤水分资源供应水平的响应规律并寻找最佳灌水强度,研究了种群生长量、生物量、子株数量、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克隆器官分枝级数等种群参数与同灌水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种群参数增幅与灌水强度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即种群参数增幅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小于最佳灌水强度,种群参数增幅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大于最佳灌水强度,种群参数增幅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加而下降。(2)不同种群参数增幅最大时的最佳灌水强度具有一定差异,种群及其构件生物量的最佳灌水强度为每月4.0次、相当于本地年均降水量的2.0倍,子株数量、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克隆器官分枝级数增幅的最佳灌水强度为每月3.0次、相当于本地年均降水量的1.5倍。(3)适当灌水能够促进中国沙棘种群生长、提高克隆繁殖能力,但在一定灌水强度下生长和繁殖之间存在权衡关系,而种群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之间、克隆子株数量与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和克隆器官分枝级数之间则有协同作用。(4)在不同土壤水分资源供应水平下,中国沙棘主要通过个体大小、种群生物量分配、子株数量、克隆器官延伸能力、克隆器官分枝强度等调节做出响应,这些调节直接影响种群的稳定性和克隆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977.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罗勒籽油,向罗勒籽油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后并用水浴加热,加入正已烷和蒸馏水萃取,上清液即为罗勒籽油中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法(CC/MS)对脂肪酸进行鉴定.共鉴定出了4种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为62.88%、亚油酸为20.66%、棕榈酸为10.67%、硬脂酸为5.79%.对罗勒籽脂肪酸进行PTP1B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1.12 μg/mL.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罗勒籽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PRR11(proline-rich protein 11)是我们最近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在细胞周期和肿瘤发生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是在此前对PRR11启动子鉴定分析的基础上,对PRR11核心启动子区域中的核因子(nuclear factor Y,NF-Y)结合位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其在PRR11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RR11核心启动子区域中的两个NF-Y结合位点在人、牛、大鼠和小鼠四个物种中均高度保守。共转染NF-Y表达质粒后,发现NF-Y的外源过表达可以明显提高PRR11的启动子活性。采用定点突变方法将PRR11启动子区域中的两个NF-Y结合位点单独或同时进行有效突变后,PRR11启动子活性明显下降,且NF-Y外源过表达对其启动子活性的激活效应也明显削弱甚至丧失。另外,对基因定点突变方法做出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更好的基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的碱基突变方法。这些结果表明,NF-Y结合位点是PRR11核心启动子区域中的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NF-Y可能通过调节PRR11的转录进而调节细胞周期和肿瘤发生等过程。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观察ATP所引起的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细胞电位变化和有关因素的影响 ,以探讨ATP在神经节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外微电极技术记录离体灌流神经节电位。结果 外源性ATP(2 0 0 μmol L)可引起去极化 (n =1 1 0 ) ,超极化 (n =33) ,以及去极后伴随一超极过程的双相反应 (n =1 2 )。P2 嘌呤受体拮抗剂ci bacronblue 3GA(30 0 μmol/L)和奎尼丁 (30 0 μmol/L) ,均可抑制ATP所致去极反应 ,其幅值分别减小 (2 4 .2± 1 7.5 ) %(n =1 8,P <0 .0 1 )和 (32 .5± 1 1 .5 ) % (n =2 1 ,P <0 .0 1 )。P1 嘌呤受体拮抗剂氨茶碱 (2 0 0 μmol L) ,可抑制ATP所致超极反应 ,幅值减小 (6 5 .0± 2 2 .9) % (n =9,P <0 .0 1 )。在无钠溶液中 ,ATP的去极幅值变化为 (1 3.6± 1 7.5 ) % (n =1 0 ,P >0 .0 5 ) ,无统计学意义。在无钙溶液中或同时加用EDTA(1mol L)以去除溶液的Ca2 ,可使ATP所致去极幅值减小 (2 3.6± 1 8.3) % (n =1 5 ,P <0 .0 1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阻断剂 4—氨基吡啶 (3mmol L)和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 (1 0 0mol L) ,均可可抑制ATP所致超极反应 ,其幅值分别减小 (6 4 .5± 2 1 .9) % (n =1 1 ,P <0 .0 1 )和(6 6 .4± 2 2 .4 ) % (n =6 ,P <0 .0 1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吲  相似文献   
980.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15,ISG15)编码的ISG15蛋白是最早发现的类泛素修饰蛋白。不仅干扰素和病毒感染能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一些抗肿瘤药物也能刺激ISG15的表达。近年来,ISG15及其修饰系统与肿瘤的关系备受关注。研究证实,ISG15的激活酶E1即UBE1L与某些肿瘤的抑制有关,而其他一些成分如ISG15解聚酶UBP43则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此外,ISG15高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关,ISG15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影响。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ISG15及其修饰系统在肿瘤抑制或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这将增强对ISG15与肿瘤关系的基础性认识,并为发展新的肿瘤靶向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