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5篇
  2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研究通过比对哲罗鲑Hucho taimen (Pallas)基因组草图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Y染色体序列,获得哲罗鲑性别相关的候选序列,并设计3对PCR扩增引物,以此筛选哲罗鲑性别特异性标记。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在设计的3对引物中,引物ST2在雌鱼中无扩增条带,在雄鱼中有153 bp的扩增条带,可作为哲罗鲑雄性特异性候选标记。为了消除样本降解及失误等因素导致的条带缺失,研究以12S rRNA为参照,采用双重PCR法,在12S rRNA引物扩增出条带的前提下,用ST2引物条带的有无来判断性别,雌鱼为单带,无ST2引物条带;雄鱼为双带,有ST2引物条带。同时为了验证本方法的可靠性,对已知性别的哲罗鲑48尾雌、雄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遗传性别鉴别准确率为100%。用此标记筛选哲罗鲑雌、雄鱼简单易行,为哲罗鲑遗传学研究、单性养殖和性别控制育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2.
碳化二亚胺对透明质酸进行化学修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水溶性的碳化二亚胺(EDC)作为交联剂对透明质酸(HA)进行化学修饰,研究交联产物(HA-EDC)的物化性质和微观结构。方法:制备HA与EDC的交联产物,对该交联产物进行流变性和热学性能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核磁共振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反应时间和交联剂添加量的不同可以改变交联反应的交联度。不同摩尔比的EDC和HA的交联产物有不同的溶胀性。光谱分析得到交联产物的N-酰脲的结构。结论:可以用碳化二亚胺来对透明质酸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具有很强吸水性并且吸水性可以控制的交联产物,交联反应过程中,产物的结构从不稳定的O-异酰脲转变为稳定的N-酰脲。  相似文献   
173.
在水温为10.4~14.9℃条件下,研究了延迟初次投喂对太门哲罗鱼仔鱼的生长、存活和个体大小差异的影响.该试验共分5组:S0(饥饿0d,对照)、S1(开口9d后投喂)、S2(开口12 d后投喂)、S3(开口15 d后投喂)、S4(开口18d后投喂).结果表明:经过36 d试验,S1组生长率和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试验结束时总体的死亡率低于S0组,两组个体大小和体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S2组生长率和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两组个体大小差异不显著,但S2组体质量明显低于S0组,且总死亡率和自残死亡率均高于S0组;S3组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总死亡率、自残死亡率和个体大小均高于S0组,虽然生长率接近S0组,但体质量明显低于S0组;S4组生长率和体质量均小于S0组,总死亡率和自残死亡率高于S0组.相同条件下延迟9d投喂太门哲罗鱼仔鱼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可应用于太门哲罗鱼初次摄食期仔鱼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4.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时期哲罗鱼(Hucho taimen)卵黄的超微结构.根据哲罗鱼卵黄物质在卵母细胞中的加工合成、积累以及卵母细胞中参与卵黄颗粒形成的细胞器的变化,可将该鱼卵黄发生分为4个特征时期,即卵黄发生前期、卵黄泡期、卵黄积累期和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发生前期是指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卵黄物质开始积累前的时期,此时期核仁不断分裂,出现线粒体云和早期的滤泡细胞层、基层和鞘细胞层;卵黄泡期特点主要是细胞器不断变化产生卵黄泡和皮层泡;卵黄积累期的滤泡膜由内向外依次为放射带、颗粒细胞层、基层和鞘细胞层,此时外源性卵黄前体物质不断经过血液汇集于鞘细胞层,后经微胞饮作用穿过胶原纤维组成的基层,经过多泡体作用转运至颗粒细胞内,在细胞内经过加工和修饰形成小的卵黄蛋白颗粒,卵黄蛋白颗粒经微胞饮穿过放射带进入卵母细胞边缘形成的空泡中,不断积累形成卵黄球;进入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球体积变大,向细胞中心聚集,填满大部分卵母细胞,卵黄积累完毕.  相似文献   
175.
植物激素能引起植物体中某些酶系变化已有许多报告。如和研究激素对“安托诺夫卡”苹果种子的萌发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时看到,在经层积后能正常生长的种子上,吲哚乙酸(IAA)能强烈地阻止胚的生长和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未经层积的种子上,用赤霉素(GA)、激动素(K)或两者混合液均能刺激胚的生长和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Retic在  相似文献   
176.
不管是在胚胎骨骼形成还是出生后骨骼发育过程中,FGF/FGFR信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骨细胞在骨骼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成骨细胞不断地分化是骨骼形成的必要条件,FGF/FGFR信号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标志性基因的表达。该信号不仅可以通过自身作用于成骨细胞分化,而且也可与其他信号通路(BMP,Wnt和PTH)相互作用,共同协调控制成骨细胞分化。FGFR突变会引起成骨细胞分化异常从而出现各种骨疾病,如颅缝早闭,骨质疏松,异位骨化等。现对FGF及FGFR家族,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标志性基因及相应的标志物,FGF/FGFR信号调控成骨细胞分化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7.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鞘内注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M) 受体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吗啡戒断大鼠蓝斑(locus coeruleus,LC)区内Fo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鞘内注射M_2受体和GDN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明显减少大鼠吗啡戒断症状评分值(n=6,P<0.05)。正常大鼠LC区神经元Fos基础表达较低,吗啡依赖大鼠LC区神经元Fos表达增加,吗啡依赖大鼠纳酪酮(4mg/Kg,ip)催促戒断后,Fos表达进一步增加;鞘内注射M_2受体和GDN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处理后均减少吗啡戒断大鼠LC区神经元Fos表达(n=5,P<0.05)。而鞘内注射M_1受体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处理组LC 区神经元Fos表达较吗啡戒断组没有显著差异(n=5,P>O.05)。结果提示:脊髓M_2受体调节吗啡戒断时LC区的神经元激活,而这种神经上行性激活涉及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78.
利用Fluo-3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自由Ca^2 浓度([Ca^2 ]i),研究了大黄素升高豚鼠结肠带细胞[Ca^2 ]i是量-效关系和动态变化特征,及GDP和胞外Ca^2 浓度对其的影响。较低浓度大黄素随药物浓度增加使[Ca^2 ]i显著升高,更高浓度大黄素有超最大抑制效应,GDP对大黄不升高细胞[Ca^2 ]i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GDP和胞外Ca^2 浓度影响大黄素诱发的[Ca^2 ]i动态变化的结果表明:GDP使[Ca^2 ]i峰消失,胞外无Ca^2 导致[Ca^2 ]i随时间显著下降,大黄素升高[Ca^2 ]i作用趋向消失。  相似文献   
179.
本文报告了1例树的自发性皮脂腺癌。该树人工饲养了两年多,肿瘤始发于小腿、下唇及外阴两侧等部位。癌组织生长迅速,手术摘除后,伤口愈合较快,但又向多处皮肤组织转移。本病例具有病程不长,无明显的全身性反应,癌组织仅局限于皮肤组织并波及腹股沟淋巴结,未向内脏器官转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0.
乌苏里江哲罗鲑的年龄结构、性比和生长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We repor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imen (Hucho taimen ) population in Wusuli River of China. The amount of catch per year was only 1 800 - 5 400 individuals ranging from 2 - 15 years old during 1998 - 2002. Of all the captured, individuals with sexual maturity were up to 30% - 70% (female maturity at 5 years old and male 6 years old). Sex ratio varied greatly among different localities. Its breeding population mainly consisted of males aged 5 - 10 years and females aged 8 - 13 years‘‘old, which spawned in May each year. Females breed once with about 4 000 - 23 000 eggs produced every 2 - 3 years, Taimen grows fast and average growth rate is about 10 cm per year prior to 10 years‘‘s old, which corresponded with von Bertelanffy‘‘s equation calculated as Lt = 246.41 [ 1 -e 0.0407(t 0.4625)] and Wt = 174 075.72 [ 1 -e ^0.0407(t-0.4622)12.9537,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length and weight was W 0.015018L^u2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