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1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应用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首次对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2个少数民族群体的HLA-DQA1、-DQB1两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DQA18个等位基因中,维族和哈族均表现为DQA1*0301最常见。最少见的DQA1等位基因,在维族中为DQA1*0401和*0601,而在哈族中为DQA1*0601;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和*0301在维族和哈族中均表现为最常见。在维族中未观察到DQB1*0502、*05032和*0504,在哈族中未观察到DQB1*05032、*0504和*0605等位基因。统计分析表明,维族和哈族DQA1、DQB1各等位基因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维、哈族间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以27个种族或民族的HLA-DQA1、-DQB1两基因座基因频率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上,维族和哈族独立于其他群体而聚类,独处一支。维族和哈族接近蒙古人种,而离高加索人种较远。  相似文献   
102.
新疆四个民族中12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本文对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族人群的前额发际等12对遗 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各个性状的基因频率、并在4个民族之间进行了比较研究。 Abstract:Twelve characters including hair beared on forehead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Uygur,Kazak,Kirgiz,and Tajik Xinjiang province.The gene frequencies of the twelve characters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among the four minorities.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25例猿类胰腺及周围动脉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猿类胰腺动脉的起源及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动脉的吻合关系。方法:对6例类人猿(Gorilla 1例,Pan troglodytes 3例和Hylobates lar 2例),13例狭鼻猿(Papio hamadryas 1例,Papio anubis 2例和Cercopithecus aethiops 10例)和6例阔鼻猿(Saimiri 6例)处死后取出内脏,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后储存在50%的酒精中,对胰腺、胃及脾脏的供应血管进行解剖游离和解剖分析,最后进行画图。结果:猿类胰腺动脉分布发源自腹腔干和/或肠系膜上动脉,胰腺接受腹腔干及肠系膜动脉的双向供应外,也有独自接受腹腔干动脉的血供,腹腔干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无任何吻合支存在者占总数的32%。结论:猿类胰腺形态与人类相似,其动脉分布来源比人类更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 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 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 年7 月至2014 年6 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 例,作为研究组,将患者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 (S组)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组);另外,选取我院非CHF 患者132 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的心电图QRS 波时限,及 血浆中NT-proBNP 水平,分析血浆NT-proBNP 水平与QRS 波时限及NYHA心功能分级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QRS 波时限均延长,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S 组比D 组明显延长,且S 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D 组 (P<0.05)。三组NYHA 分级对比发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 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QRS 波时限及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正相关;D 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QRS 波时限及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临床 上可以将NT-proBNP水平和QRS 波时限结合起来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类型,以便于之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5.
106.
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重任.然而,社会竞争的压力、医务人员职业的风险压力使得有些医生的职业情感淡漠,医患关系变得冷漠.本文提出通过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情感教育,倡导换位思考,将"关爱病人、规范诊疗"的要求转化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医患者相互配合,相互理解与信任,营造和谐就医氛围,共同维系和谐的医惠关系.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分析嗜盐古生菌物种与细菌视紫红质(BR)蛋白基因资源,从40份土壤、湖水及淤泥样品中分离出148株嗜盐菌,对其中6株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其编码螺旋C至螺旋G的蛋白基因片段和16SrRNA基因进行了扩增,并测定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相应片段进行对比,ABDH10,ABDH1I和ABDH40中的螺旋C至螺旋G的蛋白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基于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发育学研究表明,ABDH10和ABDH40是Natronorubrum属下的新成员和Natrinema属下的新成员,ABDH40的16SrRNA序列已登录到GenBank,其序列号为AY989910。ABDH11中的螺旋C至螺旋G的蛋白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用2株新分离鉴定的细菌克隆与最近源种(Bacillus halodurans C-125)木聚糖酶基因的同源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发表的近源种(C-125)的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与其同源的木聚糖酶基因,进而用pQE31载体对该基因进行表达。同时对表达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进行网络模拟分析,对蛋白同源性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克隆的木聚糖酶基因片段分别为1284bp和1236bp,而且该基因也成功表达;该蛋白是(α/α)6折叠构象,与C-125三者同属于一个分支上。结论:通过分析、表达蛋白编码外切-1,4-β-木聚糖酶,属于M家族。这该新分离菌株木聚糖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9.
许多长距离迁徙的雀形目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下降,田鹀(Emberiza rustica)种群数量下降趋势更为突出。通过对田鹀种群数量长期监测和迁徙动态分析,可为此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2001年开始,陆续在黑龙江省高峰、青峰、帽儿山、新青和大沾河,吉林省珲春和吉林市,辽宁省的辽宁鸟类研究中心(大连)和旅顺老铁山,以及内蒙古乌尔其汗鸟类栖息的临水林缘处布网环志。截至2018年,累计环志田鹀184181只,其中春季88571只,秋季95610只;各年度环志数量波动较大,总体呈现急速下降趋势。幼鸟的越冬损失率高达41.3%。田鹀106只次的回收信息表明,自然条件下田鹀寿命可达11年以上;日迁飞距离最快可达到300 km,飞行速度可达30 km/h。中国东北地区是田鹀等鸟类的重要迁徙途经地;田鹀的迁徙路线相对稳定,在瑞典北部繁殖的种群经中国东北地区迁徙到天津以南越冬。通过环志发现,近些年田鹀种群数量急速下降。通过比对,发现中国东北地区田鹀的环志数量变化趋势与瑞典的田鹀环志数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对于环志数量最多的年份,环志数量下降95%以上,值得关注。栖息地破碎化、非法猎捕等是影响田鹀生存的主要受威胁因素。建议依据田鹀等鸟类生物学习性,加强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坚持长期标准化的鸟类环志监测,进一步探索鸟类迁徙规律,以助于鸟类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讨天山北麓中段水库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功能,选取蘑菇湖水库(MGW)、奎屯/车排子水库(KCW)、安集海水库(AJW)和八一水库(BYW)为典型水库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多点采集水库水样,收集水样中的微生物,CTAB法提取总DNA,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V3-V4区,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BLAST、USEARCH、QIIME等软件和在线工具分析水库细菌的多样性,使用PICRUSt软件和KEGG数据库预测细菌功能基因组成。结果表明,水库细菌分属18个门、38个纲和181个属,其中AJW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量和多样性指数较高。4个水库菌群组成有一定的共性,在门分类阶元上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纲分类阶元上优势菌为黄杆菌纲(Flavobacteriia);在属分类阶元上优势菌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然而各水库菌群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变形菌门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MGW和BYW较高,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l)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分别于AJW和KCW具有较高丰度;芽孢杆菌纲(Bacilli)在AJW和MGW具有较高丰度;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还包括AJW的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KCW的马赛菌属(Massilia)、MGW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动性杆菌属以及BYW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另外,AJW特有多种丰度较高的菌纲和菌属,其中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CL500-29_marine_group均有利于水质和菌群多样性的维持。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表明,4个水库菌群的多种代谢以及遗传信息处理、信号传递和细胞生长相关功能基因丰度较高,并含有环境异生物降解代谢相关基因,其中苯甲酸、氨基苯甲酸酯、氯烷烃和氯烯烃以及萘降解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较高。以上结果提示,天山北麓中段不同水库菌群组成存在差异,其与水源、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水库菌群含有芳香族和有机氯等化合物降解相关基因,其可在污染物的降解和生物修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