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利用RT-PCR方法,从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安徽株扩增到了NS1基因,对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在原核系统高效表达和纯化了NS1蛋白。进化分析表明,A/Anhui/01/2005毒株与近些年国内分离的水禽H5N1病毒进化关系更为接近。NS1与福建、湖南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性最高,分别达到99.1%和98.2%。序列分析表明,与病毒的致病性相关的92位氨基酸为Asp,与病毒的细胞因子抗性相关的80~84位氨基酸发生缺失,与断裂/多聚腺苷酸化特异性因子结合的基序改变为GFEWN,和病毒致死性相关的PL基序为ESEV。随后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并纯化了NS1蛋白。NS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特性分析以及在原核系统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S1的致病机制和抗病毒药物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内毒素性离体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组分对大鼠内毒素(LPS)性心肌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PCA组和PCA LPS组,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相应时点记录HR、LVSP、LVEDP、LVDP、 dp/dtmax、-dp/dtmax的变化,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PCA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心功能改变并抑制心肌SOD活性降低和MDA的升高(P<0.01)。结论PCA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改善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3.
1981~2005年中国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HA1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1981~2005年我国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HA1演变特征,选取H1N1甲型流感病毒370株,提取病毒RNA,经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A1并测序,测定的序列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并对推导的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表明:HA1氨基酸的变异表现为抗原决定簇4个区均有变异,Sb区和Ca区变化较大;HA1受体结合位点(RBS)的前壁130环的第134位赖氨酸从1991年起在部分毒株HA1序列上开始缺失,以后缺失株逐步增多,自2000年起测定的所有毒株上该氨基酸全部缺失,同时这些缺失株的第137位氨基酸也全部由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糖基化位点从增多到减少,最后稳定在7个;1981~2004年我国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编码的氨基酸在种系发育树上同年代基本呈现集中分布,与时间和地域无关,2005年毒株分成两个分支在时间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4.
<正>中华眼镜蛇(Naja naja atra,Chinese cobra)俗称吹风蛇或饭铲头,从属眼镜蛇科,是我国的十大毒蛇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1]。中华眼镜蛇咬伤病情急,变化快,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由于其毒性成分复杂,故临床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软组织局部肿胀、坏死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预后不良者需要植皮或截肢,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何有效的防治中华眼镜蛇咬  相似文献   
35.
利用酵母密码子偏爱性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的内切菊粉酶(Endoinu linase)基因通过基因全合成的方式合成为酵母密码子偏爱性的内切菊粉酶基因。然后将原始和全合成的内切菊粉酶基因克隆到解脂耶氏酵母表达载体PINA1296上,得重组解脂耶氏酵母表达载体pHBM2020、pHBM2021,将两种质粒分别转化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CLIB725,筛选得到重组解脂耶氏酵母CLIB725(pHBM2020)、CLIB725(pHBM2021),将两种重组酵母摇瓶培养,经SDS-PAGE、测酶活检测表明两种基因在解脂耶氏酵母中都有表达,全合成菊粉酶比原始菊粉酶酶活要高。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具有高特异、高效价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以纯化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A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阳性克隆,经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单抗的特性和特异性。结果:获得6株甲型H1N1流感HA抗原特异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抗原肽库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其中3株(1E12,3F12,1C11)单抗只与甲型H1N1流感HA抗原肽库反应,不与H5N1病毒HA抗原肽库反应;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单抗1B3只特异识别甲型H1N1流感HA抗原,而与其他季节性甲流病毒(H1,H3)及人禽流感H5N1病毒不反应。结论:所获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强,效价高,分泌抗体性能稳定,为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性位点、建立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心肌损害患者的心肌、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心肌损害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至术后3天,观察两组颅内压(ICP),脑氧分压(PbrO2),心功能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颅内压及心肌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氧分压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可明显改善心脑组织微循环及能量代谢,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通过接合转移将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Tn5随机插入到DLL-E4基因组DNA中,从大约8,000个突变子中筛选到1株在LB培养基上积累红褐色物质的突变株M18,该突变株不能以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Phe)为唯一碳源生长。SEFA-PCR扩增转座子侧翼序列发现其与已报道的尿黑酸1,2-双加氧酶基因hmgA的同源性为92%。将hmgA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9a中,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分子量约为48kD的蛋白;诱导后转化子粗酶液对尿黑酸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将hmgA连入自杀性载体pEX19Gm,通过同源重组整合至M18染色体中,使其恢复了DLL-E4利用Phe的能力,证实了HmgA是尿黑酸苯环裂解酶。  相似文献   
39.
芋对斜纹夜蛾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4个芋头品种在菜田进行斜纹夜蛾 (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诱集试验 ,结果表明 ,香梗芋和槟榔芋诱集虫卵、幼虫效果最好 ,其它芋品种亦有一定的诱集效果 ;芋头与其它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为 1∶9、1∶3和 1∶1时 ,以 1∶9的综合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0.
一品红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对胚状体发生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幼茎为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MS+ZT 0.5mg*L-1(以下单位相同)、NAA 0.5、IBA 0.5、2,4-D 1.0、6-BA 1.0上诱导愈伤组织,其中以MS+NAA 0.5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6.4%.将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接种到MS+ZT 1.0+NAA 0-2.0、IBA 0-2.0、2,4-D 0-2.0;MS+6-BA 1.0+NAA 0-2.0、IBA 0-2.0、2,4-D 0-2.0培养基上,进行胚状体的分化培养,其中以ZT 1.0+2,4-D 0.5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