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6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1.
浙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浙江杜鹃花属植物的调查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确认了该属在浙江共有21种2变种1变型(包括4个栽培种).按照其分布分为广布种、局域种和稀有种.该属植物在园林和医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的幅度比较大.对该属的开发和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12.
RNA沉默技术及其在烟草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沉默技术是一项基因沉默新技术。在抗病毒研究中,人为地将与病毒或宿主基因(宿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病毒很重要而对宿主本身作用很小或不起作用)同源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导入生物体内,引起与其同源的基因发生沉默,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因此,RNA沉默技术技术在抗病毒研究中倍受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对RNA沉默技术的相关知识及其在烟草抗病毒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13.
目的 在同一实验系统中比较Ru-486、MPA、VP、CsA对非P-g介导的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COC1/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克服耐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MTT法从细胞代谢,DNA凝胶电泳从细胞凋亡方面系统观察比较DDP、Ru-486、MPA、VP、CsA 5种药物对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检测上述5种药物与COC1/DDP作用时细胞内GSH-ST和GSH-Px活性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blotting以Bcl-2抗体为分子探针对上述5种药物与COC1/DDP作用时细胞内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测定对其逆转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1)Ku-486、CsA、MPA对COC1/DDP有直接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浓度增高进行性升高,、而VP对COC1/DD,P没有直接抑制作用.和DDP联用时,Ru-486、MPA、VP、CsA都能显著增强COC1/DDP对DDP的敏感性,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完全逆转COC1/DDP对DDP的耐药性.这种逆转是通过抑制细胞代谢、诱导细胞凋亡的结果.2)单纯2.5μg/ml的DDP能使GSH-Px及GST活力上升,除VP外,Ru-486等药物可降低GSH-Px和GST活力,与DDP联用时亦如此.提示,Ru-486、CsA、MPA可以通过抑制GSH转移酶系统阻止对细胞损伤的修复而达到对耐药性的逆转.3)单独的DDP、Ru-486等药物非但对Bcl-2的表达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促进了其表达,以MPA最甚.与DDP联用时,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可以抑制Bcl-2的表达,Ru-486与DDP联用时Bcl-2的表达几乎完全被阻截.结论 :VP、Ru-486、CsA和MPA对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耐药性有确切逆转作用.其逆转机制可能与降低GSH转移酶系统活性有关.当与DDP联用时可以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来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914.
包括转基因油菜"超油1号"、受体油菜"浙优油1号"、非受体油菜"浙双72"等3个油菜品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显示,蚜虫、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7种油菜主要昆虫的发生情况,转基因油菜与其受体油菜均无显著性差异;转基因油菜与其非受体油菜,蚜虫以前者为多,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6种昆虫则无显著性差异。初步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转入基因不影响油菜上主要昆虫的多样性,转基因油菜通过改变其非靶标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可观改变的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915.
多效生长因子通过JNK信号通路负调控Schlafen2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基因稳定沉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Schlafen2 (Slfn2)基因高表达.为了探讨Ptn沉默诱导Slfn2基因表达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外源性PTN因子(终浓度50 ng/μl)对Ptn沉默细胞JN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应用Northern 印迹分别检测JNK和p38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对Ptn沉默细胞Slfn2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Ptn沉默细胞内JNK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细胞,外源性PTN处理后沉默细胞内JNK磷酸化水平下调;阻断JNK通路呈时间依赖性抑制Ptn沉默细胞中Slfn2基因转录,阻断p38通路对Ptn沉默细胞中Slfn2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果提示,Ptn可能通过抑制其下游JNK/MAPK通路来负调控Slfn2的表达.  相似文献   
916.
任强  赵遵田 《广西植物》2008,28(6):735-736
报道了采自云南鸡皮衣属地衣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瘤疣鸡皮衣和撕裂鸡皮衣,在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描述,此外,还提供了其形态特征照片。本研究中所用的标本保存于山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SDNU)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地衣标本馆。  相似文献   
917.
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黄花草木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62、0.83、0.64g/L,对稻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67、0.97g/L.离体组织法测定表明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高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在浓度为5.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5.41%和59.18%(6d).活体试验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浓度为10.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3.39%和63.27%.  相似文献   
918.
以拟鹅观草(Pseudoroegneria spicata)、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长穗偃麦草(Th.elonga-tum)、二倍体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澳冰草(Australopyrum retrofractum)等10份小麦族物种为材料,对100条ISSR引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引物811可以在拟鹅观草(GenBank登录号为EU368859)和中间偃麦草中扩增出一条长441 bp的特异DNA片段命名为St441,而其它供试物种均未扩出.经序列比对、软件分析结合原位杂交结果认为St441为一类新的低拷贝重复序列.利用ISSR引物811对10份不同居群的中间偃麦草、20份披碱草属物种、4份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6份小麦-茸毛偃麦草后代和12份小麦对照进行扩增,结果发现除对照小麦外均能扩增出St441;进而对小麦-中间偃麦草两套附加系进行扩增,将St441初步定位于包括第四同源群在内的8条St染色体上.同时,发现只含有整条St染色体和St染色体片段的材料能扩增出St441,而仅有Js染色体的材料未扩增出St441.因此,该标记St441可以作为检测不同背景下St染色质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19.
除虫菊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folium Trev.)的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出128株内生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有56株内生真菌发酵液10倍稀释液至少对供试的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6种病原菌中的一种抑菌活性达75%以上;活体组织法测定结果,Y1、Y2、H2共3株菌的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达到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1、Y2、Y7、H2、G13共5株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0%以上。综合分析认为,Y1、Y2、H2、G13等内生真菌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0.
用Trizol从纯化的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小RNA病毒(EoPV)中提取病毒基因组RNA,逆转录后加poly(dT),然后进行两步PCR扩增基因组5′端.克隆测序后,对其5′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具有哺乳动物小RNA病毒的5′端非编码区的一些特征:A/T含量丰富、起始密码子上游AUG和小顺反子多.利用mfold预测了EoPV 5′端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存在4个茎环结构,有哺乳动物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保守区域,即含保守基序GNRA的茎环A和A/C丰富的环B及多聚嘧啶区域.据此推测EoPV基因组翻译采用IRES起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