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IOPC—VI)于2000年7月31日至8月3日在秦皇岛国际饭店成功召开。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此类会议。这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主办 ,标志着我国古植物学学术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 ,并证明我国古植物学的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了重要地位。自30日起 ,操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肤色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位学者纷纷聚集到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代表了英、美、德、法、日、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智利、巴西、南非、挪威、瑞典、俄罗斯、波兰、捷…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采自湘鄂交界地区云台观组的植物化石,计6属10种(其中1新属5新种),即纤原始鳞木 Protolepidodendron scharyanum Krejěi、巴尔兰德 Barrandeina dusliana(Krejǎi)Stur、串座巴尔兰德(新种)B.contiguasp.nov.、澧县巴尔兰德(新种)B.lixianensis sp.nov.、皱纹巴尔兰德(新种)B.multistriata sp.nov.、疏叶巴尔兰德(新种)B.laxa sp.nov、宽叶长穗(新属种)Longostachya latisporophylltts gen.et sp.nov.、镰刺蕨 Drepanophycus spinaef-ormis Goepp.、拟裸蕨(未定种)Psilophytites sp.和小“原始蕨”“Protopteridium”?minutumHalle 等,面貌相当于纤原始鳞木——巴尔兰德植物组合。纤原始鳞木与巴尔兰德分别为世界性中泥盆世和欧洲中泥盆世晚期的标志化石,“原始蕨”见于我国中泥盆世,外国可延续至晚泥盆世早期。本文所讨论的云台观组中,巴尔兰德属多达5种,和其它各种均常见于中泥盆世或中泥盆世晚期。故本组时代应属中泥盆世晚期。本文仅描述了4种巴尔兰德和1种长穗。巴尔兰德属我国过去未见记载,对研究古植物及确定地质年代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云南永仁纳拉箐晚三迭世考依卜期植物,新属4个,新种15个,并对其在植物学和地质学上的意义加以讨论。这四个属是日蕨属 Rireticopteris、吕蕨属 Lüreticopteris、间羽蕨属 Mixopteris、永仁叶属 Yungjenophyllum。15个新种是古莲座蕨 Angiopteris antiqua、永仁莲座蕨 A.yungjeneensis、美栉羊齿 Pecopteris callipteroides、小叶日蕨 Rireticopteris microphylla、大叶吕蕨 Lüreticopteris megaphylla、间羽蕨 Mixopteris intercalaris、中国厚羊齿 Pachypterischinensis、永仁厚羊齿 P.yungjenensis、舌羊齿型鱼网叶 Sagenopteris glossopteroides、窄叶鱼网叶 S.stenofolia、永仁楔羽叶 Sphenozamites yungjenensis、大叶耳羽叶 Otozamites mega-phyllus、反弯耳羽叶 O.recurvus,两叉楔银杏 Sphenobaiera bifurcata 和大叶永仁叶 Yungje-nophyllum grandifolium,并建议北美同期下钦里组所产的矛羊齿属的一种(Lonchopterissp.),Daugherty 名为亚利桑日蕨(新种)Rireticopteris arizonica sp.nov.。  相似文献   
14.
伟大导师恩格斯在1878年曾精辟地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反杜林论》) 从无机自然界到原始生命的出现,是亿万年间物质运动和变化发展的结果。本文简略地谈谈作为原始生命记录的某些化石在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80—1981年间,宜昌地质所冯少南等在考察湖南澧县山门水库云台观组标准剖面时,发现大量植物化石,经我们研究,发现了一类生存于距今三亿六千万年左右的中泥盆世晚期的重要植物化石——巴尔兰德。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古生物学除了我们熟知的地层古生物学用以划分、对比地层之外,已有不少国家开拓了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腾飞。这些领域,总之是古生物学在国计民生中直接付诸运用的部分,并对社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例如, 一、化石燃料资源的食品化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主要燃料资源的煤、石油和油气等,其本质还是生物的,亦即古生物的遗留物。又基于国外,在煤和石油的食品化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已了解到不少化石(尤其是煤和石油)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用的有机组分——如氨基  相似文献   
17.
藏北考察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6月间,一支科考小分队开赴藏北腹地,向富有神秘色采的藏北“无人区”进军。这支小分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是兵种齐全,它给高原带来了生气勃勃的气息。藏北高原,也称为羌塘高原。它位于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地势高峻,海拔高度平均在4900米左右。这里的空气十分稀薄,周围的景物显得格外玲珑剔透。蔚蓝色  相似文献   
18.
地球在太阳系的特殊地位造就了她是一个有生命的五彩缤纷的星体。这个运动着的球体促进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生物适应环境的迁移被认为是传统达尔文进化学说中不可动摇的唯一因果。经典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被理解为,生物体适应了千变万化的运动着的地球后的适者生存,它是生物体完全自觉(或自我)地去适应环境的结果,其中包括生  相似文献   
19.
胡雨帆 《化石》1997,(3):20-21
港澳地质与古生物初探胡雨帆1990—1991年间,我应澳门市政厅及香港理工学院之邀,访问了澳门和香港,并对港澳的地质古生物作了考察和调查。由于在港澳逗留时间不长,还有其它任务,不可能作专门细致的考察,靠市政厅及有关部门的精心按排参观和座谈,对该区的地...  相似文献   
20.
北祁连走廊区早中石炭世网状脉之蕨类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甘肃北祁连走廊区早中石炭世的沉积特征。该地层中发现的大量具网状脉的蕨类化石,计有网羊齿13 种、矛羊齿2 种和杂羊齿1 种。并对其中的Linopteris m usterii、L.obliqua、L.pseudoneu-ropteroidessp. nov.、L.ovalissp. nov.、L.lanceolatussp.nov.、L.varium sp. nov.、Lonchopterislanceolatussp. nov.、L. crassinervissp. nov.和Palaeow eichselia yuanii等9 种进行了描述。这一地区早中石炭世植物区似应属欧美植物区,但欧美植物区系的某些重要分子在我国这一地区的出现,要比欧美和前苏联更来得早一些,这对前人关于上述构成欧美植物区系的3 个具网状脉蕨类的主要属起源于西欧或前苏联的看法提出了异议。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的华夏植物群不应从欧美植物区划出,而是继我国西北地区具地方色彩的晚泥盆纪植物群后发展起来的,其通道即为北祁连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