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4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比较AO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断指患者52例,其中26例(34指)断指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另26例(37指)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均辅以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断指再植平均耗时分别为(83.5±10.2)min、(62.7±8.3)min(P<0.01),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8±0.9)周、(8.4±1.7)周(P<0.01),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1.2%、62.2%(P<0.01)。结论: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比较,虽手术耗时较长,但骨折愈合时间短,断指功能恢复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分析并总结3例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1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术前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瘤细胞呈团、条索或弥漫分布,体积较大,呈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边界清楚。2例患者行单侧睾丸切除,1例行睾丸肿瘤剜除术,术后分别随访24、15、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睾丸间质细胞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细针穿刺病理可明确诊断并有助于手术的选择及手术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Bmi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HCC标本54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显示Bmi1的表达并结合增殖与凋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细胞中Bmi1表达定位于胞核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6%(43/54),31.2%(17/54),10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HCC中Bmi1的高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临床TNM分期、是否有肝硬化及是否有HBsAg感染无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高、中分化组Bmi1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肝癌Bmi1阳性组增殖指数(PI)(50.3±21.4)%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17.3±7.1)%(P<0.05),凋亡指数(A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mi1在HCC中高表达,其表达增高可能与HCC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检测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中SOCS-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水平,研究其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对24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4株白血病细胞株(Jurkat、Raji、U 937、NALM 17),进行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研究;同时运用Real-time PCR法定量分析SOCS-1基因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24例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15例有SOCS-1基因甲基化(62.5%),而正常对照组无SOCS-1基因甲基化(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SOCS-1基因甲基化组与无SOCS-1基因甲基化组相比较,其SOCS-1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比较,发现SOCS-1基因的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阶段无相关。4株白血病细胞株中,Jurkat和U 937表现有SOCS-1甲基化(50%),Raji和NALM 17无SOCS-1甲基化,前者SOCS-1基因表达量较后者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SOCS-1基因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且SOCS-1基因甲基化后表达水平受到抑制,提示SOCS-1基因及其甲基化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面癣.患者为5岁男童,外伤后致右侧面颊部红斑、丘疹、脓疱20余日于我科就诊.真菌镜检显示菌丝阳性;真菌培养生长石膏样小孢子菌.皮损外用酮康唑乳膏两周后复诊,痊愈.随诊观察1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96.
植物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植物抵御害虫侵袭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长江林场人工林中健康和受害柏木为研究对象,通过VOCs测定分析发现鞭角华扁叶蜂虫害发生之前,两种柏木共计有37种VOCs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其次为醇、酯、醛、烷烃等类化合物;其中健康柏木特有驱赶作用的2-莰醇(龙脑),受害柏木特有吸引作用的顺式-2-癸烯醛,其余35种为共有成分;各成分浓度在两种柏木中存在较大差异。虫害发生之后,两种柏木共计有32种VOCs成分,而2-莰醇、顺式-2-癸烯醛、薄荷醇、臭樟脑和α-石竹烯等5种成分消失;许多成分的浓度变化趋势与虫害发生前的相反。结果表明健康与受害柏木VOCs释放的差异可能是柏木能否抵御鞭角华扁叶蜂侵害的主要防御机制之一,这将为优良抗虫柏木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支气管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化疗的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常规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专业护理措施的同时,患者行心理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支气管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满意度;而且可以提高支气管肺癌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分析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质量控制数据,评价其分析性能,设计生化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并指导其质量改进。方法:收集2010年度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的数据,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允许总误差(TEa)标准,采用公式值=[TEa%-偏倚(bias%)]/变异系数(CV%),计算检验项目的σ值,绘制标准化6σ性能决定图,评价检验项目分析性能,设计质量控制方案,计算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指(QGI),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提出优先改进方法。结果: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常规生化和干式生化的检验项目达到6西格玛水平分别占66.6%和58.4%,达到5~6西格玛水平分别占4.8%和8.3%,达到4~5西格玛水平分别占4.8%和8.3%,4.达到3~4西格玛水平分别占4.8%和16.7%,在3西格玛水平以下分别占19%和8.3%,全部检验项目的平均σ值分别为9.33和6.95。在12个6σ值<6的检验项目中有50%要优先改进精密度,25%需要优先改进准确度,其余则两者都要改进。结论:6σ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化学检测性能评价,设计个性化的质量控制方案可更有效地控制质量,有助于不断提高临床实验室生化检验项目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巨脾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组及开腹脾切除(OpenSplenectomy,OS)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差异。结果:LS组与OS组在性别组成、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年龄组成及脾脏长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LS组手术时间比OS组略长,但无统计学意义,L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OS组(P<0.01),LS组术后进食、术后排气、引流管拔除及出院时间均明显早于OS组(P<0.01)。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为治疗门脉高压巨脾的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重组毒力因子rV抗原含量。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鼠疫菌rV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对抗原表位和单抗特异性进行分析及鉴定,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并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结果成功组建了鼠疫菌rV抗原诊断试剂,灵敏度最低检测值为10 ng/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免疫学检测鼠疫组分疫苗原液rV抗原含量及制备过程中抗原活性,是鼠疫组分疫苗制备中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也为进一步开发鼠疫诊断试剂盒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