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63篇
  20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采用试剂y-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vrEs)对介孔硅材料SBA-15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红外图谱(FT-IR)和N2吸附脱附等温图(BET)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前原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60.9m2/g,改性后材料比表面积提高到512.0m2/g。利用改性前和改性后的SBA-15对猪胰脂肪酶进行固载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改性后的SBA-15在脂肪酶活性、pH环境适应性、热耐受性和可操作性都优于改性前的SBA-15,在最优条件下的酶活力提高超过60%。  相似文献   
62.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细胞内降解途径,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多糖等)或细胞器(线粒体等)回收至溶酶体中并将其降解为单糖、氨基酸等小分子以重复利用。发现HOPS复合体中的两个基因vps39和vps41的缺失会导致酵母内GFP-ATG8大量积累。进一步研究表明,积累的原因是GFP-ATG8与液泡不能发生融合。而在HOPS复合体中的另外两个基因vps16和vps18缺失的情况下,自噬融合没有受到影响;在vps16和vps18双敲除的菌株中,自噬融合同样没有受到影响。该实验结果为理解HOPS复合体的功能和自噬体与液泡融合的过程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3.
河南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的必经之路,鸟类物种丰富。目前,该湿地的人为干扰现象日益突出,对鸟类栖息和繁殖造成了影响。苍鹭Ardea cinerea是该湿地鸟类的重要代表,其繁殖活动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为了解干扰鸟类繁殖的主要因素、有效管理保护区、维持湿地的鸟类多样性,于2017年5—8月,采用GPS定位、样方调查等方法对保护区陈桥东湖苍鹭繁殖地内的巢特征、巢址区和对照区生态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苍鹭筑巢位置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丛有极高的偏爱;巢材主要是芦苇;巢口向上呈浅盘状,巢内径、巢外径、巢高、巢深分别为(39.00±3.28)cm、(79.10±15.39)cm、(31.00±19.80)cm和(5.00±1.43)cm。对比苍鹭巢址区与对照区生态因子发现,巢址区植被密度、植被高度和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水深、巢距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和巢距人为活动频繁地距离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采用AIC信息准则法对可能影响苍鹭巢址选择的生态因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状态和干扰因子是制约苍鹭巢址选择的关键因素。建议通过采取适当扩大水域面积及水生植物面积、封锁湿地中的道路、定期蓄水、处理好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等措施来改善苍鹭等鸟类的栖息环境,保护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64.
白细胞介素8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细胞介素8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主要分子形成为含7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编码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的q^12-q^21位点,信号传递依赖于靶细胞膜上与G蛋白偶联的白细胞介素8受体的介导。白细胞介素8对中性粒细胞有较强的趋化和激活作用,参与局部炎症的形成,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时间蛹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菌丝体中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分析蛹拟青霉次级代谢产物与培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液体种子接入SDAY固体培养基 ;培养温度为25℃,培养周期为9d,从第2天开始每天取样 ;用甲醇与乙酸乙酯分别提取菌丝体中次级代谢产物,离心、过滤后合并提取液,用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用MetaboAnalyst software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其菌丝中次级代谢产物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拟青霉对生物碱、肽类和核苷等易形成阳离子类物质的代谢物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供试拟青霉对糖类和有机酸等易形成阴离子类物质的代谢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差异代谢物及热图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的第2和第3天含量显著增加的代谢产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酯类及其水解产物、细胞破坏素B和拟青霉素,以及多种尚未鉴定的含氮化合物等 ;在培养第4和第5天含量显著增加的差异代谢物质种类较少,主要有细胞破坏素A和团囊虫草素等肽类抗菌杀虫物质 ;在培养第6天至第9天含量显著增加的代谢物种类较多,除多种白僵菌交酯和细胞破坏素等肽类抗生素外,显著增加的还有多种脂肪酸、氨基酸、鼠李糖、海藻糖、脑苷脂类化合物和核黄素等物质.[结论]培养时间对蛹拟青霉菌丝中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在培养初期,菌体中酯类及细胞破坏素B和拟青霉素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旺盛.在培养中期,次生代谢物明显减少,但细胞破坏素A2和团囊虫草素等肽类抗生素的合成却仍显著增多.在培养后期,供试蛹拟青霉除代谢出多种白僵菌交酯等肽类抗生素外,还大量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和海藻糖等物质.虽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有肽类抗生素产生,但这些抗生素并不相同,同时后一阶段新的抗生素的产生常常伴随着前一阶段的抗生素减少,因此前期的抗生素可能是后期产生的抗生素的前体.  相似文献   
66.
五加属植物白簕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白簕Eleutherococcus trifoliatus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对其关注度持续增加。白簕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咖啡酸单宁、多糖、皂苷、挥发油等;药理毒理活性研究表明,白簕的黄酮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已开发出白簕消炎喷雾剂、白簕含氟牙膏、白金复方冲剂、白簕透明香皂、白簕茶等保健功能性产品;且白簕不具有急性毒性以及遗传毒性。本文对近年来白簕活性成分的有关研究及其保健品开发现状进行综述,认为白簕作为药食同源材料,虽受到重视,但对其成分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产品有待深入开发。  相似文献   
67.
通江百合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68.
人工合成A、O型FMDV的7个细胞表位基因,应用套叠PCR将其中5个T细胞表位基因融合为T,2个B细胞表位基因融合为B,分别克隆进pMD-18T载体,再利用同尾酶的酶切及连接构建了不同组合的克隆载体(pMD-BT/BTT),然后将克隆载体改造为中间载体(pMD-xsB/xsT/xsBT/xsBTT),最终获得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xsB/xsT/xsBT/xsBTT).这为进行热研2号柱花草遗传转化及进一步研究同型与异型FMDV之间多表住基因的不同融合方式的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为口蹄疫可饲植物疫苗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布美他尼对PDT诱导加剧的大鼠C6胶质瘤瘤周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培养C6胶质瘤细胞,建立C6大鼠胶质瘤模型,分成:A:空白对照组,B:光动力治疗组,C:布美他尼治疗组,D:光动力和布美他尼联合治疗组。荷瘤21天后取材测量瘤重,瘤周水含量,微血管密度,NKCC-1和ZO-1的表达。另外MRI监测肿瘤生长,记录大鼠生存时间。结果:PDT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杀伤肿瘤细胞,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下调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来打开紧密连接,从而延长生存期,同时诱使NKCC-1过表达引起瘤周水肿加剧。结论:应用布美他尼联合治疗能抑制PDT单独应用引起的NKCC-1过表达,减轻PDT加重的瘤周水肿,增强PDT的杀肿瘤作用,而不减少ZO-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0.
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全世界有66种,约有118个种下分类单位(也有新的划分方法将其划分为54种21变种),其中大部分为中国特有。在猕猴桃杂交育种中,不同倍性之间选配不当会出现杂交失败、后代不育等现象,因此倍性鉴定是猕猴桃常规育种亲本选择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不少猕猴桃种或亚种的染色体倍性研究并不十分清楚,因而限制了这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研究针对广西植物研究所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收集的目前倍性尚不明确的白萼、白花柱果、二色花、临桂、卵圆叶、桃花、宛田、长果、融水和五瓣猕猴桃等10个种类的猕猴桃,使用酸解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其倍性。这10个种类大多为广西特有,其中蕴藏着独特的优良园艺性状,具有很高的生产和开发价值。该研究结果表明这10个种类猕猴桃的染色体倍性均为二倍体(2n=2x=58)。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猕猴桃种质资源多样性数据库,为这些猕猴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