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乌鲁木齐维吾尔人两种物质味盲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5月,我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测定了维吾尔族群体中糖精(saccharin)和乙酰水杨酸(acetosal.aspirin,APS)味盲频率和隐性基因频率,调查对象为10~21岁,身体健康,父母同族的大、中、中学学生。糖精测定时以2号液(254×10-2mol/L)为味盲界限,乙酰水杨酸测定时以2号液(0.85×10-2mol/L)为味盲界限,具体阈值分布情况见表1。用阈值法,在维吾尔族群体中糖精测试者512人,其中男241人,女271人,味盲总数30人,占调查人数的5.86%。乙酸水杨酸测试者340人,其中男186人,味盲75人,占40.4%;女154人,味盲引人,占…  相似文献   
222.
论自然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物种保护的根本途径是保护其生境,生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物种将趋于灭绝[1,2]。不少国家的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正投入巨资设置保护区试图将至少部分生物多样性资源加以永久保存[3],但这些目标的达到往往是基于如下假设:即保护区将不受干扰、原封不动的加以保存并与经济活动及周围环境难以达成任何形式的妥协。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全球范围遭受人类干扰的背景下无论是保护区内还是保护区外的生境均将趋于退化,因此现行建立保护区的模式并不能有效阻止生物多样性灾难性的损失[4]。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的…  相似文献   
223.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保护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野外调查,利用TM陆地卫星影像图的判读,结合黄河尾闾变动的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是多泥沙的黄河淤积和海岸蚀退所形成.受区域气候、地貌、地质沉积、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形成4.5×105hm2的湿地,其中有6.84×104hm2的人工湿地.湿地生态类型随着黄河尾闾摆动和海退陆进程度而变化,自海洋向陆地依次为潮下带水生生态系统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潮上带盐生生态系统芦苇獐茅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陆上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资源丰富,共有野生动物1524种,鸟类300种,鱼类1040种.石油开发和近年来黄河断流对湿地产生一定影响,应在开发利用中加强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224.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野外调查,利用TM陆地卫星影像图的判读,结合黄河尾闾变动的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是多泥沙的黄河淤积和海岸蚀退所形成.受区域气候、地貌、地质沉积、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形成4.5×105hm2的湿地,其中有6.84×104hm2的人工湿地.湿地生态类型随着黄河尾闾摆动和海退陆进程度而变化,自海洋向陆地依次为潮下带水生生态系统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潮上带盐生生态系统芦苇獐茅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陆上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资源丰富,共有野生动物1524种,鸟类300种,鱼类1040种.石油开发和近年来黄河断流对湿地产生一定影响,应在开发利用中加强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225.
宗敏  刘淼  李春林  胡远满  王聪 《生态学报》2022,42(24):10138-10149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这使得不透水面大幅度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和洪峰流量增加,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增多。城市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河流水体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位于同一流域的各城市所产生的城市非点源污染导致城市群流域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群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关于城市非点源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内部小尺度,对城市群大尺度的研究亟需发展。以位于浑河太子河流域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为例,在沈阳市不同功能区和不同下垫面进行降雨径流采样,基于事件平均浓度(EMC)法和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估城市群流域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路面径流中城市非点源污染物浓度、负荷量及其单位面积负荷要高于屋面径流和透水面径流。辽宁中部城市群TP、TN、COD、TSS的年均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别为265.52、852.89、2249.71、192496.74 t/a,重金属Cd、Ni、Pb、Cr、Cu、Zn的年均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别为347.99、9932....  相似文献   
226.
赵路佳  李春林  胡远满  熊在平 《生态学报》2023,(24):10023-10031
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植物会通过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维护自身生长。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集聚地,剧烈的人为干扰导致城市环境特征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从而使城市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与自然界出现较大差异。城市中的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VOCs)会直接与城市中的氧化物质接触,生成二次污染物,并在高温、强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严重破坏城市大气环境,危害居民健康。总结了城市BVOCs的常见类型、作用机制及现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城市BVOCs排放特征,并进一步梳理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大气环境治理、环境空间规划、居民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27.
<正>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处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舟山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侵扰,两季雨量充沛。舟山岛为舟山市第一大岛,面积为502.65 km2,与大陆最近距离约9 km。2021年8月2日,在舟山岛鸭蛋岭的密林山涧内(122°6′58″E,30°3′17″N,海拔115 m)观察到一种蛙类,采集到蝌蚪(17只)、亚成体(2只)及成体(1只,雄性)标本共20只(采集号:AHU-EE-2021001~AHU-EE-2021020,标本保存于安徽大学标本馆)。后于2021年8月6日和7日再次在鸭蛋岭以东20 km的两条深山溪流内(海拔97~145 m)发现该物种的成体和蝌蚪。所调查个体特征显著,成体体型肥大,体色为棕黑色或褐色,吻端较圆,亚成体颜色较浅;背部皮肤排列着长短疣粒,疣上有黑刺,腿部分布一些小圆疣;雄蛙从咽喉部至腹前部排布肉质小疣粒,疣粒上有小黑刺,腹部以下较为光滑。通过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检验确定该物种为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