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叶片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适应意义对其科学合理的保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于干季与雨季研究了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落叶、常绿地生、常绿石附生三种类型共19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兰科植物之间的差异.其中18种兰科植物为C3植物,仅棒叶鸢尾兰(Oberonia myosurus)为CAM植物.相比于落叶兰,常绿兰具有较高的比叶重( LMA)和叶片碳氮比(C/N),但其叶片氮、磷含量较低.在常绿兰科植物中,石附生兰的叶片Ca含量与δ13C高于地生兰.石附生兰的叶片磷含量在雨季要高于干季,而地生兰的叶片δ13C在于季要高于雨季.该地区常绿兰科植物的N/P值>16,表明其可能受到磷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2.
三种高山杜鹃的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白花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云南杜鹃(R.yunnanense)和红棕杜鹃(R.rubiginosum)进行了气体交换、叶片性状等研究,以期了解三种杜鹃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结果表明,三种杜鹃的光饱和光合速率(Pmax)与RuBP饱和最大羧化速率(Vc max)、光饱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气孔导度(g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仅Vc max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说明三种杜鹃的光合能力主要受Vc max影响。叶氮含量、叶片氮在电子传递和在Rubisco中的分配均显著影响Vc max和Jmax。大白花杜鹃的LSP最低,LCP较高,对强光和弱光利用能力都不强,光适应范围较窄。云南杜鹃LCP最低,LSP和Pmax相对较高,对弱光或较强的光照均能利用,光照适应范围相对最广,光合适应能力最强;红棕杜鹃LSP和LCP均为最高,对强光环境的适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3.
我国兽用诊断试剂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用诊断试剂产业服务于动物疾病防控的技术需求,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也是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国际兽用诊断试剂产业相比,我国兽用诊断试剂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产品质量差距明显。通过对比和分析兽用诊断试剂产业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了我国兽用诊断试剂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兽用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4.
云南永德县民族聚居区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云南永德县彝族、傣族、佤族等聚居地区进行了与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共调查与收集到园艺作物种质资源78种,鉴定了科、属、种情况,并对部分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及民族用法进行了简要叙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保护这些民族园艺作物种质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对裸鼠巨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富含生长因子的浓缩血小板的血浆,并测其所含生长因子的量;其次,在裸鼠的背侧部分构建大面积皮肤创面,分别用人工真皮,组织工程皮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和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巨大创面;最后,手术后不同时间间隔收集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估创面愈合情况。结果: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组创面修复愈合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36.
以热水浸提后的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子实体残渣为原料,进行二次利用,浸提碱溶性多糖.通过模拟体外消化与厌氧发酵实验,探究鳞杯伞子实体碱溶性多糖的消化特性以及对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体外模拟唾液和胃肠液消化后,多糖的官能团结构特征没有发生显著性改变,但碱溶性多糖的块状结构解体,碎...  相似文献   
137.
杨星钰  薄洪  舒跃龙 《病毒学报》2012,28(3):311-316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HBcAg)是乙肝病毒的核壳结构蛋白,由183~185个氨基酸组成,大小约21~23kD。HBcAg由于其能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高表达、易纯化以及强免疫原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个高效安全且应用广泛的VLP载体,可用于各种病原的疫苗研发。发展至今已有数十种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的相关基因的抗原表位成功表达在HBcAg VLP颗粒上,成为新型疫苗研发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8.
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 T.是1种重要的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能有效地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第2代生物燃料。为了提高斜卧青霉纤维素酶的产量,构建了去泛素化酶基因creB的敲除盒,并通过同源双交换重组的方法,获得了creB基因缺失突变株ΔcreB。该突变株呈现明显的纤维素酶表达分泌抗葡萄糖代谢阻遏效应,ΔcreB菌株的滤纸酶活、内切纤维素酶活、木聚糖酶活以及外切纤维素酶活分别提高1.8倍、1.71倍、2.06倍以及2.04倍,其胞外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68倍。确定了creB基因缺失突变株具有抗碳源代谢物阻遏的生理现象,CREB对斜卧青霉生产纤维素酶的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为系统改造丝状真菌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9.
高温可能是限制中甸角蒿(Incarvillea zhongdiannensis)向低海拔地区引种驯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研究中甸角蒿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SSH技术构建了中甸角蒿对高温(30℃)处理响应的正反向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抑制性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通过对正反向文库中部分EST进行序列测定,获得了60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平均长度为537bp。对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功能注释,50条EST为功能已知的基因,分别参与信号转导与转录、植物抗逆性反应、光合作用、代谢与能量、蛋白质合成与转运、蛋白质命运、细胞结构和细胞生长等过程。6个EST与功能未知基因的同源性较高。获得的4个未匹配的EST推测为新基因,可能在植物热耐受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