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表达鱼腥藻苯丙氨酸脱氨酶(AvPAL),并经分子改造降低其最适反应pH。【方法】PCR克隆AvPAL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Ni2+亲和层析柱和凝胶柱纯化重组蛋白。利用GETAREA软件筛选与催化残基距离较近的暴露于酶分子表面的氨基酸位点,将其突变为带电性质不同的氨基酸,并对突变体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AvPAL,纯化后得到电泳纯的重组酶。突变体E75Q和E75R的最适反应pH从8.5分别偏移到7.5和7.0。E75Q在pH 7.5时的比酶活较原酶提高了25%,在pH 6.5–9.5之间酶的稳定性良好,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 °C,在此温度下保温1 h酶活无显著变化。在最适反应条件下,E75Q的kcat/Km值较原酶提高了26.6%。【结论】改变AvPAL酶分子中起路易斯碱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质子受体)附近与之有相互作用的氨基酸的带电性质,降低了AvPAL的最适反应pH,提升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体外去除胆固醇菌株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年人肠道中筛选分离,鉴定得到8株乳杆菌,进行胆固醇去除、耐酸和耐胆汁盐实验,发现两株植物乳杆菌Lp529和Lp501同时具有较高的体外去除胆固醇能力和耐胆汁盐及耐酸性能。通过对它们胆固醇去除过程和胆固醇在相应固液相中分布情况的实验分析,表明:Lp501与Lp529去除胆固醇的机理有差别,存在菌株特异性。研究还发现,被菌株吸收的胆同醇没有被代谢为其他物质,并可在条件适合时重新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23.
目的:考察代谢调衡饮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和二甲双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代谢调衡饮,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 or P<0.01)。结论:代谢调衡饮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减重降压,降糖调脂功效,是干预代谢调衡饮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4.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前胡属Peucedanum L.7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该属花粉为三棱长球形;三孔沟,边孔;外壁两层,层次分明。根据花粉形态可归为:矩形型和赤道收缩形型二个类型,其演化趋势为矩形型→赤道收缩形型。研究结果支持了关于前胡属在伞形科中是一个较自然和较进化的类群的观点。本文从孢粉学角度还初步分析了该属的属下系统,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5.
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菊石序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地处低纬度下扬子碳酸盐缓坡台地较深水区 ,安徽巢湖地区的下三叠统由一系列泥、灰岩旋回层组成 ,并含有丰富的菊石化石。通过对巢北平顶山和马家山一带上二叠统顶部和下三叠统多条剖面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在华南乃至低纬度特提斯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以属级分类单位为基础的下三叠统菊石生物地层序列 (从下而上 ) :Ophiceras Lytophiceras带、Gyronites Prionolobus带、Flemingites Euflemingites带、Anasibirites带、Columbites Tirolites带和Subcolumbites带。在提议的全球印度阶 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上 ,Flemingites Euflemingites带之底与牙形石Neospathoduswaageni首现点比较接近 ,可以作为本界线主要辅助标志之一。记述采自该区上二叠统顶部及下三叠统 ,尤其是印度阶 奥伦尼克阶界线附近的一些具有年代地层意义的菊石化石资料 。  相似文献   
26.
重庆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林隙树木更替规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重庆缙云山大面积分布的亚热带次生性针阔混交林林隙树木更替规律,预测了该类型林林隙演替趋势。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群表现出强烈的相互更替模式,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a)、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anensis)等常绿阔叶树种自我更替与相互更替两种模式共存;林隙现实树木更替过程不能维持群落现有组成;Markov转移矩阵分析表明未来林冠层组成中马尾松种群将失去优势地位,整个群落将由针阔混交林向常绿阔叶林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中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的ELISA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应用。方法以PT作为检测抗原,用高效价鼠单抗和相应的兔多抗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性、专属性等,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 PT质量浓度在2.5~80.0 ng/m L时线性良好,决定系数R20.98。该方法与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原液、甲肝疫苗原液、乙肝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百日咳丝状血凝素(filamantous hemagglutinin,FHA)、黏着素(pertactin,PRN)均无明显交叉反应,重复性好,专属性较强,其他均符合常规质控要求。该抗原检测系统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以正确反映原液及成品中PT的稳定性。结论建立了PT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生产过程中PT含量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8.
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可以为土壤养分的评价提供依据,对陕北黄土丘陵区20 a、25 a、40 a、50 a刺槐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林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显著增加(P0.05),均表现为在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而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变化较小;相同林龄刺槐林在0—20 cm和20—40cm土层中0.25—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最高。刺槐林0.25—2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原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营造刺槐林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全效养分分配及其平衡关系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25—2 mm粒径土壤大团聚体中,通过影响0.25—2 mm粒径团聚体提高了土壤全效养分的供应和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29.
Guan溪蜜柚园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比对Guang溪蜜柚果实粒化,裂瓣症,产量,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相比,配施有机肥可有效地降低果实粒化程度,较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有助于改善果实品质。其中,配施50%有机肥的处理还可明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0.
研究同质和异质养分环境中邻株竞争对3个木荷种源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种源木荷生长竞争能力差异原因.结果表明: 与同质养分环境相比,3个木荷种源在异质养分环境中具有苗高生长量大、干物质积累量高和根系增生明显等特点.在异质养分环境下,福建建瓯种源木荷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浙江龙泉和江西信丰种源,与杉木混植时尤为突出,这与其根系形态可塑性高和拓殖能力强有关,混植时,福建建瓯种源木荷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根系生长量较单植显著增长20.4 %~69.0%,其根系在富养表层大量增生的同时快速向深层贫养层拓殖,占有了更多的空间和资源,提高了觅养能力,使其生长优势更为明显,而浙江龙泉和江西信丰种源根系生长和深层土壤根系分布受邻株竞争影响不同程度的降低.纯植时,可能由于根系自我识别作用,3个木荷种源的根系生长发育均受到抑制,导致福建建瓯种源苗木生长量显著减小,而浙江龙泉种源苗高和干物质积累增长明显,这与其根系生理可塑性有关.建议生产上选用觅养效率高和竞争能力强的福建建瓯种源木荷,采用混交造林的方式提高木荷人工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