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1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西北地区143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发量,并结合降水量计算西北地区1989—2019年干燥度指数(AI),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偏微分方程等方法来揭示其变化趋势、变化周期和气候因子对AI的贡献率。结果表明: 1989—2019年,西北地区AI整体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其中,青海呈显著减小趋势,新疆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研究区AI在2010年发生了突变,AI变化存在1个17年的主周期。西北地区AI呈现出由东南部向中部、西北部向中部增加的空间格局。西北地区AI变化的倾向率为-1.267·(10 a)-1,其中,甘肃、宁夏、陕西、青海和新疆AI变化的倾向率分别为-1.17、-0.41、-0.49、-1.77和-2.73·(10 a)-1。青海小灶火、新疆库尔勒、阿克苏和吐鲁番地区干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降水量和实际水汽压是影响甘肃、宁夏、青海、陕西AI变化的主要气侯因子,影响新疆AI变化的主要气侯因子为潜在蒸散、太阳辐射和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2.
3.
基于实践对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第1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一系列的改进。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为主题设计了完整的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带食物材料,展开探究,并对教材中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方法做了一定的补充和改进,用多种食物材料进行了预实验,发现白萝卜适合做还原糖检验和维生素C检验的演示实验,提出用西瓜等非常规材料检验无机盐的新思路和用植物根、茎切片直接检验淀粉和蛋白质的简易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在海拔2300m选择健康成年男性5人,急进抵海拔4660m,用多导监测仪分别在两地连续7h监测夜间睡眠、呼吸状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自身对比。结果发现:(1)急进高海拔后,总睡眠时间、有效睡眠指数、Ⅲ~Ⅳ期深睡眠均较中度高原减少(p<0.01);总觉醒时间、Ⅰ~Ⅱ期浅睡眠高海拔较中度高原增多(p<0.05):(2)急进高海拔后,有3名健康人出现周期性呼吸,其中1名健康者出现周期性呼吸119次,伴有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最低Sao_2为78%;(3)同海拔高度夜间睡眠时与清醒时Sao_2相比较,中度高原下降4.2%,高海拔下降11.2%(p<0.01);高海拔与中度高原夜间清醒时Sao_2相比较下降7.4%,睡眠时下降14.4%(p<0.001)。结果提示:(1)睡眠加重了高原人原有的低氧血症;(2)低氧血症导致睡眠结构的紊乱和睡眠质量的降低;(3)睡眠中出现的周期性呼吸,应视为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4)频发的周期性呼吸或睡眠呼吸暂停将影响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5.
性转变是生物学、医学方面有时出现的异常现象,在动物和人类方面都存在,但多见之于鸡。长期以来孔孟之徒利用性转变这种自然界出现的现象,欺骗、恐吓劳动人民,实行阶级压迫,为剥削阶级反动的政治路线服务。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进一步清除儒家利用这类自然现象散布的流毒,对于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 相似文献
6.
7.
石油降解细菌的表型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3种不同土壤中分离和纯化得到10个石油降解细菌菌株,分离菌株均为好氧菌、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孢的杆菌,10个菌株均能利用中等链长的烷烃、柴油和原油作为碳源,而不能以单环芳烃和多环芳烃为碳源。根据其生理生化性状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EVA5,EVA6,EVA7,EVA8和EVA9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EVA10、EVA11、EVA12、EVA13和EVA14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p.),均属于Proteobac-teria的γ亚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成颈动脉内膜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重度狭窄组。比较三组患者斑块检出率、Hcy、hs-CRP水平和IMT厚度,同时对Hcy、hs-CRP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重度狭窄组斑块检出率为86.4%,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和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5);颈动脉内膜正常组Hcy、hs-CRP水平以及IMT厚度均显著低于颈动脉轻度狭窄组、中-重度狭窄组(P0.05);hs-CRP与IMT呈正相关(r=0.71,P0.05);Hcy与IMT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Hcy、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方薯区当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开展种植试验,以期选育耐盐甘薯品种。对每个测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盐离子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的耐盐性存在差异。除叶片数、分枝数、分枝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农艺性状如总鲜重、鲜薯产量、薯块干率、薯干产量、薯块数等都在不同品种中达到显著水平,建议耐盐性的评价指标应以鲜薯和薯干产量为主。对甘薯新生叶片、成熟叶片、须根、块根等不同器官进行Cl-、Ca2+、Na+和K+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不同器官中各种盐离子含量差异显著,暗示不同基因型耐盐机制存在差异。基于对鲜薯和薯干产量的比较,筛选出耐盐碱的品种,主要有‘泰中9号’、‘苏薯7号’、‘龙薯1号’、‘徐薯18’等。同时,对甘薯种植前后的土壤总盐分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显示:甘薯收获后,土壤中的含盐量显著降低。本研究为沿海滩涂培育和种植耐盐碱甘薯新品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盐碱地改良和生物质能原材料种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态(HPV-DNA)、p16基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咽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21年10月共收治的口咽癌6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PV-DNA、p16和EGFR在口咽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分析HPV-DNA、p16和EGFR与肿瘤病理的关系,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与HPV-DNA、p16和EGFR的关系。结果:HPV-DNA、p16和EGFR在口咽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PV-D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分期与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p16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对比无差异(P>0.05),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EGFR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分期与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生存分析之中,有20例患者因为随访数据不全被剔除,其中无病生存率之中,P16/EGFR、p16对比差异显著(P<0.05),总生存率中淋巴结转移、P16/EGFR对比差异显著(P<0.05);口咽癌中HPV-DNA水平与p16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与EGFR呈现正相关关系,p16与EGFR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16的表达是口咽癌最可靠的预后标志物,而且可能是HPV阳性口咽癌的替代标记物。HPV1/p161肿瘤倾向于减少EGFR的表达,但使用两种免疫组织学标记物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