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3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056篇
  2001年   130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8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油菜蜜腺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的花通常具两对蜜腺,一对呈类肾形,另一对呈乳头状,分别称为中腺及侧腺。腺体的表面都覆盖有角质层,从扫描电镜中观察腺体的表面,在顶部有1—4个暗斑,大小不等、圆形,此处可能是角质层与表皮细胞壁之间形成角质层下空隙,成为蜜汁排出体外之前的临时贮存库。蜜腺的表皮具气孔器,主要集中分布在暗斑区域,其数量与泌蜜量有关。油菜蜜腺中除分泌细胞之外,尚有输导组织分布,但只有筛管和伴胞,筛管呈一条或多条积聚在一起,分布于表皮下的泌蜜组织中,筛管具有供应分泌物的作用。类肾形腺体中的筛管明显多于乳头状,且呈技状分布。从泌蜜量统计,类肾形的分泌量远较乳头状为多。花托维管束的木质部导管没见进入腺体内,而终止于腺体的基部。  相似文献   
32.
油松茎次生结构中树脂道的结构分布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松茎的次生结构中树脂道存在于次生维管组织中。其中,次生木质部内具有水平的和垂直的两类树脂道,而次生韧皮部内则仅有水平的树脂道。两类树脂道都由上皮细胞和鞘细胞包围着胞间道构成,其中木质部内的树脂道具有死鞘细胞,而韧皮部中的则都系生活细胞。在心材中,垂直树脂道形成拟侵填体。在次生木质部内,垂直树脂道常分布于早材的外部区域和最初形成的晚材中,它们与水平树脂道连接,腔道贯通,从而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垂直树脂道来源于纺锤状原始细胞的衍生细胞,而水平树脂道来源于射线原始细胞,两者都以裂生方式发生。  相似文献   
33.
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上,观察了α-受体阻断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在对照组22只鼠中,由于心梗所致室早、室速 和室颤的出现率分别为77.3%、77.3%、59.1%,并有27.2%死亡,而用哌唑嗪鼾的大鼠(n=12),只有41.6%出现早搏,未出现室速、室颤和死亡,酚妥拉明(n=12)和用利用血平耗竭儿茶酚胺(n=5)后,有类似结果,心得安(n=14)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哌唑嗪、酚妥拉明和心得安分别使心肌梗塞范围自475%减少到26.5%(P<0.01)、36.5%(P>0.05)和33.9%(P<0.05),利血平耗竭儿茶酚胺后,梗塞范围最小,为18.6%(P<0.01),心梗所致的心律失常,主要与α-受体有关,而α- 受体阻断剂与β-受体阻断剂均可减小梗塞范围。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呼吸氮氧混合气模拟缺氧(4800m,3h)的家兔肺表面活性物质变化的研究,我们发现:肺支气管灌洗液中磷脂含量下降59.82%(P<0.05)。肺匀浆中磷脂含量变化,特别是细胞内磷脂呈代偿增加的趋势,稳定性比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15min时,缺氧组与对照组稳定性比率分别为0.88±0.02和0.98±0.01(P<0.05)。缺氧3h,呼吸参数如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和食道内压均无显著变化,缺氧组和对照组用以反映P-V关系的A值分别为25.90±3.19和25.16±2.30;B值分别为7.94±1.82和6.56±1.09(P<0.05)。本实验结果说明缺氧(4800m,3h)致肺泡内衬活性物质下降,而在缺氧初期,细胞内磷脂有代偿增加的倾向,这种变化对呼吸功能及肺应变能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噪声作用后听觉中枢诱发反应振幅变化,用豚鼠记录了器材怕作用前后皮层诱发反应(ACER)和脑干诱发反应(ABR)的振幅和潜伏期,比较了暴露噪声前后短声刺激系列强度中ACER和ABR最大振幅和潜伏期,110dBA宽带噪声作用30分钟后,听阈提高53dB,ACER最大振幅增大24%,1小时后仍为24%,2小时后增大28%,峰间潜伏期(P1-P2)比暴露前缩短,噪声作用后ABRV波最大振幅增大15%,1小时后为21%,2小时后为28%,潜伏期比暴露前缩短,AP、ABP、Ⅰ、Ⅲ。Ⅳ波最大振幅均经暴露前减小。结果表明,强噪声作用后ACER存在振幅增大,同时ABRV波也有振幅增大现象。  相似文献   
36.
喜马拉雅旱獭血液流变性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7.
李星学  沈光隆等 《古生物学报》1989,28(3):283-295,001,T002
自李星学等(1974)首次报道Eleutherophyllum waldenburgense(Stur)Zimmermann在我国发现以来,这一纳缪尔A期Eumorphoceras带的重要标志化石,除甘肃靖远大水沟外,我国其它地区至今尚无新材料增补。同时,甘肃靖远的材料,亦因标本较少和其它原因,尚未进行正式研究。近年来,为迎接  相似文献   
38.
广西壮族颅骨的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以来源于壮族居民世代聚居地区,生前资料比较可靠的150例颅骨为材料并用多因素分析等6方法探索壮族的体质特征、人种地位、地区类型及可能的起源。结果表明,壮族居民属黄色人种南亚类型,中华民族的华南,与柳江人,Chen皮岩人有最接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9.
下肢长骨骨重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量82副中国成年下股长骨即股骨,胫骨和腓骨的重量,在两侧骨重相差>1%时,则股骨、胫骨和腓骨及其三骨总重均以非对称性为多,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除腓骨重具有明显侧别差异外,其余无显著性侧别差异,对腓骨侧差解释为:①腓骨主要机能是肌的附着,而下肢对踢和足趾取物具有明显的侧别差异;②以两侧骨重相差>1%时为非对称性的标准,由于腓骨绝对重量较小,在两侧相差<0.5克时即多属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40.
青海藏族青少年骨龄与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青海省境内,世居在海拔3000-4000米地区的728名7-18岁健康藏族青少年学生的手、腕部骨骼发育情况,对骨化中心出现和骨骺愈合求出了50%出现年龄,并对骨龄与青春期身高突增的关系及与月经初衬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