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果树RNA病毒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调查主要果树携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茎痘病毒(ASPV)和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的情况,以指示植物为试材,优化了四种病毒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体系.使用该优化体系检测了苹果树、樱桃树、桃树中携带上述四种病毒的情况.结果: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的RT-PCR检测体系;同时又证明主要果树被这几种病毒单独感染和复合感染的程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22.
《植物衰老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是国家农业部教育司和农业出版社共同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国博士专著·农业领域》系列丛书中的一册 ,于 2 0 0 1年 9月出版 ,由沈成国主编。该书较详细而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植物衰老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其中植株整体水平衰老、植物根与根瘤衰老部分比较新颖 ,有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特色。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如从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PCD)的特征、植物衰老与PCD、植物环境互作中的PCD、PCD的分子机制与调控等方面对细胞编程性死亡进行了全面阐述。另外 ,专著还介绍了一些…  相似文献   
23.
2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改造蛙鱼生长激素c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天然序列的娃鱼生长激素基因,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方法改造娃 鱼生长激素cDNA,成功地扩增出编码蛙鱼生长激素成熟肤的序列,并在该序列的5端和3端分别引 人EcoRI和BamHI的识别序列,使之便于进入载体,获得亚克隆。结果表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 增及分子克隆方法改造蛙鱼生长激素cDNA较传统的DNA重组方法简便,效率高。文中对聚合酶链 反应扩增中非预期突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厦门同安湾定置网捕获鱼类的多样性及营养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在同安湾进行的定置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探讨了该海域鱼类多样性及平均营养级特征。结果表明, 周年逐月共鉴定鱼类112种, 隶属于15目53科88属。渔获物组成以沿岸小型底层鱼类为主, 其中中上层鱼类15种, 中下层鱼类18种, 底层鱼类79种; 暖水性种类84种, 暖温性种类28种, 亚热带动物区系特征明显; 杂食性鱼类8种, 低级肉食性鱼类71种, 中级肉食性鱼类30种, 高级肉食性鱼类3种, 以低级肉食性鱼类为主。中华海鲶(Tachysurus sinensis)是夏、秋、冬三季的优势种, 六指多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tarius)、锯脊塘鳢(Butis koilomatodon)和髭缟鰕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是春、冬两季的优势种。重量和尾数多样性指数最高值均在11月, 分别为3.26和3.29; 最低值均在2月, 分别为1.78和1.77。鱼类种类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 其月更替率6月最低, 为40.1%; 3月最高, 达68.6%。鱼类平均营养级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中3月最低, 为3.02; 1月最高, 为3.92; 周年平均营养级为3.52。与2003年调查资料相比, 鱼类种类数明显减少, 鱼类组成和优势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26.
通过在本科生实验教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和硕士研究生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尝试使用微波超声波组合催化仪器代替溶菌酶和超声波细胞破碎的方法来裂解细胞,IPTG诱导蛋白表达,建立了微波单一催化的实验方法,可以准确表达GFP蛋白,不需要过夜反应,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节约了实验课时间。绿色化学中的微波技术催化方法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也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7.
家蚕(Bombyx mori)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ve)突变体是家蚕突变品种中少数关于家蚕复眼形态异常的自然隐性突变品种之一,表现为成虫复眼小,表面富有光泽,有瘤状突起;小眼数量少且不规则。经典遗传学连锁图谱将ve基因定位在第6连锁群32.2座位,但到目前为止,该突变性状的形成机理仍不清楚。文章以突变品种ve和对照品种Dz为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雄个体与轮回亲本ve雌个体回交产生的BC1代为材料进行ve基因的精细定位。通过对ve低密度连锁图谱分析发现,ve基因被定位在SNP3~SNP6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1.2 Mb。利用1563个BC1代个体构建ve高密度连锁图谱,最终将ve基因定位在SNP5~SNP61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221.8 kb。通过家蚕基因数据库对ve最终定位区域内进行预测基因检索,发现有6个预测基因。对6个预测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测序,这些候选基因都有可能参与家蚕复眼形成,但在编码区没有发现ve特异的突变位点;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编号为BGIBMGA013642的候选基因在ve复眼形成过程中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对照Dz低,推测该基因为最佳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两性霉素B治疗ICU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微泵静脉给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性霉素B的临床有效率77.55%,真菌清除率75.51%.不良反应包括寒战发热(9.18%)、皮疹(4.08%)、静脉炎(1.02%)、恶心呕吐(6.12%)、低钾血症(16.32%)、肝损害(1.02%)和肾损害(4.08%).结论 国产两性霉素B对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确定,采用持续微泵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9.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从动物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得到产酸快、代谢物抑菌活性强的乳酸菌菌株共6株。其中O-2菌株的产酸、抑菌、耐酸、耐胆盐和生长性能都优于其他菌株,是一株有潜质的有益菌菌性,经鉴定表明为乳杆菌。不同的营养配比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表明,R2培养基配料简单,成本低,发酵24h产生的菌体总数多,48h培养液的抑菌活性强,且其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杂色曲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多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其灵敏度为30—50μg/kg。为开展食品中杂色曲霉寨的检验工作,我们于1980年建立了双向薄层色谱法测定大米、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