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一种体内天然存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特异性抑制物。缺失突变体TFPI1-161包括TFPI的N末端、K1和K2结构域,是一种研究TFPi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想对照分子。以克隆质粒pGEM-3Zf(-)-TFPi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TFPI1-161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PIC9K-TFPi1-161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筛选多拷贝转化子及优化发酵培养条件,首次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了TFPI1-161经纯化后最终产量高于酿酒酵母20倍以上。由于糖基化程度不同,TFPI1-161表达为TFPI1-161(24kD)和TFPI1-161(27kD)两种分子形式,其等电点分别为4、8和4.9。根据等电点差异,二可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分离,其活性无显性差异。经分子筛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后,从4L发酵培养液中可分别获得1.4g TFPI1-161(24kD)和1.8gTFPI1-161(27kD),其比活性分别达12880u/mg和12400u/mg,回收率达55%。经稀释的凝血酶原时间及发色底物法检测,重组TFPI1-161具有良好的抗凝及抑制FXa活性的作用。为获得大量TFPI1-161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的蛋白表达纯化方式,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是一种体内天然存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特异性抑制物。缺失突变体TFPI1-161仅包括TFPI的N末端、K1和K2结构域 ,是一种研究TFPI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想对照分子。以克隆质粒Pgem 3Zf(-) TFPI为模板 ,用PCR方法获得TFPI1-161 基因 ,构建表达质粒Ppic9k TFPI1-161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筛选多拷贝转化子及优化发酵培养条件 ,首次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了TFPI1-161,经纯化后最终产量高于酿酒酵母 20倍以上。由于糖基化程度不同 ,TFPI1-161 表达为TFPI11-161 (2 4kD)和TFPI1-161 (27kD)两种分子形式 ,其等电点分别为 4.8和 4.9。根据等电点差异 ,二者可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分离 ,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经分子筛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后 ,从 4L发酵培养液中可分别获得 1.4gTFPI1-161(2.4kD)和1.8gTFPI1-161 (2.7kD) ,其比活性分别达12880u/mg和12400u/mg.回收率达55%.经稀释的凝血酶原时间及发色底物法检测,重组FTPI1-161具有良好的抗凝及抑制Fxa活性的作用。为获得大量TFPI1-161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的的蛋白表达纯化方式。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不同磷营养水平对烟草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24.
马尾松和黄山松疱锈病病原及转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太升  刘世骐 《真菌学报》1992,11(3):243-246
  相似文献   
25.
大口鲇和鲇鱼血清蛋白质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板电泳,分析了大口鲇和鲇鱼的血清蛋白质以及心脏、肝脏、眼和肌肉4种组织的EST及MDH同工酶。结果表明,大口鲇和鲇鱼的血清蛋白质均能分离出20条左右的谱带,两者既表现出相同的谱带,又表现出迁移率和含量都不同的带型。两者的EST和MDH同工酶在4种组织及血清中均能特异性地表达,存在明显的组织和物种特异性。本文认为肝脏是研究大口鲇和鲇鱼种群生化遗传结构与变异的理想材料,同时还探讨了两种鲇鱼的M DH同工酶位点。 Abstract:The serum proteins and isozymes in four tissues (heart,liver,eye and musele)of Smeridionalis Chen and S.asotus Linnaeus were analyzed by polyacrylamide gradient gel vertical electrophoresis.The isozymes are esterase(EST)and malate dehytrogenase(MD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ophoretograme of serum proteins were about 20 protein pattens in two species catfish,they were either the same protein pattens or the different pattens.Electrophoretogram of isozymes(EST,MDH)in two species catfish indicated tissues and species specificity.Experiment considered that the liver was a good material studied biochemical genetic constitution and variation in species group of S.meridionalis Chen and S.asotus Linnaeus.  相似文献   
26.
粉红椋鸟是社群型动物,在迁徙、繁殖和觅食中都聚集成群。聚群觅食是依靠从隐蔽处惊吓出猎物而采用一种捕食方式,是对其主要食物蝗虫普遍具有保护色的适应。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我国日间手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建立高效顺畅的日间手术服务流程、确保日间手术质与量的平衡发展、完善日间手术医疗服务链、建立日间手术评价体系、完善日间手术医保支付方式以及开展日间手术能力审核六个方面,为提升我国日间手术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8.
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圈养个体普遍具有舔盐和食粪行为,而放归个体不存在此类行为。经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两组个体的摄食和站立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站息、卧息、运动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两组普氏野马的摄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圈养个体昼间具有3个摄食高峰(8:00~10:00、13:00~15:00、19:30~20:00),与人工投食时间相一致,而放归个体摄食高峰并不明显,仅在13:00~15:00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低谷,表现出自然的摄食节律及对放归地夏季自然条件的适应。  相似文献   
29.
生境影响植物花部特征的分化.为探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生境是否影响杜鹃花特征分化和资源分配,以及不同颜色杜鹃花分布情况,该研究以百里杜鹃保护区高、中、低人为干扰强度生境的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实验材料,采用五点取样法统计不同生境杜鹃花的植株数量,游标卡尺测量花部特征,光学显微镜统计花粉数,海洋光谱仪测定花色的反射光...  相似文献   
30.
以徐长卿子叶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及移植等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3 mg/L+NAA 0.2 mg/L+2,4-D 0.4 mg/L是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 0.8 mg/L+NAA 0.2 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 0.6 mg/L+NAA 0.2 mg/L是不定芽分化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的理想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7%。试管苗移植后长势旺盛,根系发达,当年开花。根据本试验结果可建立徐长卿子叶诱导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