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对患有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先证者及其两位直系亲属进行基因突变的分析。方法:采用PCR和一代测序技术分别对患者的HMBS基因的外显子及其旁翼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检测出先证者HMBS基因11号外显子的旁翼区发生杂合突变c.651+2AG,为剪切突变;从先证者母亲以及女儿的HMBS基因上检测出同样的突变位点。结论:根据先证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及相关代谢检查结果诊断为血卟啉病;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先证者为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先证者的母亲和女儿存在同样的突变位点,提示先证者母亲及其女儿均患有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掠食草,拥有爬行技能,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嗅到的气味来寻捕猎物……  相似文献   
93.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及食源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定量分析法, 研究了湖北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现生栖息地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 分析了优势树种生态位对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存的影响。结果如下:1) 在64000m2的样方中, 木本植物255种, 隶属于44科105属, 其中乔木23科51属129种, 灌木22科49属113种, 木质藤本7科9属13种。优势科主要有蔷薇科、樟科、槭树科、忍冬科、壳斗科和四照花科等。2) 生态位宽度在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中最高的为红桦 (Betula albo-sinensis) (5.261), 华山松 (Pinus armandii) (4.545) 、巴山冷杉 (Abiesfargesii) (4.289) 和糙皮桦 (Betula utilis) (3.256) 次之;灌木层中最高的为红晕杜鹃 (Rhododendron erubescens) (2.245), 多枝柳 (Salixpolyclona) (2.064) 、华中山楂 (Crataegus wilsonii) (1.508) 和陇东海棠 (Malus kansuensis) (1.453) 次之。3) 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大于1的有30种, 占总数的11.67%, 其中21种是川金丝猴食源植物, 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数的10.40%;重要值排名前25位的树种中, 18种为食源植物, 占重要值总和的74.50%。4) 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4以上的有7对种群;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值在0~0.3之间, 占全部种对的83.82%。结果表明,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组成复杂, 优势种多为食源植物;优势种的生境高度相似、生态位多有重叠、种间竞争较为激烈, 将导致现有栖息地森林群落结构及植物组成发生变化, 食源植物短缺, 甚至栖息地面积缩减等现象, 这些都会影响川金丝猴的生存。因此, 加强保护神农架千家坪川金丝猴现生栖息地森林为川金丝猴创造适宜生存空间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4.
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 年6 ~12 月和2005 年3 ~7 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了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共观察到蒙古野驴132 群次。蒙古野驴的防御行为可分为警觉和发现、预警、矛盾(犹豫)、示威、逃跑、护幼、诱发和争斗8 种方式,观察记录到16 种体姿。用独立样本t-test 检验,对成体蒙古野驴雌雄个体昼间预警行为时间分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雄性昼间用于预警的时间明显高于雌性。群体中所有个体均能通过体姿、动作和声音发出示警信号,逃跑是蒙古野驴躲避敌害的主要方式。野外观察记录到94 次警戒防御行为。统计结果表明,蒙古野驴的安全距离与调查者所使用交通工具有关,并与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提出了一个描述蒙古野驴安全距离与威胁源运动速度之间关系的模型。蒙古野驴具有激烈的种内争斗和攻击行为,激烈的争斗甚至导致被攻击个体死亡。   相似文献   
95.
亚硒酸钠对肝细胞L-02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硒对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作用 ,探讨硒抗衰老的生物学机制。实验以人肝细胞株L 0 2为研究对象 ,分别补充 0 .5和 2 .5 μmol L亚硒酸钠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焦磷酸根酶联发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及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 ,分别检测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基因 (hTERT)的表达及端粒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常规培养的肝细胞株L 0 2的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水平均较低。补充 0 .5和2 .5 μmol L亚硒酸钠三周后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 ,且呈一定的剂量 效应关系。细胞补充亚硒酸钠四周后端粒长度显著增长。说明营养浓度的亚硒酸钠可通过提高端粒酶活性和增长端粒长度来减缓L 0 2肝细胞衰老、延长细胞寿命。  相似文献   
96.
腹泻是制约梅花鹿(Cervus nippon)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而健康与腹泻梅花鹿个体菌群组成变化尚不清楚。为探究健康与腹泻梅花鹿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梅花鹿腹泻原因,以圈养雄性梅花鹿为实验对象,采集正常及腹泻梅花鹿粪便共18份,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腹泻组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较健康组均有所下降。在门至属水平,腹泻组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等有益菌丰度下降,Treponema_2菌属等促炎菌丰度上升。此外,瘤胃球菌科UCG-014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在健康组中显著富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在腹泻组显著富集。腹泻梅花鹿与健康梅花鹿粪便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疣微菌门丰度升高可能是导致梅花鹿腹泻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7.
利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对湘江干流污染的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杨潼  胡德良 《生态学报》1986,6(3):262-274
作者于1979年7月至1982年3月使用彼得生采泥器分别对湘江干流10个断面以及株洲至湘潭重点江段12个采样站采集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5次。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公式与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公式均适用于作湘江干流污染的生物学评价。从采集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中发现一些可以作为湘江干流中度及轻度污染的指示生物种类。  相似文献   
98.
坛紫菜是极具经济效益的大型海藻,生活在环境多变的潮间带,易受到温度、渗遗压和辐射等因素剧烈变化的影响,经常处于逆境胁迫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且高度保守的应激因子,作为分子伴侣在胁迫条件下首先被诱导出来,在逆境胁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紫菜hsp70基因真核表达体系对于了解该基因在紫菜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大小为1.89 kb的坛紫菜hsp70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测序.从测序正确的菌株中提取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Sma Ⅰ和Not Ⅰ进行消化,将目的基因与真核表达质粒p181AINE连接,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181-hsp70.通过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181-hsp70构建成功.制备酵母感受态,将重组质粒电激转入酿酒酵母中,酵母菌落PCR结果显示电激转入成功.  相似文献   
99.
普氏野马雄性杀婴行为及其对野马放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金良  胡德夫  曹杰  李凯  吕琪 《生物学通报》2007,42(2):6-8,F0004
2001年8月在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进行普氏野马在中国的首次再引入放归实验。在放归初期,放归普氏野马的野外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繁殖群头马的频繁更替,新出生的部分幼驹死于头马的杀婴。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在野外共出生13匹幼驹,新生幼驹的死亡率46%,死于头马杀婴的个体占全部新生个体的38.5%,占全体死亡个体的83.3%,雄性杀婴行为是制约放归野马种群增长的主要因素,降低繁殖群头马的更替的频率是提高新生幼驹存活率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0.
野生动物重引入是保护濒危种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重引入放归地存在的疾病风险会影响重引入物种的健康并导致重引入项目的失败。疾病风险评估是用于识别、确定风险因子优先级和设计防控策略以应对风险的重要方法。为评估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重引入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疾病风险,本研究在传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内4个村庄83份家养马科动物粪便中寄生虫卵检测结果,进行专家赋分,确定威胁因子并评级,对影响普氏野马种群健康重要因素之一的寄生虫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本研究共确定了44种胃肠道寄生虫疾病,病原体分别隶属于5纲7目8科19属;其中高风险寄生虫疾病10种,中风险13种,低风险21种。小井村、奎素村和滴水村均为低风险区域,而厂汉脑包村属于高风险区域。重引入地周围的家马(E. caballus)和家驴(E. asinus)有与放归普氏野马交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但经严格的防控措施后,可以放归普氏野马。建议保护区内村庄限定家养马科动物活动范围,定期为家畜驱虫并清理圈舍,严格实行禁牧政策,增设远离村庄的普氏野马水源地,并对放归后普氏野马种群的寄生虫疾病进行长期监测与防控,从而有效防止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