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人apoE基因组DNA,去除其自身启动子,代之以小鼠金属硫蛋白启动子,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入小鼠NIH/3T3细胞后,以人apoE基因组DNA/EcoRⅠ片段为探针检测mRNA表达,可见apoEmRNA杂交信号很强,经重金属诱导后杂交信号更强,表明MT启动子功能良好,pME表达正常.将人apoE基因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雄性原核,再将胚胎移植入假孕母鼠输卵管内,仔鼠分娩四周后,自鼠尾提取DNA,鉴定人apoEDNA在小鼠染色体上的整合,最终得到有人apoE基因整合的转基因首建鼠.  相似文献   
472.
目的研究人apoE4转基因鼠肾脏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方法分别提取人apoE4转基因鼠和正常C57BL/6J小鼠的肾脏总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分别与鼠cDNA表达点阵杂交,再用ESTblot软件进行分析,并用Northern印迹证明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人apoE4转基因鼠肾脏中有38个基因的mRNA表达升高,22个基因的mRNA表达降低.其中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前体、视黄酸γ受体和白介素5受体等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B-raf原癌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整联蛋白α4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Northern杂交证明转基因鼠肾脏的c-Jun基因表达升高.结论人apoE4转基因鼠肾脏的c-Jun、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前体、白介素5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整联蛋白α4等基因的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473.
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因素定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杨世琦  高旺盛  隋鹏  陈源泉 《生态学报》2005,25(12):3181-3187
共和盆黄河上游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导致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还直接威胁龙羊峡水库的正常运转。土地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大,严重沙漠化面积以年均0.12万hm2的速度扩展,每年进入龙羊峡水库的流沙量以达313万m3,导致许多牧民搬迁和无家可归。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问题。选取青海共和盆地从1953到2004年共52a的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耕地面积、降水量和大风日数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借用功效原理、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数理统计原理构建了评价模型,研究了它们与土地沙漠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引起的,权重上分别占到0.4412、0.2582和0.1470,影响系数随时间不断提高,引起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系数在1994年以前由0增加到0.8105,呈现上升趋势,以后又逐渐下降至2004年的0.7069;降雨量和大风日数对土地沙漠化影响次要的,权重系数只有0.1118和0.0418,影响系数表现为一种不规则的周期性变化,自然因素综合影响系数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变化范围在0.0102与0.1381之间。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1994年以前从0.0652增加到0.8974,年均增长1.6%,以后逐年下降至0.7813,年均降低1.2%;同时在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线上反映出从1956年以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始超过自然因素,成为影响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的主体因素,1994年达到最高值,以后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从20世纪末开始由于退耕还草生态项目的实施,社会因素有了较为明显的降低,但仍然高于自然因素的作用,因此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关键与重点是降低人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力,应该实施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474.
挖掘高通量实验数据蕴含的生物学意义是蛋白质组学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 . 基于等级化结构化的词汇表 GO (Gene Ontology) 和相关数据库中的蛋白质功能注释,发展了一种对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得到的表达谱 (Expression profile) 进行功能分析的策略 . 在对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功能注释的基础上给出蛋白质表达谱中蛋白质功能的分布,同时给出感兴趣功能类别的统计信息 . 这有助于对表达谱蛋白质功能的整体理解和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该策略已经成功应用胎肝蛋白表达谱研究中,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网址 http://www.hupo.org.cn/GOfact/ 使用或者下载我们的程序 .  相似文献   
475.
吉林省两栖动物一种新纪录--桓仁林蛙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5年5月,在吉林省东部敬宇县和扶松县进行标本采集中,所采一只林蛙标本经鉴定为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Liu,Zhang and Liu)。桓仁林蛙已知分布于辽宁省桓仁县和朝鲜半岛(费梁等,2005),因此在抚松采集到的桓仁林蛙为吉林省新纪录。现报道如下:雌蛙,体形较窄短,头宽大于头长,鼻间距大于眼间距。鼓膜较小,不足眼径之半。皮肤较光滑,体背和体侧疣少而且小。胫跗关节前达鼻孔,胫长超过体长之半。4、5趾间蹼全蹼。体背为棕褐色,颞部黑色三角斑明显,腹面咽胸部为灰色,腹部白色。  相似文献   
476.
SARS-Cov及其他冠状病毒基因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对病毒种内和种间基因组的比较分析能获得很多关于病毒起源与演化的信息。对17株SARS-CoV的种内基因组变异分析发现共有137个变异位点,估算出SARS-CoV的突变率为8.04×10-3核苷酸替换/位点/年。变异位点在基因组上的分布不均匀,变异位点最多的是基因组中编码S1蛋白的区域,而在编码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区域中几乎没有变异位点。核苷酸和氨基酸替换的偏性预示变异可能不仅仅是由随机漂变产生。对冠状病毒种间基因组结构比较分析发现,SARS-CoV的基因组结构与IBV很相似;而保守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ARS-CoV属于冠状病毒的一个新分支,并且与血清型第二组冠状病毒进化关系较近。对其他某些分子特征的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方面SARS-CoV和不同组冠状病毒有不同的相似点。进一步对基因组非保守开放阅读框(ORF)的基序(motif)和跨膜区分析发现,各组冠状病毒基因组中位于基因S-E间的非保守ORF可能是同源的,但不是绝对必要的;而IBV和SARS-CoV的基因组中位于基因M-N间ORF可能不是同源的。综合分析SARS-CoV与3组血清型冠状病毒进化关系、宿主分布,以及SARS-CoV和IBV的s2m的进化关系,可以推测SARS-CoV有可能来自禽类。 Abstract:The genome comparison of inter-species and intra-species can give us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viruses.There are 137 mutation sites in the 17 genomes of SARS-CoV,and the mutation rate is about 8.04×10-3 substitution/site/year.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gregating sites is not steady,the most variable region appears in S1 protein,and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has very few mutation sites.The substitution bias of nucleotide acids and amino acids indicates the non-random drift products.The comparison of genome structures of SARS-CoV and other coronaviruses shows that SARS-CoV and IBV share the same genome structure.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conserved genes of coronaviruses indicate that SARS-CoV is a new branch of coronaviruses and appears more close to the group II coronaviruses.Interestingly,SARS-CoV shares some different features with different groups of coronaviruses.Additiona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first ORFs between S and E genes of some coronaviruses are transmembrane proteins and share the common motif,indicating the possible common ancestor.From the host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of coronaviruses and the phylogeny of s2m,we can deduce that avian is the probable natural host of SARS-CoV.  相似文献   
477.
微生物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EC 1 .1 5 .1 .1 ,简称SOD)的微生物类群及其生理学机理、发酵工艺条件、基因重组菌的研究以及SOD的应用现状等方面 ,对以微生物为原料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78.
圆斑星鲽精子的超微结构及核前区特殊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圆斑星鲽 (Veraspervariegates)精子的超微结构。头部呈圆形、中段不发达 ,具有多个未分化的圆形小线粒体、鞭毛结构极简单 ,具有 9 2型的轴丝等特征 ,均表示圆斑星鲽的精子属于简单的原始类型 ,与多数其它高等鱼类精子结构相似。但是 ,圆斑星鲽精子核前部的凹陷 ,即不含染色质的电子透明区 ,以及核前区的囊泡结构却未见在其它新鳍鱼类精子中报道。圆斑星鲽精子核前凹陷开口于核前端稍偏处 ,凹陷呈不规则状 ,可深入到核的中央。凹陷处与染色质区无界膜分隔。凹陷区的前部及其开口处常有多个小的具单层界膜的囊泡 ,有时可见在凹陷区的开口处汇集成一个大泡。在某些处理过程中 ,例如在冷冻 -解冻过程中 ,囊泡可能丢失 ,而在精子顶端留下一个凹坑。尽管顶体在现存最早的新鳍鱼类 ,如雀鳝鱼及弓鳍鱼中已经完全消失 ,但考虑甚至在某些纯真骨鱼 ,如鲑形目中的螈鱼精子上 ,顶体仍然存在 ,而在其它一些纯真骨鱼精子或精子细胞中也存在顶体或顶体遗迹等事实。我们推测在圆斑星鲽精子中的上述特殊结构也是顶体的一种遗迹 ,但也不排除其是向外释放核内物质的一种途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79.
脱落酸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落酸是一种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文献,从脱落酸对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变化、脱落酸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信号转导的调控和转基因的表达调控入手,概述了脱落酸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80.
低氧模拟剂氯化钴对胃癌细胞BGC823中S100A4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君  付浩  张瑞秀  陈丹琦  闫扬  陈芳杰  孙开来  孙秀菊 《遗传》2008,30(12):1563-1566
摘要: S100A4基因是肿瘤侵袭转移相关的重要基因, 该基因高表达与胃癌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密切相关。为探讨S100A4基因高表达的机制, 文章应用低氧模拟剂氯化钴处理胃癌细胞BGC823, RT-PCR、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BGC823细胞中S100A4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氯化钴处理胃癌BGC823细胞后, S100A4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提示低氧模拟剂氯化钴可促进胃癌细胞BGC823中S100A4 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