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掌握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现状,我们在保护区驮逐片区布设60个红外相机调查位点,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开展了连续监测。共收集4848份独立有效相片,经鉴定为16种兽类和29种鸟类,包括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鼬獾(Melogale moschata)、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野猪(Sus scrofa)和食蟹獴(Herpestes urva)的相对多度指数分别位于兽类前五位;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蓝背八色鸫(Pitta soror)、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以及黑冠鳽(Gorsachius melanolophus)的相对多度指数分别位于鸟类前四位。活动节律分析结果表明小泡巨鼠和鼬獾为夜行性动物,野猪、食蟹獴、白鹇和蓝背八色鸫为昼行性动物。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初步了解了崇左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物种组成、相对数量及空间分布,为后期的科研工作及保护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2.
盐胁迫对芦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9年3月从辽宁盘锦双台河口湿地挖取芦苇根茎并人工桶栽,待缓苗成功后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芦苇细胞超微结构对不同盐度胁迫的响应,以明确芦苇细胞的耐盐性。结果表明:芦苇细胞可承受4.0%以下浓度的盐胁迫。当盐度介于0%~4.0%时,芦苇细胞膜系统开始遭到破坏,使芦苇细胞受损的膜结构发生局部内陷或萎缩变形,细胞器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或将功能丧失的细胞器清理出细胞外,出现破裂和解体,以响应结构损伤的膜系统的修复,使细胞功能得到修复;当盐度为4.0%时,芦苇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具有膜结构细胞器及细胞壁遭到破坏,造成芦苇细胞膜系统的不可逆损伤,使细胞正常的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无法完成,导致芦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的中断,芦苇细胞生命活动趋于停止;在8.0%浓度盐胁迫下,芦苇细胞膜系统结构完全消失解体,导致芦苇细胞直接死亡。  相似文献   
173.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免耕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评价了不同耕作方式下与土壤风蚀相关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翻耕农田土壤风蚀量是免耕地的3~8倍,翻耕地和免耕地的地表粗糙度分别为0.032和0.417;与翻耕地相比,免耕地表层0~10cm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较多;免耕地土层0~5cm和5~10cm的土壤容重、坚实度和土壤水分都大于翻耕地,其中0~5cm、5~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坚实度分别是翻耕地的4.7、2.8倍和3.8倍。经过3年的免耕,0~5cm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高于翻耕土壤,有效钾含量比翻耕地增加了77%。所有测定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地均高于翻耕地,在0~5cm和5~10cm土层达到5%显著水平。免耕地表层0~10cm土壤微生物量碳是翻耕地的2.1倍。  相似文献   
174.
ABA对毛白杨抗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以ABA水溶液对毛白杨枝条进行水培的处理条件,并让每个处理接受两种低温条件,用电导法测定其伤害程度,得出冰冻1h和3h条件下的最佳水培条件为:ABA浓度30umol/L,无光照条件下水培2h。分别研究了脱落酸浓度、水培时间、水培光照条件对植物抗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类似物,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利拉鲁肽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实现治疗糖尿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采用高糖(33 mmol/L)诱导胰岛MIN6细胞48 h建立高糖损伤模型,CCK-8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MIN6细胞活力下降(P <0.05),利拉鲁肽作用高糖组细胞活力升高(P <0.05);小鼠胰岛素和ATP含量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胰岛素分泌降低(P <0.01),ATP含量减少(P <0.001),利拉鲁肽作用高糖组胰岛素释放量增加(P <0.05)和细胞内ATP含量增加(P <0.001);采用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荧光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绿色荧光强度降低(P <0.001),利拉鲁肽作用高糖组绿色荧光强度增加(P <0.001);DCFH-DA探针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含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OS水平升高(P <0.001),利拉鲁肽作用高糖组ROS水平降低(P <0.01);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以及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MDA和LDH水平升高(P <0.05),SOD和CAT水平降低(P <0.01),利拉鲁肽作用高糖组细胞内MDA含量和LDH活性降低(P <0.05),SOD和CAT活性增加(P <0.05);Western印迹检测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的表达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UCP2表达上调(P <0.01),利拉鲁肽作用高糖组UCP2表达降低(P <0.05)。结果表明,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MIN6细胞的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UCP2的表达相关,为利拉鲁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6.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对保障生态系统安全、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 以CNKI数据库中的284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907篇外文文献为数据源, 从发文量、作者、关键词共现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 梳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相关研究进展与热点。研究结果表明: ①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都在2017年左右开始激增。②国外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呈现“大集聚, 小分散”的特征, 国内相关作者之间的合作则呈现“小集聚, 大分散”的特征, 国内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③“生态系统服务”和“供需关系”是贯穿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阶段的关键词, “空间流动”“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生态系统服务文化”等关键词体现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相似文献   
177.
东北三江平原覆盖作物种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紧实度、冬前生物量、根系性状、植株氮累积量等为指标对供试12种覆盖作物(豆科:紫花苜蓿、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箭筈豌豆;非豆科:苏丹草、青萝卜、Nitro radish、甘蓝型油菜、羽衣甘蓝、菊苣)在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的种植效果及应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12种覆盖作物在试验播期均能正常生长,不同覆盖作物与对照相比均有利于降低土壤紧实度,其中青萝卜、Nitro radish和苏丹草土壤紧实度下降最显著,分别较对照下降了47.1%、43.4%和33.4%;覆盖作物群体冬前鲜生物量为3.38~13.98 kg·m-2,干生物量为0.78~2.43 kg·m-2,非豆科覆盖作物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豆科覆盖作物;覆盖作物的群体根系体积以萝卜、油菜、菊苣较大,尤其Nitro radish的根体积高达4018.5 cm3·m-2,苏丹草的根系横向延展范围最宽;豆科覆盖作物的灰分含量显著低于非豆科覆盖作物,能提供更多易分解的有机物质;覆盖作物总氮积累量为18.72~53.09 g·m-2,其中,羽衣甘蓝和菊苣的氮积累量最高,且生物量相对较大,有利于氮的积累和固定。在三江平原地区根据主栽作物的类型与冠层结构,选择豆科的三叶草、苕子、紫花苜蓿和非豆科的萝卜、羽衣甘蓝、苏丹草作为覆盖作物进行行间或行内混播的种植方式,可以在调控土壤结构的同时促进养分循环,有利于三江平原黑土地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疼痛介质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研究组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比较两组的镇痛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27%vs. 68.2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β-内啡肽(β-EP)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精神状况、心理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能够调节疼痛介质表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晚期癌痛有效、安全的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9.
中枢神经系统中β淀粉样蛋白斑块是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其负荷和数目的变化是病程发展的重要标志.已有研究主要是对局部脑组织进行二维切片成像,尚缺少在全脑三维空间对斑块进行高分辨率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哺乳动物三维完整脑内β淀粉样蛋白斑块定量分析策略,包括全脑斑块快速荧光染色方法、基于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的高分辨全脑数据获取,以及斑块自动定位、统计数目等.与免疫组化染色比较,证明本方法对直径大于10μm的斑块检出率为97.71%±0.18%.并以0.32μm×0.32μm×2μm的成像分辨率,获取了5XFAD转基因小鼠全脑Aβ斑块分布数据集,首次以脑区/核团的三维轮廓划分出立体区域,定量统计了90个亚区内Aβ斑块的数量及分布密度.本文建立的快速、精准、价廉的方法将有助于全面高效地研究阿尔兹海默症致病机理和药效评估.  相似文献   
180.
目的:为了研究c-Myb蛋白各结构域的功能,构建c-Myb的6种截短突变体c-Myb-1~c-Myb-6的真核表达载体,测定不同突变体对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c-Myb为模板,PCR扩增c-Myb-1~c-Myb-6片段,分别克隆到pcDNA3.0-FLAG载体,Western印迹检测克隆载体在293T细胞内的表达;将上述载体与野生型c-Myb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检测其对c-Myb下游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了c-Myb-1~c-Myb-6表达载体,与野生型c-Myb相比,c-Myb-1、c-Myb-4、c-Myb-5均能够促进MCF-7细胞中c-Myc的表达,而c-Myb-2、c-Myb-3、c-Myb-6则不能。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c-Myb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